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不抱怨的世界 > 不抱怨的世界1 > Part 4 我们为何会抱怨

Part 4 我们为何会抱怨

我不希望别人多讨人喜欢,这样我就不用花时间去喜欢他们了。

——简·奥斯汀

抱怨的动机

你应当拥有一种健康、开放而且让彼此都满意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为你的梦想提供支持,为你选择的道路高声喝彩;那是一种坦诚、全无繁杂牵连的关系;是可以为你的精神增加营养、为灵魂补充肥料的关系。

可是在这种理想的关系当中,抱怨是不能存在的。

正如我们在之前章节中所讨论的一样,抱怨会延续消极行为,会带来分歧和不满。《男性健康》杂志(Men's Health magazine)2009年4月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一方经常处于抱怨或被抱怨的地位,那么他就更容易有出轨行为。科罗拉多大学的伊丽莎白·艾伦(Elizabeth Allen)博士,曾经就那些有结婚打算的情侣之间的沟通行为做过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衡量这些情侣未来忠诚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目前他们关系中积极和消极互动的比率,即积极互动越多,未来忠诚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抱怨会腐蚀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纽带,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抱怨一直都交织在他们的各种联系当中。人们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去抱怨别人。这种抱怨不但会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会伤害关系中的人们。密苏里州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那些经常抱怨父母、老师及兄弟姐妹的青少年女孩,患抑郁症的概率更高。

罗宾·柯瓦斯基博士曾在1996年的《心理学报》(Psychological Bulletin)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很多抱怨反映的都不是人们对某个事物或人的真实态度。人们只不过是想借由这种抱怨引导出一定的人际反应。而这些“人际反应”可以简单地按照首字母缩写方式记忆为G.R.I.P.E,即:

Get Attention:寻求关注

Remove Responsibility:推卸责任

Inspire Envy:引人艳羡

Power:操纵力

Excuse Poor Performance: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而这五个首字母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新单词GRIPE——抱怨。

当你听到自己或别人在抱怨时,试着去找出这种行为的潜在动机。问问自己:“他们需要什么,又想要得到什么呢?”你会发现,通常人们抱怨,是在试图让自己的社会或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只不过这种尝试被错误地以抱怨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再问问自己:“那么这种抱怨又能归结到这五个范畴中的哪一个里呢?”我们都是复杂的心理生物,因此,你会发现,一个抱怨可以同时适用于若干个范畴。

Get Attention:寻求关注

“嘿!快来注意我呀!”——我们的脑门都应该纹上这几个字。得到别人的关注是每个人都有的愿望。每个人都需要同他人联系,并且通过别人的关注来确认这种联系。正如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创始人玫琳凯·艾施(Mary Kay Ash)女士所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和性更为人们所需——认可与赞美。”

有一次,我给一些来自加拿大政府的代表们做演讲,之后又被安排出席一场图书签售活动。因为参加活动的人数太多,我之前的赞助商就没有承办这次签售会、而是介绍了一家加拿大书店来主办这次活动。这家店隶属于加拿大一家知名的图书连锁公司。活动还没有开始,我就和这家书店的经理皮埃尔(Pierre)聊了一会儿。

“你们店经营得怎么样?”我问。

“很好!”皮埃尔说,“我们店的业绩一直都比公司旗下其他的店好很多。如果按单位面积的销量来计算,每平方英尺要比其他店多卖1~3本书。”

“你们店的位置肯定很好。”我说。

“不,位置一点也不好,很偏僻。”

“那你们店在高档社区吧?”我问。

“不是,我们店周边的经济环境很一般。”

我有点迷茫了。“那你们是怎么做到比公司其他分店多卖出那么多书的呢?”

“这是因为我们对待顾客的方式不一样。”皮埃尔说,“如果一位顾客和我们员工的距离在3米之内,那么员工就要和这位顾客打招呼。不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式,就是‘嗨’‘你好’之类的话。”

“就是因为这样?”我问。

“是的。有的顾客来我们店里,被我们的员工问候了16次,这都是很平常的事。”

“16次?”这真让人难以置信。“你们这么热情,会不会让顾客觉得你们要向他们推销什么东西呢?”

