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历史书籍 > 大清风云 > 大清风云6 江河日下 > 与英吉利使者的外交风波

与英吉利使者的外交风波

跟乾隆一样,嘉庆对于英国的了解是非常肤浅的,所以在与英国的交往中,他依然摆出一副天朝上国的姿态。殊不知,英国此时已经是欧洲的海上霸主。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国使者阿美士德奉英王之命访华。跟阿美士德一起访华的代表团中,有很多中国通,这些人要么长期跟中国打交道,要么在中国待过很长时间。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对英国了解相当少。

副使斯当东年少时就跟随马戛尔尼访华,受到乾隆的接见。此后,他一直待在东印度公司,频繁地跟中国进行外贸方面的交流。斯当东访华的时候只有十一岁,而他的父亲就是马戛尔尼的副使。当时他的父亲之所以带着他,就是希望锻炼一下这孩子,斯当东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旅途中便学会了一些中文。后来,代表团在回广东的途中给乾隆写了一封感谢信,这信就是由斯当东代笔的。斯当东在短短时间内就可以用中文写信,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天才少年。

乾隆接见英国使者时,发现这个小孩会说中文,当即龙心大悦,解下自己的荷包送给他。斯当东非常重视这个荣誉,一直将乾隆的荷包佩戴在身上。虽然他后来对中国的态度非常强硬,但是内心深处对乾隆还是非常敬仰的。

长大后,斯当东当上了东印度公司的代理人,漫长的实践让他成为一个中国通,是英国人眼中的中国问题专家。

嘉庆也很早就注意到斯当东,曾经对大臣说:“英吉利人斯当东,以前就随使者入京朝贡,此人当时虽然年少,却相当狡黠,回去的途中将沿途的地理,绘制成图册。此后,留居澳门长达二十年,对汉语相当精通。”

英国派出的使团阵容相当豪华,有六百多人,乘坐的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如此郑重地来华,我们不禁要问,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这也是当时嘉庆和朝臣的心头疑问。不过,嘉庆仍然能猜得八九不离十,他们来无非就是为了通商呗!

事实上,我们知道清政府并没有禁止海外商人,只不过限制非常严而已。无疑,英国使者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扩大尺度,改变中国对他们的待遇。加上嘉庆禁烟之后,东印度公司人心惶惶,一笔巨大的财源断绝了,不能不引起英国高层的关注。

东印度公司的管理层给英王写信,要求政府出面干涉,与清廷交涉,取得自由通商的权利。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英方极为不满,他们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跟中国磋商一些外交方面的问题。

这是什么事情呢?这事情本来跟中国没关系,只不过发生在中国的海域。一艘英国军舰追捕一艘美国商船,这艘美国商船为了逃避追捕,故意闯进中国海域。英国军舰也冲了进来,商船进来是小事(至少有经商的借口),军舰进来可就是大事了。当时,中国的水师没有坐视不管,而是动用舰艇将英舰驱逐出去。随后,清廷又在澳门传讯英国一个官员,当面谴责英国军舰侵犯中国主权,并且命令英国所有的军舰都要停泊在外洋,否则全部击沉,而且还要停止与英国的贸易。

也许对英国政府来说,击沉一艘军舰不是大事,但要终止贸易不亚于要了他们的命。英国官员极力辩解说,这都是美国商船挑拨离间,他们不义在先,所以我们才要追捕的,这事真的跟我国无关。

因为这事,中英关系搞得相当紧张。英国派出使者团也有缓和两国关系的意思,英国并非不想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只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英国和法国长期作战,国力消耗很大,再跟中国打,一时之间他们承受不起,再者英国对于中国也还不是很了解。中国一向自称天朝大国,光是这种威势也足以让英国三思而后行。

对于英国使者,清廷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嘉庆对英国的印象特别坏,英国海军曾经抢占澳门,还曾进入中国海域搜捕美国船只,并且不断地向中国贩卖鸦片。是可忍孰不可忍,嘉庆很想直接拒绝英国使团,但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的皇帝,他必须克制,展现出应有的风度。

英国使者到来之前,嘉庆就连发上谕,规定使团只准在天津港口登陆,让沿途的文武官员对他们多加防范,还让官员们在接待时不准奢靡,天津港口的一些建筑不必重新粉刷,除了一些重要的使者可以登岸外,其他闲杂人等一律留在他们的船上,而且要派人严加看管他们的船只。从嘉庆的这些上谕中可以看出,他对英国的反感确实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所以,这次谈判不会有任何结果,中、英两国注定要枪杆子见分晓。

