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心理学 > 村落效应 > 孤独是有害的

孤独是有害的

在本书接下来的章节里,读者诸君将会遇到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那就是数量与质量究竟孰轻孰重。为什么这个问题特别重要?研究表明,我们现在的社交圈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庞大,也更加丰富多彩。但是有12%~23%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没有人可以倾诉衷肠(1985年,这一比例仅为8%)。他们并不是整天一个人坐在公园长椅上向鸽子抛撒面包屑的孤独的退休人士。

在美国,中年人其实才是最孤独的一群人。在年龄介于45~49岁之间的中年人士里,有1/3的人表示他们找不到任何人可以倾吐心事。而在英国,年龄介乎18~34岁之间的年轻人最为孤独。12&如果这样的事实还不能发人深思,那么英国人要特别注意了:英国精神健康基金会在2010年委托进行了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发现,在所有年龄段中,有1/4的英国人都觉得自己与他人感情疏远,还有1/3认为自己和社区没有任何关系。13

哈佛大学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在2000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独自打保龄》(Bowling Alone&)的著作,第一次针对不断加剧的社会冷漠发出警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美国人和他们的社区是否正变得越来越脱节?14&不管我们能不能把桥牌俱乐部和保龄球联合会的减少当作社会参与度下滑的标志,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孤独并不是美国人的专利。在欧盟,虽然不同成员国的孤独人群的比例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乌克兰、俄罗斯、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拉脱维亚等国家,有强烈失落感的成年人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4%左右,简直触目惊心。15

这也是我特别感谢祖父母离开那里来到加拿大的原因之一。在65岁以上的加拿大人里,至少有80%表示他们可以经常见到家人、朋友和志愿者,也会经常去听音乐会,或者观看体育比赛(很有可能是冰球)。16&我不确定那19%表示自己感到孤独的人是不是经常出门,但是数据告诉我们,人际接触的质量远比数量更加重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美国人。这很可能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的“村落”正在不断缩小。

综合社会调查的研究者们采访了各个年龄段的美国人,他们总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过去的6个月里,你曾经和谁讨论过重要的事情?”他们发现,美国人高质量的社交关系在过去的20年里不断减少。在1985年,每个美国人平均拥有3位密友;到了2004年,密友的数量已经小于2了。而在这仅存的一两位密友里,还包括他们的家人。简单来说,他们可以依靠的人变得比以前更少了。“我们会和许多人建立各式各样的关系,”研究者之一、美国康奈尔大学社会学教授马修·布拉希尔斯(Matthew Brashears)介绍说,“但是这个问题只能筛选出对我们来说特别亲密的关系——我们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可以向他们求助,他们会借给你大笔金钱,他们会真正帮上你的忙。他们是你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关键人物,所以数量一般都很少。 [www.Yuedu88.com]”

飓风桑迪、卡特里娜和海燕,还有芝加哥和巴黎的酷暑热浪告诉我们,你的生存往往取决于是否有人足够关心你、时刻关注你的情况。谁会过来载你一程,带给你日常用品,或者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提供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研究证明,在这些突发性灾难事件中,最有可能死亡的是那些周围无人可以求助的人。17&但是大多数美国人都觉得他们可以指望的人不到两个啊!这令我深感震惊。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温文尔雅、谈吐温和的布拉希尔斯,他提出了异议:“或许亲近的人确实变少了,但是我们的社交网络并没有缩小啊。”

我问:“你指的是我们的虚拟网络?”他没有给出完全肯定的答案:“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该如何衡量人际关系与互联网。但是,如果人们已经在网络上交流过了,他们就不太可能当面进行重要的谈话。”布拉希尔斯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我们的交谈对象并没有减少。但是在几十年前,大部分的社交互动都是面对面进行的。放眼现在,社交互动都“被Facebook吸走了”。正如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到的那样,我们的社交关系“难以胜数,五花八门,没有一个亲近的,也没有一个疏远的”。18