皮埃尔笑了,很友好,也很真诚——虽然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觉得我很天真。“鲍温先生,”他说,“我们就是在向他们推销东西,我们是一家书店,顾客到我们店里来也肯定是想买些什么。我们只不过是给了顾客一些每个人都很渴望的东西,把这个过程变成一种愉快的经历罢了。”

“给了他们什么?”我问。

“关注!”埃尔说道:“人们都希望得到认可。那些顾客在别的店里可能没有受到过这种招待,而在我们店,店员会问候他们,跟他们说声‘你好’。我们不是要把书硬塞-给他们,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跟顾客打招呼,是想让对方知道我们一直在关注着他们。这样,顾客会觉得自己很受重视,所以他们就会从我们这儿多买些书。”

“人多势众、人多保险。”你早就听说过这句话了。人类是一种群居动物,我们需要有人来告诉我们,我们属于他们的团体,为他们所认可。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人们很难终结一段不健康关系的原因。和某个人在一起,可能会很痛苦,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还是有一种归属感,有个“落脚”的地方。而且我们会觉得,总比自己孤单一人好。

DNA里的一些东西在告诉我们,要把自己和其他人联系在一起。只有和别人在一起,我们才会觉得安全,内心才会感到安稳。那么我们怎样才知道别人已经接受我们了呢?这时,就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关注。

我们曾说过,同他人的关系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一种必需。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陌生人一起乘电梯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我们和他如此接近,可是彼此间却没有任何关系。我们还没有承认他,而他也没有承认我们。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建立一种联系,而大多数人都会动用一切能想到的方法,去搭建一座桥梁。通常,他们会用抱怨,会就天气发表一段负面的评论(“嘿,伙计,这雨还能停吗?”)或者就当地的一些职业球队发两句牢骚(“老兄,巨人队昨晚都把咱们这搞臭了吧?”)试图承认对方并引导出一种回应。对话不需要太深入,也几乎不会太深入。这时,紧张的气氛就被打破了,彼此间的联系也建立了起来,双方都得到了承认。

很多想挑战自己、让自己变得“不抱怨”的人都曾发现,他们和家人、朋友的相处变得有些困难了。因为这些人早已习惯了用消极的陈述展开一段对话,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他们会抱怨工作,抱怨孩子的行为,抱怨他们的健康状况、天气、政治……总之,有那么多东西可以抱怨。这简直成了吸引别人关注的默认模式,不管他们在说什么,想要传递的真正信息都是:“嘿!快来注意我呀!”

著名作家乔·维塔尔(Joe Vitale)告诉我,在知道了人们喜欢用抱怨开始一段联系的倾向之后,他设计出了一种“破冰”的全新战略。“我会去赞美他们,”他说,“不一定非要去赞美什么大的东西。我曾经也在电梯里遇到陌生人。那天外面正在下雨,那个人就站在我旁边,手里拿着一把挺漂亮的雨伞。我就跟他说,他那把雨伞很漂亮,我很喜欢。那人笑了,而在剩下的时间里,我们一直都在讨论这把雨伞——它很漂亮、很好看。直到分开时,我们都很愉快,觉得能够认识彼此是件开心的事。我不用抱怨的方式也能成功地开启一段对话,开始一段关系。”“电梯坚冰”(elevator ice)也能被热情融化,这比起费时费力的抱怨不是好很多吗?

