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书评:神龛下的凡人们
文/心婧如水
《芳华》
我很喜欢作家严歌苓,真的。
喜欢她的《小姨多鹤》、《陆犯焉识》、《妈阁这座城》、《一个女-人的史诗》,太多太多的作品。
笔触细腻独到,写出了人性的纠结、妥协与无可奈何,也写出了大时代下的人们的悲欢。
一如这部《芳华》。
01
书的封面是浅绿色的的芭蕾舞者的形象。浅绿是“军旅绿”,芭蕾舞者是主人公的职业。这是个发生在军队文工团的故事。
想起了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中孙俪饰演的军营文工团女孩杜鹃,她曾经那么用力的一遍遍跳着芭蕾,似乎想用舞蹈消解掉所有的人生不如意。
一直觉得芭蕾是个很美也很残忍的艺术。一面一遍遍把全身的重量重重的压在脚尖上,一面又展示出最迷人的轻盈与曼妙,这难道是什么隐喻?
如同生活,可能最残忍,也最曼妙。
也像书中的“荣誉”,最曼妙,也最残忍。
02
这部小说的英文名叫“You touched me.”我固执的觉得这个名字是一语双关。
“You touched me.”的第一重意义:“触摸事件”。
“触摸”事件使得“好人”刘峰从满满的勋章和荣誉堆砌的“神龛”上走了下来,整个人生发生了逆转。
刘峰,外号“雷又锋”,是个雷锋式的人物,他是个善良的好人,帮百姓挑水、安慰被大家排挤和批判的人,在文工团帮大家练“翻跟斗”,给战友打沙发做结婚的彩礼,也因此在那个“雷锋”备受推崇的岁月得到了一大堆荣誉,每年纪念雷锋日到处做报告。机缘巧合,他对文工团里的上海女孩林丁丁暗生情愫,在帮助林丁丁入党转正后,他向林丁丁表白,触摸了林丁丁的脊背。懵懂无知的林丁丁没想到英雄也有七情六欲,一声“救命”断送了刘峰的文工团生涯。
刘峰被批判,众多曾经享受过他的“恩惠”的人们痛打落水狗,旋即被下放连队,参加了越战。他在越战中失去了一只手臂,再次被奉为英雄。后来,他娶妻生女,妻子又和他离婚。他也曾去南方下海经商,却没有成功,和妓-女小惠有一段露水姻缘。
人生的尽头,他得了肠癌,在战友小曼的陪伴下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岁月。
03
“You touched me.”的第二重意义:文工团的“托举”触摸。
我想起了童话故事《丑小鸭》。丑小鸭真的能变成天鹅吗?
“托举”烘托出了一个可怜又可悲的何小曼。她的人生是刘峰的“反转”,从人人鄙薄的“落水狗”成为英雄走上神龛,然后精神分裂、痊愈,回归“凡人”。
何小曼的人生是悲剧式的,有一个“好人”的从事文艺创作的亲生父亲,被打成“右派”后自杀。妈妈带着“拖油瓶”何小曼改嫁建设厅厅长,随即她在继父和保姆的排挤和在“夹缝”中生长。妈妈为何厅长生了弟弟妹妹,她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为了逃离家庭去考文工团,谁知又延续了“没人疼没人爱”的命运。
因为在文胸上拙劣的垫高被文工团排挤,以至于做“托举”无人愿意“托举”她。她的各式缺点被无限放大,头发多是过错,不爱卫生是过错。应了那句话:不喜欢一个人,无论她做什么都是错。
“雷又锋”站了出来。他托举了她。他们成了最默契的组合。
此事无关风和月。可是,在何小曼心中,成了她的“风月”。
因为那是她不堪的青春中,唯一一个伸出来的手,那曾经温暖了她的整个人生。
04
有一个词汇叫“集体无意识”。
读了《芳华》,我常常想,为什么人们会在“触摸事件”后对刘峰痛打?为什么何小曼在越战中救人被表彰却导致精神分裂?
因为我们都是凡人,我们艳羡“英雄”,我们一面希望自己成为英雄,一面质疑和相信“英雄”是不是如我们所期待的那般完美无缺。在千篇一律神乎其神的关于“英雄”的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我们不容许“英雄”有那么一点点的“道德失范”。
于是,当刘峰从“神龛”走下,我们也长长舒了一口气:原来,他也不过是一个凡人。紧接着,轰轰烈烈的运动式的批判,大家用“集体无意识”的批判去掩映内心的嫉妒和质疑:你是英雄又怎样?你也不过如此,甚至比我们还不堪。
至于何小曼,她期待的“爱”和“尊重”太久太久,当她的妈妈以“法国辫子”将她抛弃至遥远的军旅,当假装“发烧”带病演出带不来对她的“尊重”,她也许已经不再抱任何希望。
突如其来的荣誉使得她无所适从,也再也找不到自我。
05
世异时移。
今天的“芳华”年纪,已经不再有那个年代的压抑。刘峰的“触摸”事件和何小曼对美的追求早已不是个“事儿”,甚至在最近热播的《欢乐颂》中人们还在讨论婚前性生活的正当性。
可是,那一代人,军营、“右派”、批斗、越战成了她们的“芳华”的因子。人们的价值观从整齐划一到逐渐崩塌,看得见林丁丁为了成为首长儿媳的蝇营狗苟,看得见人们竞相下海从商,或是北上成为“北漂一族”,抑或出国。
然而,那样的芳华年纪,有英雄,有梦想,也有英雄的“幻灭”,有一代人的自我意识的日渐觉醒。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所以,有些东西应该留有痕迹。
你我不是“神龛”上的英雄,而是人间的凡人。
在线阅读网免费看书: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