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经济学书籍 > 回荡的钟摆 > 应对漫长的经济冬天

应对漫长的经济冬天

中国经济明显放缓

今年(2014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官方的GDP数字是较去年同期增长7.4%,数字和在基层的观察有比较大的出入。用什么数据判断形势?李克强总理在回答国外记者提问的时候,讲到三个指标:发电量、铁路货运总量、中长期贷款,这些指标更为接近我们在微观层面的观察。

经济增长放缓有多种因素,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产能过剩。中国过去十几年间的经济增长靠投资驱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下降,中国经济的增长步伐也就放慢。而当前投资增速下降的原因正是过去投资太多了,在传统制造业形成了大量的过剩产能,产品卖不出去,出现亏损,企业不敢贸然再上新项目。

在投资疲软的情况下,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消费上,但是消费要有收入的支持,不是政策能刺激起来的。虽然居民收入还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落后于GDP,落后于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以至于居民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缩小。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1993年居民收入为GDP的63%,2007年降到52%,估计这个比例近几年还在下降。收入跟不上,消费就很难弥补投资放缓所造成的需求减少。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衰退。在世界几大经济体中,只有美国经济的势头比较好,基本上从危机中恢复过来了,正处于不断上升的信道。如果做全球资产配置,建议增持美国资产。欧洲仍然在经济危机的泥潭中挣扎,而日本经济则处于半衰退状态,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20年,安倍经济学解决不了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我想强调的是,需求在短期甚至中期都不会反弹,经济增长率很可能继续下滑,企业将长期面对一个低增长的宏观环境。长期低增长的一个原因在于消除过剩产能的困难。要知道产能过剩不是5%、10%,而是20%、30%,最严重的行业超过50%。清理过剩产能的市场化方法是产业重组、收购与兼并、企业倒闭关门,设想一下,多少企业要破产、多少工人要下岗,由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任务。但只要存在着过剩产能,投资就不会反弹,除非找到新的增长点。对于这次经济下调的长期性,企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刺激性政策不再

网上有句话很传神,过去温总强刺激,现在强总温刺激。

为什么温刺激,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政府或许已经意识到“四万亿”强刺激的负面效应,比如大量的产能过剩、浪费、贪污腐败,更严重是打乱了企业的预期,阻碍了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为什么说“四万亿”打乱了企业预期?我曾参加全国钢铁协会的年会,大概在执行“四万亿”之后两年,会上一国有钢企的老总说“四万亿”把我们坑苦了,本来准备调结构,淘汰低端的和低附加值产品,增加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突然来了个“四万亿”,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低端的螺纹钢、建筑用材价格勐涨,成了最赚钱的产品,订单多得生产不过来。钢铁企业很为难,低端产品的生产能力要不要扩建?做企业的看不了那么远,本来已决定要淘汰的产品,反而有要扩大产能,结果现在全都过剩。所以企业不必期待政府政策,政策短期带来一些需求,如果形成依赖,从长期看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第二,政府或许也认识到,政策不可能扭转经济的总体趋势。为什么这样讲,2008年克强指数——发电量跌入谷底,2009年急剧反弹,因为执行了“四万亿”的刺激政策,像打了鸡血一样的亢奋。但是好景不长,暴涨之后是暴跌,2012年再次降到低点。2012年下半年,发电量又起来了,原因是推出了“四万亿2.0”,这次没有什么媒体报道,只有少数人注意到。靠政府拉动内需,无法改变经济运行的大方向。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政策性的刺激都只能维持短暂的繁荣,即使再搞“四万亿3.0”,效果也会和前两次相同,昙花一现,很快就会衰落。

第三,政府没有那么多资源,现在地方政府负债累累,中央政府还有钱修高铁,但高铁收益低,投资回收期长,上马新项目需要筹集新的资金,看来看去,只有继续借债,但借多了风险也高。

综合以上几点,本届政府的思路似乎有所转变,新一轮刺激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经济增长靠新的改革红利。政府已推出一些改革措施,例如混合所有制、借助市场和民企来改造国企,开放行政垄断行业如加油站,铁路部门吸引民间投资等等。在减少审批方面见到了些效果,现在注册公司手续缩短,工商税务的障碍减少很多。

