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心理学 > 认知突围 > 你是在社交吗?你可能在瞎忙活

你是在社交吗?你可能在瞎忙活

社交的必要性

在我小的时候,只要家里的零食或者糖果有多的,父亲就会往我口袋里塞-上两把,说:“去学校里分给小朋友们,拿去交交朋友。”

当时懵懵懂懂,但隐约有一点社交的概念,大概就是拿东西去收买人心。你有东西给别人,别人就会跟你玩,同时朋友多了,在学校里也不容易被欺负。

后来长大一些,我反而变得-羞-于社交,大约是知道了社交是出于利益(以爱好相交也是,快乐也是一种利益)。于是,很是为自己的“不道德”感到-羞-耻。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朋友是很纯粹的,友情是高尚的,而我竟然藏着“龌龊”的目的……

再大一些,受到环境的局限,我开始抛弃这等-羞-耻行为,混入“假装成熟”的大军,似乎跟谁都是朋友,只要说得上一两句话,下次就得装熟络,也因此学会了一些违心的客套话。好像这样,才叫作老练和“会做人”。

虽然不知道“会做人”有什么用,但我想至少多个说得上话的人总比多个对头好。况且大家都这么干,那总归是有用的吧。之后,由于经历和思考的不断丰富,开始弄明白了社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到现在几乎没有了社交。

注意,是几乎没有了社交,不是完全没有了社交,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有值得我长期花费精力去维系的关系,但非常稀少。

有人说,平时不走动,当你需要朋友帮忙的时候,怎么会有人帮你呢?其实一个人需要朋友帮衬的时候并不多。不要理解错,需要朋友帮衬的时候并不多,不代表需要人帮衬的时候并不多。我们肯定是需要人帮衬的,因为我们非但无法靠自己搞定所有事,甚至无法靠自己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然而我们之所以还活得好好的,肯定不是因为朋友的帮衬,而是我们拿钱换来的。

那么,既然可以用钱或者其他资源交换,大多数时候自然就不需要去贴人脸了,只要深耕自己的领域,让自己拥有足够多的可交换资源不就解决了?

之所以还需要长期社交,肯定是为了一些用资源买不到的东西,比如说某些快乐等。如果可通过资源交换解决,那就一律用短期社交来进行资源交换就行了。

社交的内核

由此可见,我们正在进行的大部分关系维系,基本都是没有什么必要的,正确的形式显然应该是极少数的长期社交加数量极多的短期社交的组合。这种短期社交的等价交换看上去很不符合中国传统的“礼尚往来”,因为过于赤luoluo,过于利益化。

其实这是人们的错误理解。礼尚往来本就意味着等价交换,但人们多数时候喜欢用漂亮的外衣将其包裹,把一个等价交换的事变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看上去似乎就高尚得多了。然而这种高尚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为“礼”必须对等。不信?你试试去参加婚礼,人家送你1000元红包,你回敬200元,看对方将来会怎么对你。

所以话说得再漂亮也改变不了等价交换的内核。之所以很多人喜欢用“人情”来模糊化这种等价交换,使其不容易赤luoluo地计算出价值,也是出于一种占便宜的心理。我们在上一节刚刚提到过,因为人情是按“个”计算的,谁更狡猾,谁就能得利。

低价值的一方总是想打人情牌,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往来中更容易“阴”到对方。高价值的一方呢?大都喜欢等价交换,因为不想被占便宜。所以如果你去领导家送过礼,就会发现当你出门的时候,老江湖的领导总会让你带走些什么。你以为领导特别看得起你?不是的!这代表不拖不欠,免得你拿一点土特产就想来换升职,从而让自己掉进你设下的“人情陷阱”。

在长期的社交博弈中,“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利益受损的关系就会比较脆弱,容易友尽。如今,人们都学会了只跟资源相近的人交往,因为这样的话,无论是利益相交,还是人情相交,都相对安全。

