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经济学书籍 > 世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 > 第一章 世界上没有不懂经济的富人,也没有懂经济的穷人 > 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银根紧缩

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银根紧缩

1438年,在南京,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200多年后的1644年,努尔哈赤领导清军推翻了盛极一时的朱家王朝。一个根基稳固的王朝在不长的时间里被灭领导清军推翻了盛极一时的朱家王朝。一个根基稳固的王朝在不长的时间里被灭亡,其中的原因必然不少。比如,统治者的腐败,天灾导致民不聊生从而引发的农民起义,--奸-臣、宦官专政等。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经济方面的危机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可以说,这是大明王朝走向衰亡的罪魁祸首。
明朝中后期,由于统治者实行了开放的政策,使得很多沿海的城市成了商品的集聚地。在此时,各种时机都已经成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等富庶的地区都有了家庭作坊式的店铺。在此时,对外贸易的扩大化使得国内生产日益专业化、市场化。这虽然是好事,但其中也隐藏着危机:粮食生产的区域化、市场化可能会造成、加剧粮食危机,如果这个地区不种植粮食,粮食生产风险就是巨大的。
在当时,统治者没有发行纸币,而是使用白银、黄金、铜作为流通货币,但是中国不盛产贵金属,所以一直以铜币作为流通货币,至于白银与黄金则是一直依赖进口。由于当时中国的出口业非常的发达,大量的瓷器与茶叶都销往到欧洲,所以大量的白银也流入到国内来,越来越多的白银就使得白银的产量供大于求,白银的价格也就随之变低。但是到了明朝后期,由于当时赖以生存的白银产地美洲出现了产量降低的状况,所以流入到中国的白银数量减少,而社会的上层人士,沉迷于满洲产的“人身、鹿茸、貂皮”等东北三宝,使得大量的白银都流往满洲,国家的财政由此短缺,后来发生了农民起义,满洲也过来夹击,国内并没有多余的财政支出去打仗,所以便很快在战争中溃败。不久,辉煌了200多年的大明王朝也灭亡了。
明朝灭亡的原因在现代社会还是具有重要启示的,导致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因为当时的银根紧缩。
银根指的是市场上货币周转流通的情况。紧缩银根也就是市场需要货币少而实际流通于市场的货币量过大,国家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的措施。

在明朝中后期,由于美洲的产银量变低,所以中国的白银进口量也就随之减少,但是当时社会上对于白银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当时的达官贵人都比较喜欢用白银来购买“人身、貂皮、鹿茸”等东北三宝以此来炫富,使得大量的白银流到满洲去,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却非常的少。当时并没有发行纸币以此来缓解这样带来的危险,所以后来出现战争的时候,政府就没有足够的钱去提供给军队打仗了,就是因为当时的银根紧缩这个现象,使得明朝在经济上跌了重重的一跤。
提及银根紧缩的重大影响,一是影响宏观经济,间接影响股市;二是影响股市的资金供应;三是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最后对银行类等上市公司的经营有影响。
对于出现了银根紧缩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有如下的几点对策:一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二是提高央行基准利率;三是调高再贴现率;四是卖出国债或外汇。
货币是指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做是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在 线阅DU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