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隐性逻辑 > 17 为什么要先行动再提问?

17 为什么要先行动再提问?

让我们来看一个试验。参加这个试验的人要用5分钟找出解决方法。

任务:用图中6个相同长度的木条,组成4个等边三角形。

参加试验的120个学生中,有95%的人给出了下面这个答案:

很遗憾,这个答案不正确(正确答案见本节结尾)。

但是,参试者找不到其他的解决方法。因为,他们不能从第一次找到的解决方法中抽离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烙印”。

对于大脑来说,问题已经解决了,为什么还要回过头来重新开始思考呢?直觉型问题解决者倾向于,通过可以让我们感觉达到新状态的步骤来解决问题,这个新状态明显要比初始状态更接近目标。这个方法被学术界形容为“登山”。简单来说,就是先行动再提问题。通常,我们倾向于大幅减少初始状态和目标之间的差别。这取决于工作记忆的限制:一大步消耗的资源要比很多小步消耗得少。

再看下面的试验。

塔楼试验

现在,A上有3个垫片。目标是将所有垫片按照相同的顺序挪到在C上。此时,需要注意3条简单的规则:

(1)垫片只能放在A、B或者C上。

(2)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垫片。

(3)大的垫片不能放在小的垫片上面。

这一试验要求参试者先在脑中演练,然后行动。如果增加难度,给出4个或者5个垫片,那么参试者的大脑就承受不了了。他们无法顺利从“3个垫片版本”进入到“4个垫片版本”或“5个垫片版本”。

A解决方法:“方法—目标—分析”

电脑是一个杰出的问题解决者。当然,它也是一个问题制造者。但是问题不在它,在于SISO系统:单输入,单输出。从A到Z,即从初始状态到目标,借助了清晰的规则、公式和过程,很快就能给出答案。

但是,我们的大脑不喜欢这个方法。认知心理学家迈克尔·爱特伍和彼得·波尔森表示,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只思考前几步,就会对这个步骤的质量进行评判:它可以让我们多快达到目标,而不是去想:这个步骤对整体关联的意义有多大。

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之父艾伦·纽厄尔及其同事赫伯特·西蒙在计算机编程基础上发明了“方法—目标—分析”。这个方法的吸引人之处在于:非常简单的递减方法。它让复杂问题逐步变得简单,将“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那么,这个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起作用呢?

比如说,你想带家人去剧院,从家里(A)去剧场(Z)。

你的解决方式(方法):开车去。

准备开车的时候发现车不能启动了,因为电池坏了,但是车库里有一个备用电池。

下一个目标:怎么把备用电池装到汽车里?汽车修理厂的人可以。

下一个目标:联系汽车修理厂。需要用手机联系。

下一个目标:拿出手机打电话。

以此类推。

三角形问题的答案

6根木条如何组成4个等边三角形的解决方法:组成一个三维锥体。

在线阅读网免费看书: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