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超越自卑 > 自卑与超越 译序

自卑与超越 译序

思想是从生活之中孕育出来的。在阅读本书之前,如果能够先了解作者的生平,那么对了解作者的特殊见地,必然有很大的帮助。

A·阿德勒(Alfred Adler)一八七○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行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热爱音乐,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部无法赶上哥哥的成就。他的哥哥是母亲的宠儿,他的父亲却比较宠爱他。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渐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尽管如此,他却是个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以后,他说他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俱,他的许多心理学上的观点都可以从他童年时代的记忆中,寻出其蛛丝马迹。

后来,他进了维也纳大学,一八九五年得到了医药学位。两年后,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Raissa Tinofejewna)结了婚。她是个飞扬跋扈、能言善道的女性,最关心她祖国的社会改革。她的特立独行和阿德勒所处阶级的保守风气并不十分协和,阿德勒在他的回忆录里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由此可见,他们的婚姻最初可能有些小磨擦,不过后来两人倒也能相敬如宾,白首偕老。

他在维也纳居住的期间,也象维也纳人一样,经常到咖啡馆和朋友及学生们一起饮酒作乐,谈天说笑。他友善谦和,不拘小节,因此和三教九流的人都交上了朋友。

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伊德所著的《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它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有一度,他曾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写文章辩护弗洛伊德的观点,结果弗氏写信给他,邀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论会——有人因此而认为阿德勒是弗氏的学生,其实大谬不然,他们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虽然他的观点和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一九○二年加入了弗氏的集团。此后,他即成为此一集团的领导人之一,饱受弗氏的赞誉,并继承弗氏之后,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Vienna Psychoanalytic Society)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Zentrablatt fur Psychoanalyse)的编辑。

一九○七年,阿德勒发表了有关由身\_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而使其声名大噪。他认为。由身\_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脚补偿自己的弱点。例如古代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年苦练竟成为名演说家。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醉症,其奋斗事迹,更是家喻户晓之事。有时候,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例如尼采身\_体羸弱,可是他却弃剑就笔,写下不朽的权力哲学。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或文学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

早先,弗洛伊德已经主张:补偿作用是由于要弥补性的发展失调所引起的缺憾。受了弗氏的影响,阿德勒遂提出男性钦羡(masculine protest)的概念,认为不论男性或女性都有一种要求强壮有力的愿望,以补偿自己不够男性化之感。

以后,阿德勒更体会到: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因为他们身\_体弱小,必须信赖成人生活,而且一举一动都要受成人的控制之故。当儿童们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他们能够做的事情的借口时,他们便会发展出神经病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的下去,它便会构成“自卑情结”。因此,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

此时,弗洛伊德将阿德勒的观点认为是对自我心理学的一大贡献,可是却觉得它未谈及本我和超我等部分,而且所谓的补偿作用也只是自我一种功能而已。这时候,阿德勒的观点尚未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然而,当阿德勒主张补偿作用是其中心思想时,两人便势同水火了。

起初,两人还彼此容忍对方,可是当弗氏要求阿德勒登在其学刊上的文章要先受杨格(Jung)的检查时,他们便正式闹翻了。弗氏致书给心理分析学刊发行人:要把他学刊封底里的阿德勒的名字除掉,否则就把自己的名字去掉!维也纳心理学会为了阿德勒的观点曾经开了许多次会,由于弗洛伊德和其它许多人都坚持阿德勒的观点无法见容于心理分析学派,阿德勒便率领他的一群跟随者退出心理分析学会,而另组“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学会”并称其为“个体心理学”。

在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阿德勒便摒弃了弗氏泛性论的心理观点,他讥之为对性的迷信,并以社会的概念来解释男性钦羡。他并不否认潜意识动机的实在性,但是他比弗氏更重视自我的功能。他也不否认梦的解释有其重要性,不过他却认为梦是解决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象弗氏那样,事事都以性来解释。例如奥迪帕斯情结的发生,他也认为史是被宠坏孩子对母亲的依赖而已。当然,性欲是存在的,不过它和饥饿或口渴样,这种生物上的因素只有在追求优越地位时,才能进入心理学的领域。

一九一一年有一位德国哲学家怀亨格(Hans Vaihinger)出版了一本书,叫做《‘虚假’的心理学》(The Psych ology of‘As If’),它对阿德勒的思想立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怀亨特主张:人类都是凭借一些在一些现实上不存在的虚假目标而生活着的。我们认为宇宙是一个井井有条的实体,并以此种虚假的观念为基础,作出种种行为,其实宇宙是紊乱不堪的。我们造出了虚假的上帝,并且装模作样,仿佛他是真有其人一般,其实哪里有什么客观存在的神?尽管这些东西在经验上都是虚假的,我们却不怀疑其真实性,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其影响。阿德勒把这种概念引用到心理学上,尤其是因果关系的问题。弗氏把因果关系当做是心理学的一项基本定律,但是阿德勒却在怀亨特概念中看到足以打倒弗氏观点之物。他认为:促使人类作出种种行为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期望,而不是其过去的经验。这种目标虽然是虚假的,它们却能使人类按照其期待,作出各种行为。个人不仅常常无法了解其目标的用意为何,有时他甚至不知其目标何在,因此,这种目标经常是属于潜意识的。阿德勒把这种虚假的目标之一称为“自我的理想”,个人能借之获得优越感,并能维护自我尊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德勒曾在奥国军队服役,充当医生。以后,他又曾在维也纳的教育机构从事儿童的辅导的工作。此时,他发现:他的观点不仅适合于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而可涵概师生关系。他对教师们的影响既深且远,有许多个体心理学家都是出身自将其观点用于教育上的教师。

在一九二○年左右,阿德勒便已经声名远播了。在维也纳,有许多学生和跟从者包围着他,他和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时光。然后,他便周游各国,到处讲学。一九二六年,他初抵美国,受到热烈欢迎。一九二七年,他受聘为长岛医学院教授。同年,他出版了《自卑与超越》,全书主要有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原书名为《生活对你的意义》(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一九三四年,阿德勒决定在美国定居。次年,他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刊。一九三七年,阿德勒受聘赴两个城市演讲。过分劳累的结果,他终于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于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

阿德勒一生著作丰富。笔者之所以选译此书,不仅是因为此书著成于阿德勒思想最为成熟的一九三二年,书中所言能包括阿氏最主要的思想,而且是因为此书平易近人,结构严谨―阿德勒的著作大多是依其演讲稿写成的,因此略嫌傲漫―是以笔者不揣浅陋,勉力译成,书中若有疏漏之处,尚祈读者先生不吝指正。

又本书在翻译期间承蒙瞿海源学长对翻译技术多方指导,朱品芳、陈丽明、陈竹华三位同学不厌其烦地订正我多处的错字,均令我十分感激。尤其是挚友陈正承,抱病为我检阅全书,更是令我感激万分,谨此一并致谢。

六○、一、三○黄光国 谨识子

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

&


在线读书: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