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外国文学 > 上流法则 > 注释

注释

[1] 约瑟夫·雷蒙德·麦卡锡(1908—1957),美国政治家,生于威斯康星州,美国共和党人,狂热极端的反共产主义者。
[2] 裘德,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无名的裘德》里的男主人公。
[3] 鲍厄里街,纽约市的一个街区,是醉鬼和流浪汉云集之地。
[4] 好撒玛利亚人,基督教文化中一个著名的口头语,意为好心人、见义勇为者。
[5] 西奥多·罗斯福,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泰迪为爱德华或西奥多(Theodore)的昵称。
[6] 返校节是美国中西部小城镇尤为盛行的传统。大中小学校都会在每年的秋天选一个周末,招待校友返校,有选美、篝火晚会、舞会、彩车游行等活动,并由所有学生投票选出品学兼优、人缘好且外表出色的学生为“返校节王”和“返校节女王”。
[7] 范德比尔特家族,科尔内留斯·范德比尔特(1794—1877)是美国运输促进者和投资者,从铁路运输和航运中积累了大量资金,他的后代涉及金融、铁路等多个行业。该家族在北卡罗来纳州的阿什维尔建起比尔特摩,为美国最大的私宅。
[8] 洛克菲勒家族:美国石油大王。
[9] 伊迪丝·华顿(1862—1937),美国作家,其作品含有对纽约社会的微妙讽刺,如《欢乐之家》和悲剧性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
[10] 摩西,《旧约》中希伯来人的先知和立法者,曾率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
[11] 保罗·里维尔(1735—1818),美国银匠、雕刻师及美国革命英雄。在一七七五年四月十八日,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之战前,他进行了著名的午夜骑行,以通知当地殖民军英军即将到来。
[12] 马克斯兄弟,美国喜剧演员家族,跟卓别林同一时期。包括格劳乔、奇科、哈泼、季波。他们受人喜爱的电影作品包括《马羽毛》和《鸭子汤》。
[13] 约翰·福特(1894—1973),美国电影制片人,因执导《告密者》《愤怒的葡萄》《青山翠谷》及《沉默的人》而获奥斯卡金像奖。
[14] 科拉·波特(1891—1964),美国著名音乐家,他创作的许多歌曲都是百老汇的经典。
[15] 原文为The Quick Brown Fox。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中译为“敏捷的棕毛狐狸从懒狗身上跃过”),是一个著名的英语全字母句,常被用于测试字体的显示效果和键盘有没有故障。
[16] 金吉·罗杰斯(Ginger Rogers,1911—1996),美国电影演员、舞台剧演员、舞蹈家、歌手,以和弗雷德·阿斯泰尔的合作最为知名。罗伊·罗杰斯(Roy Rogers,1911—1998),美国西部影片,被称作“牛仔之王”。巴克·罗杰斯为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想象的太空玩偶。
[17] 埃米莉·波斯特(Emily Post,1872—1960),美国礼仪专家,著有《礼仪:社会用途蓝皮书》(1922),并为受欢迎的辛迪加报纸撰写专栏。
[18] 玛塔·哈丽(Mata hari 1876—1917),荷兰女间谍。一九〇五年之后在巴黎做职业舞蹈演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公然为德国从事间谍活动,后被法国逮捕审讯并判处死刑。
[19] 纳蒂·班波,美国作家费尼莫尔·库珀系列小说的主人公,美国文学中西部牛仔的早期形象。
[20] 达里尔·扎努克(Darryl F.Zanuck 1902—1979),美国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三次获奥斯卡金像奖。
[21] 阿迪朗达克,美国国家公园,也是美国最大的荒野,几乎与比利时的面积相等。
[22] 原文Flapper,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女性的潮流,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些年轻的中产女性不再穿着束胸衣,而热衷于中性的着装风格。弗莱珀尔女孩通常抽烟、喝酒、开车、化浓妆,常常晚上外出跳舞到凌晨,对性开放,从各方面挑战社会的传统。
[23] 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1794—1877),美国航运与铁路巨头。
[24] 拉比,指犹太教宗教领袖,通常为主持犹太会堂的人、有资格讲授犹太教教义的人或犹太教律法权威。
[25] 密斯·凡·德·罗(1886—1969):德裔美籍建筑师,被认为是国际风格的创立者。他所设计的钢制框架和玻璃大厦包括纽约市的西格拉姆大厦和芝加哥的联邦中心。
[26] 这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1887—1965)的观点,他认为,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孕育情感的机器。
[27] 出自伍尔夫作品《到灯塔去》。
[28] 出自海明威作品《有的和没有的》,原名为To have and have not,一译《有钱人和没钱人》。本章标题亦源于此。
