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励志书籍 > 先发影响力 > 06 语言联想 文字和图像

06 语言联想 文字和图像

在&思想观念这个领域,没有哪个概念是孤零零地冒出来的。每个概念都通过一套共同的联想系统,存在于相关联的网络当中。一直以来,许多科学家都为与“连接”有关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着迷,包括大脑神经元、轴突、树突、突触、神经递质等。不过,这许多人中不包括我。我对这些神经加工的内部运作没有太大兴趣,反而更关心它们带来的外部结果,尤其是,用什么样的措辞进行沟通能改变人类的评价和行为。

不过,对像我这样喜欢琢磨沟通中的影响力的人来说,心理活动的神经基础引出了一点重要的启示:大脑的运作从根本上源自联想。正如可以把氨基酸说成是生命的积木,这里,也可以把联想说成是思维的积木。1

在各种影响力培训项目里,我经常听到教官提醒学员:要说服他人接受信息,就必须使用能控制对方思维、观念或情绪反应的语言。以我之见,这话有一部分是对的。说服别人,就是运用语言,将对方的心理联想引导到我们的信息上。他们的思维、观念和情绪反应,正是在加工这些联想的过程中产生的。

最近有一个研究项目,旨在解答如下问题:运用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直接点明了有效信息的含义。在不懈追问这个问题的研究群体里,著名心理语言学家居恩·谢明(Gün Semin)是领军人物。在我看来,他的结论可归结为:运用语言的主要目的是将听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现实的某一点上。一旦完成,听众对这一关注点的联想就将占据上风,从而左右人的反应。

就说服而言,这种说法似乎很有开创性。我们不应再把语言主要看作传输机制,是沟通者传递概念的手段。相反,我们应该把语言主要视为影响机制,是诱导信息接受方认同概念,或根据它做出行动的手段。举个例子,我们在描述自己对电影的评价时,与其说是在向他人解释自己的立场,倒不如说是在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立场。我们运用语言,引导对方把思路转向对我们有利的领域,这些领域里有着有利于我们观点的联想,从而使我们得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特别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员找到了推动注意力转向某一领域的语言机制。它们包括:将注意力吸引到情境中某一特点上的动词,将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他人特征而非行为上的形容词,强调现有关系的人称代词,为阐释某一事态提供特定框架的比喻,跟想要他人产生的观念相关联的特定字眼。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机制里最简单的一种,也就是最后一个。

在线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