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经典名著 > 自卑与超越 >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母亲的作用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母亲的作用

自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上,他所有行为就都是为了和母亲建立联系而做的。在最初的几个月中,母亲在他生命中的地位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他完全依赖母亲。这是他开发合作能力的最初环境。孩子最先接触的人是自己的母亲,母亲也是他除自身之外最感兴趣的人。母亲是将孩子与社会相连接的第一条纽带。孩子如果无法和母亲(或者其他可以代替母亲角色的人)建立关系,必定走向灭亡。

孩子与母亲之间的这种联系不仅亲密,而且意义深远,以至于我们无法区分出哪些性格是遗传因素。可能原来的遗传性格也在母亲的影响下得以改变了。孩子的所有潜能都会受到母亲的影响。一般来说,母亲的技能就是指她与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让孩子与自己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没有固定的模式。每天的情况都会不尽相同,母亲必须在这些方面将自己的观察力和理解力传与孩子,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母亲真正关爱自己的孩子并希望得到孩子的爱,还想保障孩子的利益时,这种技巧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我们可以从母亲的所有活动中看到她的态度。母亲有着各种和孩子亲密接触的机会,比如抱孩子、与他谈话、给他洗澡、喂他吃饭。如果她对这些事不熟悉或者没有兴趣,就会显得很笨拙,孩子也就不会对她产生兴趣。如果母亲从不去给孩子洗澡,孩子就会觉得洗澡是很令人厌烦的事。这样,母子之间就不会有一种和谐存在,孩子还会想着远离母亲。所以,母亲把孩子放-上-床的方式、制造出的声音以及她所有的行为动作都应该很有技巧。母亲要懂得照顾孩子,并让他学会独处,还要为他考虑空气、室温、营养、睡眠、生理健康和卫生清洁等方面的因素。她时刻都在给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喜欢她或者讨厌她、亲近她或是排斥她。

其实做好母亲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任何技巧都是对兴趣进行训练的结果。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做母亲的准备。比如,我们观察女孩对弟弟妹妹的态度,看她们对于婴儿的兴趣,或者从对母亲所做之事的关注程度就可以看出。对待女孩和对待男孩的教育态度应该不同,因为他们未来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如果想让一个女孩以后成为合格的母亲,那么从小就要培养她的为母之道。让她主动接受母亲这一角色,并让她感受到做母亲的乐趣和意义,让她在以后不能因为无法承担起母亲的责任而失落。

但是很不幸,在西方,这种为母之道的培养并未得到重视。如果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男孩自然会比女孩受宠,那么女孩就不会喜欢自己做母亲的角色,因为谁都不想居于人下。当她们结婚后,同样会对生子产生厌恶感。她们并不想要孩子,对孩子也没有特别的期待,因为她们并不觉得做母亲是一件伟大且有创造性的事情。

这也许是社会中的一大问题,但是很少人去想解决的办法。人类社会与女-人的为母之道是分不开的。无论何时,女性也不能被看成低人一等。我们常常发现,男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把家务活看成仆人才做的事,他们认为自己做家务是很丢人的事。其实,做家务应看作是女性的一大贡献,而不是身份卑微的一种表现。

如果一个女-人对做家务兴趣浓厚,并且认为自己的作为可以给家人带来轻松和快乐,那么她就会认为家务活和世界上的其他活一样重要。反之,如果女-人认为家务是下人干的活,是身份低贱的一种表现,他们就会厌烦这种工作,并且还会为自己寻找种种借口,说男女是平等的,她们应该和男人一样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得到相应的待遇。但是,潜能是通过社会责任感得到发挥的,责任感让女性有了奋斗的方向,使女性可以不受限制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如果我们贬低了女性的价值,那么婚姻的幸福也就无从谈起了。如果女-人认为养育孩子是很低贱的事情,那么她绝对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照顾孩子上,更不懂得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技巧。而要想让孩子的人生有个好的开端,这是很必要的。那些不满足当好母亲角色的女性也有自己的目标,她们的目标与一般女性不同,她们将孩子和家庭看成一种束缚和累赘,只想做一些可以超越别人、证明自己实力的事情。在很多失败的案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母亲并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没有给她们孩子的人生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所有的母亲都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兴趣,那么她们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那么人类的发展将充满危机。

但是,如果某位母亲在养育孩子上出现了失误也不一定是她的错,因为她有可能受到很多事情的约束。这并不能将错归于谁,比如,母亲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不知道该怎样去培养孩子;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心情很压抑;她对周围的环境感到焦虑甚至对生活产生绝望的思想;如果母亲的身\_体状况不好,也许她想和孩子沟通合作,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好,根本无法为孩子提供有营养的食物、保暖的衣服、温暖的屋子。

其实,孩子的经历并不能为他的行为做指导,只有那些从经历中得出的经验才有着指导作用。我们在研究那些问题儿童时,常常发现他们与母亲之间有着很多矛盾,但是那些正常孩子的身上也会有这样的矛盾出现。让我们再次回到心理学的观点上来:性格并不是由固定原因造成的,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去实现某一目标,而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们形成了特定的人生观。我们不能说心理有问题的孩子一定会犯罪,我们还要看他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得了什么。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一位女性对于做好一个母亲的角色并不感兴趣,那么她和孩子都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和困难。一位母亲的本能是我们无法估量的,在很多研究中都表明,母亲对孩子保护的本能超过任何动力,即使老鼠和猴子也是如此。如果将性或饥饿的驱动力与母性的本能相比,那么母性将胜过一切。