[29] 斯图尔特·戴维斯(1892—1964),美国艺术家,常把爵士乐节奏引入他色彩鲜明的油画中。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深受立体派的影响。
[30] 唐璜,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风流贵族,为许多诗歌、戏剧和歌剧的男主角。
[31] 这里指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或1757—1804),美国政治家,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他建立了国家银行和公众信用贷款制度。在与他的政治对手阿伦·伯尔的决斗中受到致命的伤害。
[32] E.M.福斯特(1879—1970),英国著名作家,他的一些作品中有同性恋内容,下文提到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他的一部长篇小说。
[33] 莫比·迪克,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的长篇名著《白鲸》(1851)中的白鲸名为莫比·迪克。
[34] 马特峰,位于瑞士,是阿尔卑斯山最后一个被人类征服的著名险峰。
[35] 原文为Abandon Every Hope,但丁的《神曲》中,通往地狱之门警告牌上的语句。
[36] 坦慕尼派前身是成立于一七八九年的圣坦慕尼公会,开办之初是社会慈善团体,不过很快便带上了政治色彩并改组为政治组织。后来发展成美国最重要的政治结构形式。南北战争后,坦慕尼派在选举中采取欺骗、贿赂和勒索的手段,卷入一系列丑闻。它对纽约乃至美国的巨大影响力,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式微。
[37] 乔·路易斯(1914—1981),美国职业重量级拳击手,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重量级拳击手之一。
[38] 保罗·塞-尚(1839—1906),法国画家,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39] 弗雷德·阿斯泰尔(1899—1987),美国电影史上最耀眼的舞蹈明星。
[40] 格特鲁德·斯泰因(1874—1946),美国作家与诗人,但后来主要在法国生活,并且成为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艺术的发展中的触媒。
[41] 彩虹厅,位于洛克菲勒中心顶层的餐厅。
[42] 约翰·辛格·萨金特(1856—1925),美国画家,尤以优美的肖像画和水彩风景画出名。
[43]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英国作家,他以描写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生活和境况而出名。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双城记》以及《大卫·科波菲尔》。
[44] 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里的主人公。
[45] 皮普是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里的主人公。这里其实是借他指书。
[46] 威廉·莫里斯(1834—1896),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领导人之一,世界知名家具、壁纸花样和布料花纹的设计者兼画家。
[47] 罗伯特·摩西(1888—1981),被称为二十世纪中期纽约市、长岛,以及纽约州西彻斯特郡的总规划师。
[48] 在西方,有只在带“R”的月份才吃牡蛎的老规矩,集中在秋冬季,比如九月(September)、十月(October),十一月(November)等。
[49] 夏尔丹(1699—1779),法国画家,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50] 原文为法语。
[51] 原文为法语。
[52] 原文为Twenty Pounds Ought&Six,语出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年收入二十英镑,如果每年花销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果是幸福。年收入二十英镑,如果每年花销二十英镑六便士,结果是痛苦。”
[53] 乔治·桑塔亚纳(1863—1952),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和作家,主要以关于美学、道德、精神生活的理论著作出名。
[54] 亨利·詹姆斯(1843—1916),美国作家和评论家,他的作品一般涉及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对立,对十九世纪末美国和欧洲的上层生活有细致入微的观察。
[55] 约翰·恩斯特·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获一九六二年诺贝尔文学奖,最著名的作品是《愤怒的葡萄》。
[56] 契诃夫的著名话剧《樱桃园》里的人物。