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虽然在方法上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以混合所有制改造为例,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民间资本的产权保护。加油站对民营企业开放30%股权,让你当小股东,董事会没有席位,国有大股东说了算,民企的权益就没办法保护。再比如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是否足以克服既得利益的阻力?上海自贸区进展缓慢,周边的地价倒是很快被炒上去了。在自贸区开放资本账户,反对者会说过快的开放影响国家安全,会冲击资本市场,不能开放。商业银行也反对,怕别人进来分他的蛋糕,都是既得利益作祟。改革靠上面领导发令,下面的既得利益会听吗?

大体而言,我们认为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性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小,对于这一点,总理、央行、财政部都表过态。政府寻求改革红利的思路是正确的,但短期内难见成效。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怎么办?企业不能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政府的政策上,而要自己控制好风险,同时思考如何转型升级。

低增长环境的企业应对

在经济下行中,企业首先要控制好风险,收缩战线,回收现金,宁可踩空,不要断粮。一些企业感到纠结,普遍有一种矛盾心理,如果现在收缩战线,刺激性政策一出台岂不踏空了?我想说的是,市场竞争不看一时盈利多少,而要看谁活得更长。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开顺风船长大的,不习惯逆风行船。逆风时慢一点不可怕,就怕风急浪高翻了船。激进经营的风险是现金短缺,而经济下行的环境中金融机构也趋向保守,企业拿不到外部融资,资金链一旦断裂,只有倒闭或卖掉。当下企业的第一目标是力争现金流的平衡,以现金流为依据,规划今后一两年的所有业务。

守住现金流的同时,企业要思考转型。关于转型,我的观察是谈得多、做得少,之所以如此,也许因为企业还没有到生死关头。人有惰性,一旦习惯形成,改变很困难,不是形势所迫不会改。除了形势,阻碍转型的还有认识上的问题。

我们需要认识到,第一,低成本扩张和抢占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第二,低成本获取技术和产品的时代也已经结束。过去国内、国外都有未满足的需求,也就是现成的市场,产品做出来不愁卖,跑马圈地,看谁的速度快、产量大、成本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今天的情况大不一样,各个行业的市场要么趋于饱和,要么已经饱和,连基础设施、房地产都不例外。现在想要市场,必须从同行手中“抢”,而不是以前的“占”。

用什么抢市场呢?像过去那样仿制为主行不通了,因为你会模仿,他也会模仿,相同的产品抢不来市场。企业必须通过自己的研发,做出与众不同的新产品、新技术,才能虎口夺食,打入业已饱和的市场。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经营环境和全新的竞争环境,现有的产品卖不动了,要用新的产品打入市场,必须进行研发,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不少企业意识到必须从制造转向创新,但不知道怎么去创新,觉得转型的风险高,有一句话很流行,“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其实不转型的风险更高,几乎肯定要被淘汰。

为什么中国企业长于制造而拙于创新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内心世界的缺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中国人的价值虽然在心中却是用客观标准衡量的,他非常在意别人怎么看他,而不是主观的和内心的感受。他认为企业的成功有客观标准,是用销售额、公司的市值衡量的;企业家成功与否就看他住多大的房子,开什么车子。如果他每天想着销售额和市场排名,当然只求做大而不求做强。商学院的学生在一个班里,班长的企业是上百亿、几十亿的销售,几个亿的只能当班委而当不了班长,个人的价值和成功好像都体现在企业的规模上。追求规模的企业喜欢看别人,他做房地产做了几百亿,我也要搞房地产,攀比、跟风模仿怎么可能有创新呢?