当然,可以交流和谈论大事的人变少了,跟孤独并不是一回事。孤独是一种失落的感觉,感到自己缺少了亲密的情谊,并渴望得到他人的陪伴。它和物理状态的“一个人独处”不一样。苏珊·凯恩(Susan Cain)和安东尼·斯托尔(Anthony Storr)分别在他们的著作《内向性格的竞争力》(Quiet&)和《孤独》(Solitude&)中准确地指出,很多人都渴望独立自主的生活,由自己来管理自己。19&在思考和工作时,我们不希望被人打扰,这段神圣的时间与孤独没有关系。

孤独是一种痛苦的心理状态。科学研究的证据告诉我们,大约1/3的人现在正承受着孤独的痛苦,有些人的痛苦还特别强烈。“大多数与孤独有关的研究都是在西方国家进行的。研究发现,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有20%~40%的年长人士报告他们此时此刻感到孤独;更有5%~7%的人报告说,他们有强烈或者长期持续的孤独感。”约翰·卡乔波和芝加哥大学的同事们如是写道。20&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3位女性——一位30余岁,一位50余岁,另一位60余岁告诉我,她们在工作日里独自生活没什么问题,因为那时她们都忙于工作,但是周末就苦不堪言了。“我每个星期六都会哭,”我在体育馆的更衣室里碰到37岁的维罗纳卡时,她这样告诉我,“孤独感实在太难以承受了。”

创造村落效应

孤独感就像饥-渴至极一样,会令人感到异常痛苦。卡乔波说,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人类的大脑进化自一个特别的时期,社交融合意味着生存,而社交孤立就意味着饥饿、掠夺和死亡。我们之所以会拥有如此巨大的大脑,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人际互动。而孤独感就像是一个预警系统——一个内置在我们身\_体里的报警器,当我们因为某些原因而远离族群时,它会向我们发出生物信号。孤独感就像生理疼痛和饥饿一样,会以最快速的方式告诉你:嘿,说的就是你!如果你不马上去找你的伙伴(或者如果他们不马上找到你),你将必死无疑。

如果亲密的面对面互动可以保护我们——保护我们的心血管和免疫系统,甚至提升我们一生的智力水平,那么孤独的影响就刚好相反。根据英国流行病学家安德鲁·斯特普托(Andrew Steptoe)的研究,孤独感会加剧与心脏疾病有关的炎症和应激反应,干扰我们记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孤独感对于女性的威胁尤其严重。在一项针对日本中年人进行的大规模人口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很少跟亲人团聚的女性最容易死亡。22&女性还更有可能受到孤独的朋友的影响,因为心理感受更容易在女性的社交网络中散播开来。23&但是也有一些研究指出,亲密感的缺失对于两性的影响其实没有什么不同。约翰·卡乔波和同事们发现,孤独感会刺激皮质醇的分泌,提升血压水平,破坏内脏器官——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无论年龄如何,也无论处于何种人生阶段。24

不管你是在校大学生还是退休人士,数据告诉我们,慢性孤独并不是一种高贵的存在状态,而是一个公共的健康威胁。不过在流行文化中,人们似乎总对孤独抱有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克服你的孤独恐惧症》(Get Over Your Loner Phobia&)和《为“推”而食》(Eat to the Tweet&)之类的标题似乎在暗示我们,如果你因为独自生活而承认自己可能会感到孤独,或者认为其他人也会这么想,那么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瓜。25

皮尤互联网计划的李·雷尼(Lee Rainie)和电子社交网络的资深用户、加拿大社会学家巴里·威尔曼(Barry Wellman)在他们的著作《超越孤独》(Networked&)中摘录了一段《埃莉诺·里格比》(Eleanor Rigby&)&[3]&里的歌词:所有那些孤独的人们,他们来自何方?他们不相信面对屏幕可能会助长孤独感。他们认为,“网络接触包含的社会信息和人际互动比较少,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萎缩”的假说是一个陷阱。他们写道:“网络互动的对象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个人印象,网络媒体并不是单纯的信息流。”他们还提到了一个老生常谈:“人们很少会在互联网上和陌生人互动。”26