[57] 这段译文引自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卷一第3页第3段,译文引自杨周翰翻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三月第一版。迪奇所背诵的这一部分与原文有出入,疑为他记忆有误。
[58] 原文为法语。
[59] 阿斯特夫人,其夫约翰·雅各·阿斯特(1763—1848)是德裔美国皮毛商和资本家,是他那个时代美国最富有的人。
[60] 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1883—1939),美国男演员,因在无声电影例如《罗宾汉》(1922)中所扮演的轻率浮夸之徒而闻名。
[61] 哥谭镇,纽约市的别名。
[62] 《时尚》(Vogue),成立于一八九二年,是广受尊崇的一本综合性时尚生活杂志。内容涉及时装、化妆、美容、健康、娱乐和艺术等多方面。
[63] 塞-尔达·菲茨杰拉德,美国著名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妻子。
[64] 约翰·巴里摩尔(1882—1942),美国著名演员,人称“伟大的形象”,在舞台上扮演过哈姆雷特和理查三世,出演过很多部影片,包括《晚餐八点》(1933)。
[65] 这句话出自伊斯兰教的一个故事,说先知穆罕默德有一次指着远处的大山对信众说,他可以令这座山移到他面前,结果山并未移动,穆罕默德便对众信使说,“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自己走到山那边,比喻不能按意愿办事时,就屈从和迁就。
[66]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开头女巫甲之话。引自朱生豪译文。按原文意思将“姊妹”改成“我俩”。
[67]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开头女巫乙之话。引自朱生豪译文。
[68]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1785—1851),海地裔美国鸟类学家及艺术家。
[69] 邦尼和克莱德,邦尼·帕克(Bonnie Parker,1910—1934)和克莱德·巴罗(Clyde Barrow,1909—1934)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鸳鸯大盗,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中部多次犯案,其中克莱德至少杀害了九名警察。一九三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两人遭路易斯安那州警方伏击身亡。
[70] 安妮·奥克莉(1860—1926),美国女神枪手,是鲍福勒·比尔的西部野外演出会上的明星人物。
[71] 怀亚特·厄普(1848—1929),美国西部警官,曾参加过一八八一年亚利桑那州汤姆斯通市欧卡可拉的著名枪战。
[72] 原文为法语。
[73] 拉什莫尔山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因山顶的四尊美国总统巨像而闻名。四位总统分别为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
[74]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是由美国图书馆专家梅尔维尔·杜威发明的,对世界图书馆分类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在美国,几乎所有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都采用这种分类法。
[75] 《草叶集》是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1802—1892)的代表作。
[76] 克拉克·盖博(1901—1960),美国演员,因其在《一夜风流》(1934)中的表演而获得奥斯卡奖。
[77] 克劳德特·科尔伯特(1903—1996),美国女演员,因其扮演的喜剧角色而闻名。她的经典影片包括《一夜风流》(1934),她因此获奥斯卡奖。
[78] 贝蒂·戴维斯(1908—1989),美国女演员,以《女-人女-人》(1935)和《红衫泪痕》(1938)获得奥斯卡奖。
[79] 原文为西班牙语。
[80] 后湾区是美国波士顿上层阶级的住宅区。
[81] 原文为法语。
[82] 比利·霍利迪(Billie Holiday,1915—1959),美国爵士乐坛的天后级巨星,其音乐与人生都极其苦涩。
[83] 赫尔克里·波洛,比利时人。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大侦探。
[84] 本译文引自《瓦尔登湖》,梭罗著,杨家盛译,天津教育出版社二〇〇四年版。
[85] 费尼莫尔·库珀(1789—1851),美国作家,主要因其描写印第安人和边疆居民的作品《皮袜子故事集》而受到推崇。
[86] 玛琳·黛德丽(1901—1992),德裔美国女演员和歌星,因在电影《蓝天使》(1930)中扮演一名声音-yin-荡的荡妇而首次闻名于世。
[87] 卡吕普索,希腊神话中的海之女神,她将奥德修斯困在她的俄吉吉亚岛上七年。
[88] 《利未记》和《申命记》分别为《圣经·旧约》中的一卷。