我大学时期就读的是经济学院,然而我并不认为自己学到了多少经济学知识,因为经济学流派实在太多了。在接触了更广阔的经济学领域之后,我才发现大学里教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然而学习经济学思维却比现成的经济学知识更加有用,当我们学会用经济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并加以扩展和改进时,就能解决很多其他领域的问题。比如人情社交这样的小九九,长期来看肯定会达到平等相交的纳什均衡。于是,不思提升自我交换能力,而单纯用喝酒吃肉去套近乎很明显就是一个愚蠢的决定。因为别人都不傻,喝酒吃肉就跟你喝酒吃肉,除此之外免谈。于是,这样的社交方式就很容易做无用功。

哪怕某次运气好被你交换成功了,你很有可能要付出“尊严”的代价。也就是说,你用多次的酒肉交换,付出大量的社交时间,最后换来的是一个拿尊严换价值差价的机会,用来交易的主体是尊严,不是你认为的人情。而酒肉铺垫全是前戏,是场景,并不是真正拿来交换的筹码。这些概念都要好好区分,不能搞混。且这种好运就算有幸被你撞上,也就那么一次。下次这招基本失效,因为面子这种东西是会耗尽的。

所以,当我们看不清社交关系的内核时,就容易事倍功半,导致瞎忙活。看上去天天在外面应酬,却没有多少产出。

找准自己的社交定位

很多人只知道“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他们的社交是盲目的。之所以是盲目的,是因为他们大都分不清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喜欢为了社交而社交,只因这样看上去比较符合社会的主流认知——至少我也像个“老油条”,看上去没那么傻,或者这样不会被人说成情商低下。

其实“情商”这个词,我对它是有保留意见的。情商,是一种对关系的处理能力,可以分为处理与自己的关系的能力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的能力。很多人以为看上去忙忙碌碌的社交状态就是情商高的表现,其实这是对情商的误解。

许多人并不清楚,其实情商是效果导向的,它需要有敏感的自我感知和感知他人的能力,通过灵活应对来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最终情商的高低,是以有没有达到你预想的目标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你有没有做某些特定的事为判定准则的。

这种自我管理和面对具体事情的应对能力,其实如果要说得广泛一点,都是可以纳入到智商的范畴的。也就是说,广义的智商是包含情商的。正是由于你懂得了如何做某事的好处,或者你看到了这样做的长远利益,你才选择这样做,这属于广义的智商范畴。

有这么一个人,开车违章在路口被交警逮到,此人拿出手机一通打,用尽了各种关系,终于将事情摆平,成功避免了处罚。不过紧接着,就大摆了一桌,请相关领导吃饭喝酒花了2000元有余。像他这样的社交方式,就属于典型的分不清成本和收益关系,守个规矩乖乖交个罚款不就150块钱的事,何必这么麻烦,搭出去的不仅是钱,还有大把的社交时间。这不就是典型的智商不足的体现吗?

要摆脱这样无谓浪费时间的状态,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每次出去社交,先分清楚,这趟出门是去干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究竟成本和收益关系如何,是否有必要。

别看这么几个小小的问题,很多人是回答不清楚的。

社交有两个账户:消费账户和工作账户。每个人出去社交,都至少带着一个。其中消费账户负责消费,比如用时间买快乐等。工作账户负责工作,比如用时间达成利益交换等。

很多人出门时,通常都带着两个社交账户出去,结果最后往往都只使用了消费账户。

于是,他们会认为自己明明在外面应酬那么辛苦,为什么社会那么不公平,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回报。这就是认知错误了,因为你的大多数社交时间要么是想用低价值去换人家的高价值,妄图在社交中浑水摸鱼;要么每次使用的都是消费账户,玩得不亦乐乎,可努力在哪里呢?

因此,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个社交行为的意义非常重要。我不反对追求功利交换,只要目的明确,不坑蒙拐骗就行。我也不反对追求个人快乐,也请别将它跟努力混为一谈。

通过以上分析,我想大家都清楚了社交行为从长期来看,是不能有“占便宜”的心态的。那么既然我们可以通过对等交易来扩展自己的资源使用范围,也可以通过自我增值使自己有能力同更有价值的人进行交换,时间又是不可再生资源,究竟偏向哪个更合算呢?

