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教育书籍 > 31个坏习惯毁了孩子的大未来 > 过分依赖他人(1)

过分依赖他人(1)

孩子过分依赖他人,就不容易融入社会,会妨碍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凡事都依靠父母解决、越俎代庖的孩子,永远长不大。父母应适时地纠正孩子过分依赖的习惯,尽可能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

有依赖心的孩子,究其根源,就是懒惰。大多数有依赖心的孩子都是没遇过挫折,而且娇气,所以有很多事情都不会做。帮孩子创造有益的生活条件,可以改变他们的依赖性,首先可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做起。

天空中飘飞着几只五颜六色的风筝,鸽子们看了很害怕,不敢出去,于是向老鹰求助,请它当保镖,然而老鹰进入鸽舍后,灾难发生了。

短短的一天之内,老鹰咬死了许多鸽子。

这时鸽子才知道,风筝虽然看起来可怕,却不会伤害它们。

鸽子想依赖老鹰保护,却没想到竟成为老鹰的食物。由此可见,自立自强最重要,外力不值得完全依赖。

靠外力的保护,的确能有一定作用,然而这种力量有时也是一把双面刃,帮助自己的同时也可能伤害自己。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几代人的关心与爱护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因此许多孩子都有依赖的心理。

在家里,没有大人一口一口地喂饭,孩子就不肯自己吃;没有人陪着睡觉,就又哭又闹怎样也不肯-上-床;就连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也要人陪;还有早晨起床后总不叠被子、吃完饭也不懂得帮忙洗碗;上学忘了带文具也要责怪是父母没有提醒他们。

如果孩子有这些类似的问题,父母就不得不思考孩子的依赖性是否太强了。依赖性强的孩子,大多数缺乏责任感,遇到一点困难就全丢给父母替他们解决,这种依赖心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父母感觉孩子站在自己面前,个头甚至比自己还高大,可是依然像个刚出生的小鸟离不开父母,更谈不上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了。

孩子的依赖性是如何养成的呢?一般来说与父母有着密切的关系。

孩童时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独立性的形成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来说,父母包办的事情越多,孩子的依赖性越强。相反,父母如果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依赖性将会大为减少。

有一位读小学二年级的男孩,习惯赖床。每天早晨,妈妈好几次叫他起床,他总是不情愿地说:“再等会儿。”结果当然也就经常迟到,还不住抱怨是妈妈没把他喊醒,才害他被老师责备,弄得大家都很生气。

这类事情周而复始,几乎天天上演,爸爸眼看事情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他告诉儿子:“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从明天开始,自己起床。如果闹钟响了你还赖床,没有人会叫你,一切自己负责!”

其实爸爸心中有数,孩子只会跟父母撒娇,在老师、同学面前还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怎敢老是迟到。

果然,第二天早晨,闹钟一响,儿子就立刻起床,至今五六年过去了,孩子起床-上学再也不用父母催了。

有时候,父母还在睡觉,他已经骑车上学去了。

我们从这个男孩的变化可以得知,孩子的潜力其实很大,他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父母的溺爱剥夺了他们自立的能力。譬如,孩子的学习也是他们自己的事,靠自己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认真复习和预习,独立完成学习课业,才能真正掌握学习方法。

大人陪读陪写甚至帮忙写作业,都是在帮倒忙,是在辛辛苦苦地培养懒惰的孩子。当然,如果孩子很勤奋却仍不清楚课题,一起讨论或者请家庭教师都可以,但必须以孩子独立学习为前提,切忌包办所有的事情。

孩子从小独占父母给他的爱,也就是中国父母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制造了一个个家庭“小皇帝”“小女王”。当孩子渐渐长大,毛病突显时,弄得父母们焦急万分,其实只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开始。

英国教育家约翰#8226;洛克曾说过:“教育上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和配错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无法重来,因为已经吞进肚子里,它们的影响是终生的。

一般任性、有依赖心的小孩,在日常生活中时好时坏,反复无常。父母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同时要有耐心、毅力、信心,不能表现出无可奈何、唉声叹气的模样,另外还要制定有效措施,坚定不移地执行。

人非草木,孩子的可塑性很大,只要能根据孩子各自的特点,教导有方,“成龙”“成凤”的愿望也能实现。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1927年就提出:“凡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这是符合教育原则的至理名言。

有依赖心的孩子,首先是娇气,所以有很多事情都不会做。父母发现孩子过分依赖时,就要采取行动对孩子进行教育,但一定要耐心教导孩子做事情。

父母可从简单的事教起,例如教孩子洗手,先把手打--湿--,再抹上香皂,两手搓揉,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开始时即使简单的步骤也要一步一步地教。类似的事情,如刷牙、洗手帕、洗澡等都要先教步骤,也可先做示范,再让他们亲自练习。

在线阅 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