不管到什么时候,赞美别人都不会错。如果你几乎不认识对方,或者你们只是工作上的关系,那么你最好针对一些物质性的东西(比如,这个人的鞋子、公文包、手机等)发出赞美。不要去赞美别人的身\_体特征。对别人的身\_体和其他一些很私人的东西的赞美,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一些评论,比如,“多漂亮的耳环呀!”或者“这双鞋真不错,你在哪儿买的?”都会让别人感觉你毫无恶意。当然,你也要确认自己在说这些话时真的毫无恶意,不具任何威胁性。要保证你不是在巧妙地去打击别人,除非你已经做好了收拾残局的准备。

对别人行为的赞美也很受欢迎。“你总是那样热情地微笑,整间屋子都被你照亮了。”不仅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你在关注他,还会加强他的这种行为,让他更有可能去重复这种被你赞美了的行为。“你总是这么守时,这是我欣赏你的地方。”也是个很好的例子。赞美一定要真诚,要发自内心,不然别人会觉得你是挖苦和试图控制他们。

当然,对于那些和你关系亲密的人,你可以也应当更自由地去赞美他们。哪怕你的爱人穿了一套你已经看过几十次的旧衣服,只要你觉得很好看,就应该说出来,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词。这样做不但会加强你俩的关系,还会让你的爱人更加爱你。

我和家人一起住在密苏里州一个叫作科尔尼(Kearney)的小镇上,它就坐落在堪萨斯城的市郊。历史上那个很有名的亡命徒杰西·詹姆斯(Jesse James)就葬在这里,小镇也因此闻名。我们很享受这里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人很热情,当你开车从他们身旁经过时,大多数人都会向你挥手致意。一般情况下,这些人你以前都没有见过,将来也很难再见面,不过他们这一挥手,还是告诉了这个信息——“你已经被认可了,我已经注意到你了。”当这一切发生时,即使别人的动作可能只是一种习惯,也可能只是随意敷衍,但这动作的接收者却宁愿把它内化为一种新的概念——“我没事,我属于这里,我很安全。”

那么寻求他人关注又意味着什么呢?通常,这意味着让别人看着你,和你交谈,或者以某种方式和你建立关联。我从曾经参加过的各种讨论和对话当中,发现了一个共通的现象——试图得到他人的关注是人们发出抱怨的主要原因。因此,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向人们发出警告,现在我们所处的科技社会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注,已经比巴西的热带雨林还要稀罕了。看看周围,你会发现有那么多人宁可盯着小小的手机屏幕,也不愿看身边的人一眼。

仅仅是为了好玩,下次你再去某个公共场合时,可以数一数有多少人正看着他们的黑莓手机、iPhone或者其他装备(估计还是数那些没看的人会省时一些)。在饭店、公园、电影院、保龄球馆,总有那么多人神情麻木地坐在那里,或是看看自己的分数,或是发发邮件,回个短信,玩玩游戏,看看网页,不管怎样,他们宁可跟那些远在天边的人“隔空交流”,也不愿和自己身旁的约会对象、朋友或者家人说一两句话。你开车出去的时候,也可以注意一下有多少人是坐在同一部车里,却互不理睬,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的手机,同那些不在眼前的人热烈“交谈”。

滥用这些小玩意夺走了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关注。从我们的上一代到现在,全家人聚在餐桌旁一起吃饭的场景已经很难见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会到“得速来”(drive-throughs,免下车餐馆,顾客可以坐在自己的车上购物、进餐、看电影等)结束一餐饭,或者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吃饭,一边欣赏肥皂剧,他们把注意力全集中在了电视节目上,却忘记了身边的人。那种家人一起吃饭、没有高科技来分神的进餐方式曾给我们带来很多益处,可是现在这些益处正飞速远去。

来自EAT(Eating Among Teens,青少年膳食状况)工程(美国心理协会所设立的一个项目,旨在研究青少年的膳食习惯)的玛拉·艾森伯格女士发现,经常同家人一起用餐,会使青少年在心理和行为上大受裨益。她在研究中指出,长期同家人一起吃饭的青少年染上烟瘾、酗酒或吸毒的概率更低,而且这些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很好,他们很少有抑郁症状、自杀倾向。在没有电视节目干扰的情况下和家人一起吃饭,可以帮助父母为孩子树立健康饮食的好榜样。这不但可以帮助孩子摄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关注,让他们的灵魂也得到滋养。