不过,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由于互联网的便利和强大,很多人现在一个人都能过得很好,生活、购物、上学和工作全都不成问题。很多课程都会发布在网络上,大规模网络公开课也在不断激增,许多大学生甚至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房间。这不禁让我想到,在20世纪中叶,随着汽车逐渐成为交通运输的主流形式,街边人行道也在美国的很多城市规划方案中失去了踪迹。就像消失了的人行道一样,邮局、报刊亭、书店和音像出租商店也渐渐变得过时了。就在几年之前,我们还有可能在这些地方碰到我们的朋友,跟别人寒暄几句。

互联网上确实有很多互动工具和应用程序,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联系。不过,互联网也会让我们变得更挑剔。在互联网上,你不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撞见邻居或者一位疏远的朋友。互联网让我们掌握了主动权。有些研究发现,联网设备可以让我们减少自我中心主义思想,更关注外部世界的活动。威尔曼和雷尼写道:“互联网不会促使人们离开公共场所。使用互联网的人反而会频繁地造访公园、咖啡馆和餐厅之类的地方。”27&但是《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的专栏作家艾伦·古德曼(Ellen Goodman)也提醒我们:“一走进星巴克,你就会发现1/3的顾客都在和他们的笔记本电脑约会。”28

我并不是说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只不过网络接触很难被视为一种亲密关系。尽管如此,正如“贝尔妈妈”&[4]&当年预见的那样,在不可能跟朋友和所爱之人进行面对面接触的时候,电话、手机和Skype就成了最佳选择。我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最近,我们在Skype的帮助下,邀请一位近邻的儿子参加了我们的逾越节家宴。虽然伊桑当时还在军队里服役,但是我们在饭桌上给他的笔记本电脑留了个位置。还有一位曾经住在街对面的朋友,也通过她父亲的iPad参加了我们的中国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客人们就像传递婚礼摄影师的麦克风一样,把iPad传来传去,每个人都能跟她说上几句话。

似乎一直以来,我们家族的女性都保持着电话联谊的悠久传统。在每个工作日的晚上,我的祖母都会拿起那个黑色拨盘式电话的听筒,一一致电她的女性朋友,问候她们健康快乐。虽然她们的谈话非常亲密,但是她叫起她们的名字来依然一板一眼:杜波夫人、西尔维夫人、库珀夫人、达达夫人和泰特尔鲍姆夫人。当年我的母亲在家照顾孩子时,她在饭厅里拉了一根3米长的电话线,继续和她的社交圈保持联络。现在轮到我了。如果我见不到自己的朋友和所爱之人,我就会通过无绳电话、手机、电子邮件、短信和Skype,跟我的社交网络保持联系。我的社交网络画出来大概是图0-1的样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0-1 我的社交关系图

圆点代表女性,三角形点代表男性。

皮尤互联网计划的一项研究证明,手机用户的个人网络大于数目稀少的非手机用户——准确来说,大了12%。29&但是在另一组研究中,同一群科学家也证明,社交网站的活跃用户虽然拥有更多样化的电子网络,但是他们认识的邻居却少于很少用社交媒体的人,他们也更难融入本地的社区。30&爱默生&[5]&在1857年写道:“人必须被社会包裹其中,否则我们必将感到赤luo和贫穷。”爱默生说这句话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现在的我们,真的和过去那么不一样吗?