这种动力与性无关,而是一种合作的精神。母亲常常将孩子看成自己的一部分,有了孩子,她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整体,才会感受到主宰自己生命的力量。我们几乎可以在所有的母亲身上发现这种感情,不论多少,即便她的孩子只是一件作品。在母亲心里,会认为自己就是造物主,看着一个个新生命在自己手中降生。拥有做母亲的欲望,是人类向卓越发展的一个表现。这个例子简单明了,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按照人类最深的情感去服务于社会和人类。

有的母亲将孩子看得过重,认为孩子可以完成她未完成的使命。她会想方设法让孩子依赖她,受她的约束。这样孩子就真正成为了她的一部分,永远无法分开。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村妇在75岁的时候还和55岁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后来,他俩同时患上了肺炎,之后母亲康复了,儿子却死在了医院。母亲得知儿子死去的噩耗时,说:“我知道自己很难将这个孩子养好。”在这位母亲的心里,自己应该为孩子的一生负责,从未想过让他独立生活。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母亲不能将母子之间的联系延伸,不让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合作,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母亲和别人的关系亦很复杂,所以她不应该只注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管从孩子还是从母亲来讲,都是如此。如果我们过于强调一个问题,另外的问题就会被忽视。母亲和丈夫、孩子、社会之间都有着某种联系,这三种联系是缺一不可、同等重要的,都需要我们冷静面对。如果母亲只注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对孩子过分宠爱,以至于惯坏,这样也会让孩子失去与人合作的能力。在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变得良好稳定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将这种关系延伸到父亲身上。可是,如果这位母亲对孩子的父亲都没有兴趣可言,那么孩子与父亲的这种关系就很难建立。之后,还要将这种关系扩大到周围的环境中,像别的孩子身上、亲戚和朋友中。所以,母亲的责任是双重的:首先她要让孩子有一个信赖他人的初次经历,然后要将这种信任延伸到整个社会。

如果母亲将孩子的目光只转向自己,那么以后孩子将很难接受甚至反感与他人接触的事情。他会一直依赖母亲,如果谁想从他母亲那里取得关爱,他必将与那人为敌,不管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还是自己的父亲。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会这样认为:“妈妈是属于我自己的,你们无权分享她的爱。”

然而,现代心理学却对此事有所误解。比如在弗洛伊德看来:男孩会有一种恋母情结,他们想和自己的母亲结婚,痛恨自己的父亲,甚至想杀死他。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所了解,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那些想寻求母亲关注而排斥他人的孩子身上有恋母情结的现象,但是这与性毫不相关,他们只想让母亲服侍自己,想让母亲成为自己的,不想让任何人与之分享。这种现象只在那些被母亲宠坏的孩子身上有所体现,他们认为除了母亲,自己不可能和任何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这样一些男孩,只和母亲保持着良好关系,所以他们也会将母亲看成自己的恋爱和婚姻对象。可是这只能说明在他们心中,除了母亲,没有任何人对他们言听计从,没有任何人与他很好地合作。所以,恋母情结是养育方式的错误。这是人为造成的,不能归结于与遗传有关的乱伦,更没有任何性欲的愿望。

一个只和母亲保有联系的孩子,只要脱离了母亲,就会出问题。比如,他去上学或者去公园时,会一直紧紧跟随着母亲。一旦母亲不在他身边,他就会很难过。他会利用各种手段,让母亲时时跟随他,让母亲全身心地关注他。比如:他会充当母亲情人的角色,装出一副柔弱无助的样子,博得母亲的同情;当母亲不能满足他心愿的时候,他就会大哭或者装病,意在告诉母亲他仍是一个需要照顾的孩子;他还可能大发脾气,与母亲争吵,目的仍是博得关注。这些孩子几乎都是被母亲惯坏的人,他们拼命地想赢得母亲的关注,又拼命地拒绝着任何与外界的联系。

有人提出,将母子分开,让保育员或收容所培养他们是补救母亲失误的良方,其实这种建议可笑至极。如果要找可以替代母亲角色的第二人选,首先应该像母亲一样,对孩子充满兴趣。事实是,孤儿院不可能搭建人与人沟通的桥梁,那里长大的孩子对他人没有任何兴趣。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对母亲进行训练见效更快一些。

曾有人对收容所的孩子进行过观察,结果他们的发育情况并不乐观。如果让保育员或修女单独负责照顾一个孩子,或将他们放在一个家庭里寄养,让他和养母的孩子们一起成长,结果发现只要养母倾情投入,他们的成长情况就会大为不同。此类孩子多是孤儿、私生子、弃儿,或是出自单亲家庭,如果让他们离开自己的父母,就要为他们找一个可以代替亲生父母的人对他们进行抚养。由此我们看出,母亲的关系和爱护是何等重要。

继母的处境常常很难,丈夫前妻的孩子往往与之为敌。但是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有很多继母做得非常不错。孩子在失去母亲之后,就会将自己的期望转向父亲,想从父亲那里得到像母亲一样的关爱;但是当继母来到家中时,孩子们就会觉得继母将父亲的爱抢走了,所以他们就会痛恨继母,并与她为敌。可是很多继母并不了解这种状况。所以继母将对孩子们的敌意表示反击,这样孩子们不但不会屈服,反而更加嚣张。在与孩子的交战中,继母永远不会胜利,因为孩子们即使失败了,也仍然拒绝与你合作。所以在这种争斗中,胜利者往往是弱小的一方。孩子们不想给予,你却偏要索取,这样你什么都不会得到。如果我们知道争斗解决不了关爱和合作的问题,这个世界就会减少很多无谓的压力和努力。

在线阅读 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