当意识到“抱怨当天的种种”已经成了我们每次晚餐对话的开场白时,我和家人及时地改变了晚餐的仪式。现在吃饭时,我们会互相看着对方,依次问道:“你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吗?”这为我们接下去的谈话设定了一个快乐的基调,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在一片抱怨声中消耗掉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不管你们之间的联系够不够深,时间是不是很短暂,那些和你有关系的人,都需要得到你的关注。当你把他们所渴望的关注给予对方时,或许他们就不再有那么多抱怨了。同时你会觉察,自己也开始受到他们的关注。其实,这也是你所渴求的。

Remove Responsibility:推卸责任

20世纪70年代开始,很多情景喜剧都开始致力于剧本的创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典台词。很多观众每星期都会专心地坐在电视机前,就为了听那几句出彩的话。喜剧演员弗雷迪·普林兹(Freddie Prinze)曾主演过一部名为《奇科和男子》(Chico and the Man)的情景喜剧。这部剧在1974—1977年间播出,曾风靡一时。在这部电视剧里,普林兹扮演一个有着浓重波多黎各口音的汽车修理工。每次有人让他做不愿意的事时,他就会说出那句著名的台词——这不是我的工作(its not my job),只要他一说这句话,观众们就会爆笑不止并且热烈鼓掌。

通常,人们之所以抱怨,就是为了把自己从某种责任中解脱出来。这些抱怨似乎是在告诉别人:“这不是我的工作。我没有错。我不负责任。”

过去,美国的小孩子很喜欢玩一个叫作“热土豆”的游戏——一个小孩拿起一只皮球,一边高声喊着“热土豆”,一边迅速把球传给另一个小孩,接到球的这个小孩,也会喊着“热土豆”,赶紧把球扔给别人。一轮又一轮,“土豆”在孩子们中间传来传去。在孩子们的想象里,这个“土豆”非常烫,不快点把它扔出去就会把自己的手烫坏。但是这个“土豆”只能扔给别人,要是谁不小心把它丢在地上了,就会被淘汰出局。

其实,人们在抱怨时不也是在玩这个“热土豆”游戏吗?他们觉得只要对现存问题发表一些消极的评论,就能让他们摆脱寻求积极解决方式的责任。他们的抱怨一直在说:“这不是我的工作。我要把它传给你!”他们会向某个人抱怨,认为这样就算完成任务了。他们就是“煤矿里的金丝雀”,只要发现问题就可以了(金丝雀对瓦斯十分敏感,只要矿坑内稍有一点瓦斯味道,它就会焦躁不安,甚至啼叫。因此以前矿工们会在矿坑里放金丝雀,当作早期示警的工具)。至于解决问题嘛,那就是别人的事了。一般情况下,他们向谁抱怨,就是想要谁来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要是那个“接收”抱怨的人能够解决问题还好,他们也算没白费唇舌,可是通常这个人不会解决问题,他也想把“热土豆”传给别人,每个人都指出了问题,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任务了,可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推卸责任。到了紧要关口,他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以前,总有很多人到教堂里向我抱怨这样、那样的事情。我就会说:“很高兴你能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么你打算做何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呢?”这时,他们脸上就会呈现出一种不知所措的表情,好像在跟我说:“做些什么?我不是已经做了吗?我把问题告诉你了呀?这个‘热土豆’(问题)是你的了!”很快我就发现,询问抱怨者打算如何改善现状,可以大大减少他们的抱怨。我是在善意地提醒,他们可以借由自己的努力,去改变那些让他们讨厌的事情。

我的人生哲学就是: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刻尽力做,下一刻容易做。

——奥普拉

你可能认识一些人,他们曾经向你抱怨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或许也发现——假如你给了他一个建议,告诉他这样做可能有所帮助,他立马就会嗤之以鼻,告诉你,你的建议不会管用的;因为你是真心想帮忙,就又给了他另一个建议,而他会再一次否定这个建议,抱怨你的想法是多么不切实际。如此数次之后,你会发现他根本不想改变现状,他只是想让你作为证人,去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这个问题糟糕透顶,他们无能为力。这样他们就可以脱身了,就成了受害者、牺牲品,这让你和全世界都知道,他们没责任也没法解决这个难题。