[89] 《人性的弱点》(1936)为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的经典作品。该书原名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90]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是西方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品。
[91] 乔万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罗(1696—1770),意大利画家,他对透视、光线、色彩和构图有杰出的掌握,创作了一大批世俗和宗教作品。
[92]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1822—1903),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和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纽约中央公园为其代表作品。
[93] 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1793),法国王后,路易十六之妻,生性奢侈,对人民大众的呼声无动于衷,声名狼藉,后被革命法庭处决。
[94] 取自镌刻于自由女神像基石上的犹太诗人埃玛·拉扎勒斯的十四行诗《新巨人》。
[95] 原文为意大利语。
[96] 原文为拉丁语。
[97] 这段话引自《圣经·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11。
[98] 波士顿倾茶事件,又称波士顿茶党事件,是发生在一七七三年十二月十六日的政治示威。因对英殖民当局征收茶税及对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不满,波士顿当地居民扮成印第安人潜入港内英船,将船上大量茶叶倾入海内。事发后英国和北美殖民地间的冲突扩大,最终引起著名的美国独立战争。
[99] 原文为法语。
[100] 埃玛·戈尔德曼(1869—1940),苏俄裔的美国人,她是二十世纪早期非常活跃的激进派,不但是女权运动的支持者,也是男女平等的倡导者,是一位在年轻人中有很高知名度的无政府主义者。
[101] 爱德华·霍珀(1882—1967),美国画家,以其质朴和现实主义的风格而闻名,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周日清晨》和《夜鹰》。
[102] 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1848—1933),美国艺术家,蒂芙尼珠宝公司的创办者查尔斯·蒂芙尼之子,以制造装饰性玻璃而闻名。
[103] 美第奇家族,中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家族,以经营毛织业起家,出了两位教皇。16世纪,该家族曾大力赞助文学艺术,使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之一。18世纪,家族衰落。
[104] 阿特拉斯神,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被宙斯降罪用双肩支撑苍天。
[105] 爱洛绮丝,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1761)中的人物,启蒙时期法国著名作家让·卢梭(1712—1778)的代表作。
[106] 莫莉·布卢姆,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中的人物。
[107] 原文为Where He Lived and What He Lived For,系化用了《瓦尔登湖》第二章的标题Where I Lived, and What I Lived For。
[108] 勒内·马格里特(1898—1967),比利时画家,其超现实主义作品往往从意想不到的或令人难以置信的角度来描述普通事物。
[109] 赫伯特·胡佛(1874—1964),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1929—1933)。
[110] 寄生于树上的植物,在英美常被用来做圣诞节时的装饰品,传说在其下接吻可带来一年的好运。
[111] 节礼日,原文boxing day,指圣诞节次日,这天雇主应送礼物给雇员。
[112] 出自本书开篇引用的那段《圣经·马太福音》,“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113] 盖伊·阿尔贝特·伦巴多(1902—1977),加拿大裔美国乐队指挥。
[114] 卡里·纳辛(1846—1911),美国禁酒运动的激进分子,在美国颁布禁酒令前常以涂鸦行为反对饮酒。
[115] 欧文·柏林(1888—1989),俄裔美国歌曲作家,写了包括《亚历山大的爵士乐队》《白色圣诞》在内的一千五百多首歌曲以及一些音乐喜剧。
[116] 贝拉·卢戈西(1882—1956),匈牙利裔的美国演员,在三四十年代主演了一系列恐怖电影,以在许多电影如《德拉库拉》(1931)中扮演吸血鬼德拉库拉伯爵而出名。
[117] 奥利维娅·德·哈维兰,美国著名影星,曾获得金球奖,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在线阅读 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