创新是由内心的激\_情和追求驱动的,追求当然既有商业和经济的,也有精神层面上的,可能更多是精神的。很明显,乔布斯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已不能用赚钱解释了,创新就是生活,他享受创新。两年前我到美国加州参观脸书,同行的企业家朋友问扎克伯格:你怎么想到要创办这样一家公司?他说:能让6亿人在一个平台上交流是件很酷的事,就为了一个“酷”!扎克伯格没有提他和几个小伙伴当初的动机——上传女生的照片,评比谁更漂亮。高尚也罢,庸俗也罢,都是发自内心的冲动和激\_情。财富当然也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创新激励。

钱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但这样的幸福感衰减得很快,你赚到第一个一百万时欣喜若狂,第二个一百万笑笑而已,第三个一百万恐怕就觉得很平常了。这个现象在经济学上叫作“边际效用递减”,凡可用物质满足的需求几乎都服从效用递减的规律,而内心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就没有这个问题,而且可能是效用递增的。

如何创建自己的内心世界?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没有统一的答案,价值也没有客观的标准,全凭你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人的心中有价值,内在价值应该也可以与外在价值合一,在商业世界里,创新就是创造价值,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创造价值。有人可能会问,企业不是要赚钱吗?一点不错,企业要为股东赚钱,为了持续地赚钱,企业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赚钱和创造价值之间的区别在于可持续性,如果没有创造价值,今天赚了钱,明天可能就赚不到了;如果创造了价值,今天没赚到钱,明天、后天一定可以赚到。

什么叫创造价值?我的定义有两个。第一,你为企业或个人客户提供了新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智能手机,苹果公司提供了一款全新的产品,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更准确地讲是创造了新的需求,苹果当然也就创造了价值。腾讯推出微信服务,人们因此获得了新的交流沟通手段,丰富了社交和私人生活,这也是价值创造。第二,你可以提供现有产品和服务,但你的成本更低,从而价格更低,通俗点讲,为客户省钱了,你就为他们创造了价值。

搞清楚价值创造和赚钱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思考商业模式和转型的方向。转型一定要转向价值创造,以价值创造为基础,企业的发展才可能持续。拿互联网金融来讲,现在一窝蜂地上,看上去都赚钱,但大多数不可持续,因为它们没有创造价值。做信贷生意,最困难的是信用评级,准确估计每一客户的违约风险,在此基础之上决定贷款的利率和数量,为了进行风险评估,需要收集和分析客户公司或个人的财务信息。信息的挖掘、收集和分析就是金融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信息越多,评级越准确,违约即坏账的可能性越低。减少坏账损失,金融机构就为债权人创造了价值;另一方面,坏账少了,债权人不必收那么高的利息,金融机构同时为债务人也创造了价值,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

金融创造价值的根本在于获取信息,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只有阿里巴巴的互联网金融可能成功。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企业、个人在淘宝、天猫网上交易,利用这些交易信息,阿里巴巴可以估计贷款申请人的财务状况和违约风险,根据风险等级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以及贷多少。传统金融机构天天在做信用评级,但阿里巴巴信用评级的成本更低,因为它用的是现成的、几乎是零成本的数据。根据我们前面讲的第二条标准,阿里巴巴创造了价值,它的商业模式因此是可持续的。

很多P2P公司仅仅搞一个网站,把借方和贷方拉到一起,没有足够的信息评估信用等级,没有办法降低坏账风险,你的价值创造在哪里呢?单纯的撮合需求方和供给方像婚姻介绍所,只能收点介绍费,做不了金融生意。金融机构作为中介,要为资金提供者降低风险,降低坏账损失,为借贷者降低资金成本,用婚姻介绍所的例子讲,提高双方结婚的概率才叫创造价值,那就要求中介收集更多的信息,进一步了解双方。

同样的道理,我今天在这里讲宏观经济,没有创造什么价值,或许可以帮你们赚钱,但不可能帮你们创造价值。宏观经济和新产品的开发无关,和成本的降低也无关,不能满足创造价值的两个条件。企业家听经济学家讲宏观分析,判断形势和政策走向,踩对了点,赚到了钱,那一定会有企业踩错了点,你赚了它们的钱,就像炒股票一样,是个零和博弈。从社会总体来看,猜宏观、猜政策不创造价值,仅仅是在企业之间重新分配价值而已,所以建议大家不必过度关注宏观,要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上,用在思考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

经济周期波动上上下下很正常,一个好的企业并不是看你上升期扩张有多快,而是看下行期能不能撑得足够长,能不能熬到春暖花开之时。多读书,多思考,思考如何转型和创造价值,度过这个冬天,准备好新产品和新技术,迎接下一轮繁荣的到来。

在线阅 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