作家和空想家迈克尔·贝克威思(Michael Beckwith)曾经说过:“牺牲,是精神成长的最低水平。”人们把自己看作其他人或周围世界的牺牲品,也是当下境况的牺牲品。而抱怨就被用来加强这种想法,让它永远持续下去。同时抱怨也阻止了人们尝试去改变这种状况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抱怨和自己有关系的人。通过抱怨同事、家人、配偶及朋友,人们在告诉别人:“他们就是这个样子。我根本没法改变他们。”如果你提出一些建言,他们的抱怨就会更尖锐,试图要向你证明他们真的无能为力,进而摆脱那种去改善关系的责任。

抱怨会让野兽知道,它们的祭品就在附近。

——马雅·安洁罗

想想某个经常被你抱怨的人。你觉得他有很多缺点,他做的事让人讨厌,其他人也这么认为吗?这个人在每个人面前的表现都是一样的吗?如果他在跟其他人相处时,变得亲和友善,他是如何做到的?你怎样才能和他建立类似的关系呢?如果需要,你怎样才能以更温和的方式同他相处?或者怎样做既能坚持自己的信条,又不责备求全,把自己的意愿传递给他呢?你要做些什么,才能让他给予你应有的尊重和对待?

关系不是一种50/50的比率,而是100/100。你要百分之百地对你的关系负责。有人把“负责”(responsible)定义为“可以回应的”(able to respond),这是我听过的关于“负责”的最好定义。在关系中,你可以去“回应”,能够做一些事情去改善这种关系。抱怨否定了你这种回应的能力,让你不敢去尝试。虽然你的回应,在第一次时可能毫无作用,但是通过不断地努力,你终究会发现适合你的引导关系的良方。著名作家韦恩·戴尔(Wayne Dyer)说:“是你教会了别人怎样对待你。”不管别人如何待你,都要承认是你教会他们这样对你的事实,并且扪心自问你该做何改变。你想别人满足自己的需要,对方都接收到你的信号了吗?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主日学校听牧师讲大卫和哥利亚的故事。那时还是小男孩的我,深深地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竟然只用一架投石机和一块石头,就把巨人打败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人们告诉我,是因为上帝的帮助。

很多年之后,我再次读到这则故事。此时已是成年人的我,终于读懂了其中的深意。《撒母耳记》中是这样写的,巨人哥利亚向以色列军队下战书,表示只要有人敢来应战,都可以和他一挑一地对决。而取得胜利的一方,有权决定战争的结果。可是以色列这一方的士兵都很害怕,他们觉得自己无法打败这个腓力士巨人,不敢接受挑战。就这样,双方的战争一直持续着。哥利亚狂妄地在战场上走来走去,叫嚣着让以色列人来和他战斗。可是以色列士兵都避开他,去攻打其他腓力士战士。

这时一个牧童出现了,他就是大卫。他要和哥利亚决斗。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哥哥们时,他们都警告他,说他不可能打败那个巨人。大卫的哥哥们从来没有试过去和哥利亚对抗,但是他们却认为自己必败无疑。

问题:有没有哪个朋友或家人曾经告诉你,某种关系不可能得到改善?