这就得视每个人自身的情况而定了,以你对自己的了解,来给自己一个相对较合适的社交定位。每个人的进步都同时需要这两种行为,只是各人的比例不同。偏向哪个,取决于你认为自己更适合做资源掮客,还是孤独的专注者。

选择资源掮客这条路的人,就要努力向平台化靠拢,重心在于理顺资源之间的交易价值和可应用范围。专注这条路的你,只能将小部分精力用于交换价值以外的自我价值提升,目的也只在于获取更多更高价值的可交换资源,将平台做大。

注意,将平台做大这件事仅仅是扩展资源交换的可能性,而不是工作的核心,你的专注核心永远应该在创新资源的交换方式上。什么叫掮客?能联系双方的才叫掮客,而不是你单向认识了一群牛人就行了,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将素材组合到一起,这才是资源掮客的核心。

选择孤独的专注者这条路的人,社交就不该是你的工作重心了,基本能推的社交要全部推掉,别怕得罪人,因为对你而言,绝大多数人除了浪费你的时间外,毫无价值可言。你要将几乎所有可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专注自己的进步,只能分出一小部分到节骨眼儿的必要交换上,只是为了提升进步效率。

这里有个例子,就是乐视的创始人贾跃亭。贾跃亭就是一个典型的孤独的专注者,莫看他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其实他的社交比例非常小,不过他很懂社交。曾经有人说,如果一位你认为“值得交往”的朋友夸你的新车漂亮,“慷慨”的你也许会把车借给朋友开几天,而贾跃亭会直接送给他。

对于孤独的专注者来说,社交的比例小而关键,但正是因为平时节省了社交时间,所以在精益求精的社交上才需要有魄力拿出更多的交换价值。这是代价,只要在同等时间内,因专注于进步上的产出高于同等时间在社交上获得的交换价值,这条路于你而言就是更有效率的,反之亦然。

当你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社交定位,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犹豫都有了决策依据,这会大大提升你的时间使用效率。

所以请不要再瞎忙活了,社交并没有错,前提得有效。

可以选的话,先付出

大部分的有效社交,都是对等社交,这并没有问题。但在对等社交中,还是存在一个先后的问题。从小到大,父母、老师、同学、领导、同事,哪怕是恋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要想不吃亏,就要做被动的一方。

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在双方底牌并不十分清楚的前提下,主动付出的一方往往是盲目的,他先将自己的筹码摊了出来,或者先让你受益,然后交给你选择。而被动的一方则更有针对性,可以根据是不是划算来选择应对或者不应对,自然就很难吃亏。

这事在社交上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很多人认为是,也是这么干的,所以要提醒一下,其实这些人都是吃了大亏的。

在社交上,先付出的人看起来似乎也是风险很大的。万一得不到回报怎么办?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不过他们可能忽略了一个变量,那就是数量。从单个社交来看,主动的一方也许并不占便宜,但从总量来看,单个乘以数量才有意义。于是,在数量巨大的情况下,在单个上的盈亏只要不是太离谱,就不会有什么统计意义。

事实上,只要你挑选的社交对象跟你自身拥有的资源基本匹配,多数时候都是能获得等价回报的。理由就是,多次博弈的收益稳定性肯定高于单次博弈。于是,在明显跟你博弈不会太吃亏的情况下,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回报你,从而跟你建立起长期互利的关系。

坚持不主动付出的人,也许他在单次博弈中从不吃亏,但由于跟他博弈的人数量并没有那么多,因此收益的总量也就并不大。

所以看到这里,你就应该知道了,我们在对等社交中不仅要主动付出,而且要狠狠付出,让更多的人多多受益,先于你受益,那么很多时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运降临。

其实再想想,这是天赐的“好运”吗?这分明就是践行方法论的人为啊。

在线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