阿美士德等人到达天津港口后,苏楞额负责接待他们。宴会开始时,苏楞额就给英国使者出了一道难题,他要求英国使者跟他一起向皇帝牌位行跪叩礼。阿美士德等人表示这绝对不可以,他还说并不是自己不虔敬,只是他们向来没有这个习惯,见到国王也不过是作揖。

苏楞额则表示,这是礼节,进了天朝就应该按天朝的规矩办事。苏楞额还援引当年马戛尔尼访华时曾问乾隆行三跪九叩大礼的事情,并说副使斯当东当年也在场。斯当东正如嘉庆所说的,相当狡猾,他说自己当年很小,对此毫无印象。他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完全以没有印象推脱,狡猾至极。

双方使者就这个问题僵持了下去,一直谈不拢。无奈,苏楞额作出让步,并上奏嘉庆为英使说话:“这些贡使虽然对吾皇虔敬不二,可惜不敢改变他们国家的礼节,怕回去后受到国王的责怪,所以在行礼时只能按照他们自己的礼节回报皇恩。”

苏楞额如此办事让嘉庆非常不满,嘉庆训斥道:“请你让英国使者反复练习天朝礼仪,他们什么时候熟练,什么时候让他们进京觐见。还有,你告诉他们,天朝所有的臣民,还有朝鲜、安南、琉球、回部、准噶尔等,进京都是按照这个礼节。如果他们练不好这个礼仪的话,让他们永远不要进京。”

然而,苏楞额这人办事似乎缺心眼,他竟然违反嘉庆的旨意带着使者进京。嘉庆知道后,给苏楞额发了一道警告性的上谕,吓得苏楞额满头冒汗,立即让使者停止前进,就地操练三跪九叩之礼。阿美士德仍然不肯退让,反复说自己不敢改变本国礼仪,否则国王必然会重罚。

苏楞额表示,这绝对不可以。阿美士德无奈之下,表示可以按照自己国家的礼仪做九次,以此表示对皇帝虔敬之心。

可是对于嘉庆来说,按照英国礼仪做一百次也不行。气愤之下,嘉庆撤掉了苏楞额,让理藩院尚书和世泰和吏部尚书穆克登额处理这事,可惜这两人也没能说服英国使者。英国使者为什么变得比过去更难说服呢?说白了还是他们国力增强了。

和世泰和穆克登额不能说服英使,但又怕嘉庆责怪,怎么办呢?只能动用中国传统的智慧:先模棱两可上奏,最后出事了推卸责任。

他们上奏说:“贡使们仰承天恩,至诚感服。奴才们让他们操练礼节,可惜他们起跪仍然不是很自如,勉勉强强还算是个礼。”

他们这么一说嘉庆当然高兴了,说明这些使者还是臣服了,只是礼仪不是很熟练而已。就这样,嘉庆让他们带着使者进京。

和世泰等人抱着极大的侥幸心理,希望英国使者能够草率行礼,然后蒙混过关,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推说他们只是不熟练。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和世泰不敢直接带阿美士德和斯当东觐见,而是带了其他一些次要的使者先作一个缓冲。

这天,嘉庆坐在大殿之上,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整齐地站在殿上,无数双眼睛瞪着英使行礼。让嘉庆倍感意外地是,这些使者并不像和世泰所说的那样行跪叩大礼,只用英国的礼仪对嘉庆作揖。和世泰大为慌乱,居然捏造谎言说:“他们之所以不能行礼是因为正使生病了,不能行礼,没有正使带头,其他人都不会。”

嘉庆信以为真,还准备请御医为正使治病。接着,嘉庆让副使过来觐见。和世泰一听,完了,只能继续撒谎:“副使也生病了。”和世泰很清楚,副使斯当东态度比正使阿美士德更强硬。

嘉庆也不是那么好煳弄的,不可能正副使同时都病了。接着,朝堂之上传来皇帝愤怒的声音:“立即将该国贡使遣回国,该国国王的表文也不必呈上,所有贡物全部让他们带回去。”

就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访华之行草草结束,阿美士德甚至连皇帝的面都没见到。尽管他维护了本国的礼节,却有辱使命,无功而返。

阿美士德返回的途中经过圣海伦娜岛,拜访了囚禁中的拿破仑,阿美士德就此事询问拿破仑的意见。拿破仑认为进入中国后,应该入乡随俗,行三跪九叩之礼。

阿美士德虽然没有完成任务,回国后却因为这事名声大噪,受到英国舆论的一致赞扬,升任为印度总督。

这次外交失败无疑让英王深受打击,也让他更加确信,通过外交途径并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斯当东回去后当上了下议院的议员,多次在议会中宣扬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战争正在酝酿中。

在线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