之后,大卫去找所罗王(King Saul),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和大卫的哥哥们一样,所罗王也认为哥利亚是不可能战胜的。不过所罗王告诉大卫,如果他还是想试试,可以穿上自己的盔甲去作战。

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自己都没有愉快的、成功的关系,却一直想要指点你,告诉你应该如何改善你的关系。

大卫不顾哥哥们的警告,丢下所罗王的盔甲,还是一身牧童装扮来到哥利亚面前。他仅靠一架投石机和一块石头就取得了胜利。

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我认为大卫可能不是唯一一个能够战胜哥利亚的人,但他是唯一一个敢于尝试的人。

上帝(或是神灵、老天,随便你称作他什么)那时没有偏袒大卫,现在也不会偏袒任何人。因为唯一能为你的幸福和人生负责的人,就是你。你拥有无限的潜能,去为自己的幸福做出回应。不要听信别人的劝阻,认为你的关系无法改善。也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因为那些人自己在关系中都一败涂地。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四十岁前,已经离过四次婚了。即使这样,他还老是要给我的婚姻关系提些建议。没办法,我不得不让他停下来——“我说,你自己都被马摔下来了,还要教我怎么骑马吗?”

他的回答很经典:“这不是我的问题——是我娶的那些女-人有问题。”这下他又开始讲述自己是多么不幸,抱怨他的几位前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整整说了一个半小时。我试图让他明白,是他自己选择了那些女-人,并且娶了她们。可现在又来抱怨她们一无是处。他把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这样做只能让他在将来的关系中也频频挫败。最近,我听说他又要娶第五任妻子了。

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威廉·亚瑟·沃德(William Arthur Ward)写道:

悲观者埋怨刮风,

乐观者静候风变,

现实者调整风帆。

对关系的过程负责,这样在任何关系中,你都会有调整“风帆”的能力。

Inspire Envy:引人艳羡

很多抱怨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对自身优越感的夸耀。那些抱怨者在向你暗示:“你肯定有问题,因为你不像我这样。”很多抱怨,其实就是抱怨者和被抱怨者之间一种微妙的、消极的比较。抱怨者在心里暗暗地说:“我一点也没有我所抱怨的这些缺点,你难道不想像我一样吗?”

抱怨:“我的新老板一点也不称职。”

潜台词:“我比他有能力多了。”

抱怨:“你老是用很长时间才能准备好。”

潜台词:“我很有效率,很守时。”

抱怨:“那些白痴又把我们的水费账单搞错了。”

潜台词:“如果我在那儿工作,肯定不会出错。”

抱怨:“你真蠢。”

潜台词:“我真机灵。”

人们为了让别人羡慕自己,就会开始抱怨。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抱怨其实是一种吹嘘。你或许正在消极地谈论着某个人,可是你真正想说的就是自己比他强。你希望别人能够注意并欣赏你的这种优越性。

如果你不太相信,就请想一想那些让你在开车出行时感到心烦意乱的驾驶员吧。你只会抱怨那些和你不一样的人——如果你想快点开,展示一下娴熟的车技,这时要是有哪个司机老是慢吞吞,总是挡在你前面,你可能就会隔着挡风玻璃朝他大叫;如果你想慢点开,那些横冲直撞,总是超车的司机就要遭到咒骂了。

说到开车,我和妻子桂儿风格迥异。我喜欢开快车,而桂儿却慢得要命。我是个急性子,得尽量控制速度,免得被派超速罚单,而桂儿则完全相反。每次她开车送我去机场时,我都会呆呆地盯着车窗外面,心里暗想:“求求你开快点吧!看在上帝的分儿上!连口香糖纸都超过我们了!”到了我开车的时候,桂儿同样感觉很不舒服,从仪表板的指甲划痕和她那一脸惊恐就能看得出来。

事实上,那些大声的吹嘘,常会泄露这个人心中的不安全感。通过这种“抱怨着的自夸”,说话人其实是想告诉别人:“请跟我说,我很好吧!因为现在或者是目前这个阶段,我感觉糟透了。”如果你看到哪个人如此,去听听他在批评或抨击什么,说不定他正是在这方面不太自信,才会去抱怨的呢。比如,你哪个朋友对别人的衣着发表了一番恶意评价,你就得思考一下,是不是他觉得自己穿得不够迷人呢?这时,你要试着去赞美他,让他自信一点;如果同事们都在抱怨别人的某项任务完成得烂透了,也许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做到最好,才会去抱怨别人,此时你可以试着寻找一种方式,给他们一些真诚、积极的评价。