拥有强大功能和即时特性的电子媒体,似乎可以替代一切社交接触。但是,我将在本书接下来的部分向读者诸君证明,最新的证据已经颠覆了这种看法。电子媒体确实可以左右选民的意愿,推翻报纸的言论,但是就人类的认知和健康而言,它们和面对面的互动无法画上等号。

创造村落效应

电子媒体确实是个“可人儿”。它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认为其他联系方式和亲身接触没有什么不一样,让我们相信自己的社交网络正变得越来越大。但事实上,就算我们的电子网络变大了,我们面对面的社交网络仍然基本维持不变,亲朋好友也变得越来越少。很多美国人都表示,他们唯一可以信赖的就是自己的配偶——不少人距离无人可信只有一步之遥。

当然,你也可能会发现一个悖论。你活得越久——一般而言这总是好事,你的配偶、伴侣和亲密朋友就越有可能先你而去,把你独自一个人留在世上。除非你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且在一生之中不断打理自己的社交网络,否则独自生活就有可能意味着你会慢慢失去与他人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家克劳德·费舍尔(Claude Fischer)在过去30年中一直研究社交网络和城市生活。他指出:“很多美国人都独自生活。”在不断激增的独居人群中,丧偶和离婚人士又占了主要比例。31&在年龄超过75岁的美国男性中,有1/4现在正过着独居生活。而在同年龄段的女性中,有整整一半都过着独居生活。其中很多人都已经离婚,或者他们比自己的配偶更长寿。

在英国,独居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的两倍之多。根据《每日邮报》的调查,单人厨具的销售量在2010年间增长了140%。《每日邮报》称:“只够煎一只鸡蛋的小煎锅、只够放一片吐司面包的小盘子、只够装一杯茶的小茶壶,现在都已经成了厨具界最热销的商品。”而在20世纪后半叶,大蒸锅才是家家必备的厨房用具。文章还写道:“就连中式炒菜锅,现在都为了适应单身市场的需求而缩小了尺寸。”在超过85岁的英国居民里,现在有80%的人都过上了独居的生活,所以拿一个鸡蛋做煎蛋饼的很有可能就是老年人。32

我们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这些令人惊异的统计数据。好消息是,北美、日本和欧洲居民——特别是女性的寿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长度。另外,如果独居生活是他们出于自愿的选择,那么大多数人现在也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生活。但是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面:如果他们拥有合适的伴侣,那么他们有可能活得更久。芬兰的流行病学家曾经研究了将近7 000位老年人,结果发现,预测孤独的最佳指标之一就是老年人能否独自生活。

4年之后的后续研究发现,孤独的老者——不管他们在上次调查时的健康状态如何,更有可能在这4年中撒手人寰,他们的死亡风险比别人高了31%。33&还有一项由东京流行病学家岩崎基(Motoki Iwasaki)领导的大规模研究,调查了11 500位日本中年居民。研究发现,很少有机会和亲戚面对面互动的城市女性最容易死亡。34&研究者追踪了年龄介于40~69岁之间的所有群马县女性。她们的年龄不算太大,私人财产也不算太少。不过,她们的身\_体恢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与亲戚的面对面接触。

在本书接下来的部分,我将会探讨某些与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儿童发展新技能时,在成年人谈恋爱时,在我们商讨商业问题时,或者在我们年岁渐高时,面对面的互动对我们来说到底有多重要?35&为什么人类进化出了如此精妙的“信任-背叛晴雨表”?如果失去了和伴侣的面对面互动,这些机制是否仍然能正常运作?为什么女性的社交网络比男性更加紧密?这对于他们本人和周围其他人的健康来说,到底又意味着什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汤姆·瓦伦特(Tom Valente)证明,最受欢迎的孩子就像各个小集团中最有影响力的中转站,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的行为更有可能通过他们在青少年中传播开来(或者得到抑-制)。36&如果不懂得利用青少年的社交网络,那么代价高昂的公众健康项目很有可能付诸流水——就算它们用上了Twitter和Facebook。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物理上的靠近非常重要。让-保罗·萨特&[6]&在60年前写下了“他人即地狱”的名句。在接下来的几章里,你会发现他错了。

在线 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