如果某个人遇见你之后就开始抱怨,说明他可能正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好一点。不要去跟他争吵。你有没有想过,所谓争吵只不过是两个人在那里互相斥责和抱怨,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所以你千万不能中了它的“圈套”。深吸一口气,不要让他那些消极能量影响到你,就算是别人先挑起“战争”,你也不一定非要去响应,他们之所以要批评你,只不过是想以此来膨胀自己的消极形象,给自己找点安全感罢了。

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时,请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在用这些抱怨来抬高自己?是不是想以此来证明你比别人优秀?是不是在向别人暗示你更聪明、更有效率、更友好、更会打扮、更守时……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说明你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些不自信了。很多时候,你抱怨别人在哪方面做得不好,并试图证明自己在这方面更具优势时,就说明你已经在这方面感到自卑了。

抱怨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还有哪些需求未得到满足,因此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信号,不过前提是我们愿意深入自己内心世界去寻找引发这些抱怨的原因。理论上,我们应当经常审视自己,去探究这些抱怨的根源,在还没有造成“听觉污染”时,就将它们消化掉。

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在给他朋友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雷声响亮,它的确让人印象深刻,可闪电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抱怨着自夸”就是一阵雷声,它声音响亮,会引起你的注意,可是它却很空洞,不包含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雷声”去研究“闪电”形成的过程,并且利用“闪电”的能量造福自己。

Power:操纵力

抱怨是获得操纵力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历史上几乎没人能像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一样,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迅速累积那么高的影响力,也几乎没人能在获得如此高的权力之后,却落得他那般悲惨的下场。

问题:一个出生于奥地利、曾经的广告牌画师,是靠什么积累起那种控制整个德国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呢?又是如何发动了一场与全世界对抗的战争的呢?

答案:靠的就是抱怨!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是这样写的:所谓领导者的艺术——从各个时代那些真正伟大的领导者的事迹来看——就在于联合人民的注意力,并将其集中到一个共同的敌人身上(抱怨这个敌人)。人民对同一目标的好战情绪越强,就会有越多的新成员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他们会为这种统一行为的力量所吸引。这样,这种惊人的力量就会不断被增强。

在他那些怒不可遏、辛辣刻薄的演讲里,希特勒试图创造一个可以让大多数德国人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的敌人。他把德国在“一战”之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归咎于他所谓的“劣等民族”身上。他宣称非雅利安人,尤其是犹太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而这一说法博得了绝大部分德国人热情的支持。在他的著作和演讲中,希特勒详细描述了他那个由雅利安人统治的“种族纯净”的世界。他让追随者们确信,雅利安人才是人类生存的最后一丝希望。他没完没了地抱怨着,让绝大多数国人相信他们的国家和世界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就这样,希特勒凭着他的花言巧语,终于爬上了权力的巅峰。

在各种关系中,人们会用抱怨把你拉到他那一边,让你和他站在一起,以便让他拥有赢得别人的力量。你的某个家庭成员对另外一个家庭成员不满意,他可能就会向你抱怨,确保一旦需要的时候,可以得到你的支持。抱怨者正为自己建造权力的基础。

有人向同事抱怨,以期这位同事能跟他联合,共同对抗管理阶层或其他同事。万一事件最后演变成“他们与我”的“战争”,他也非常希望将你拉拢过来,将其变成一场“他们与我们”的较量。

在美国,我们可以在选举期间更深刻地体验到这个用抱怨取得权力的过程。每逢选举季到来,就会有各种各样负面的、互相抱怨的报导从各种渠道拥来,不断冲击着我们。你可能会想,干吗要通过无线电波倾泻这么多负面情绪呢?——因为这真的很管用,只不过它可能会以某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起作用罢了。如果你是某一个政党的“死忠”,另一个参选政党并不会天真地认为这些负面报导会将你争取到他们的阵营来,他们会用这些负面报导,让你对自己政党的候选人极度厌恶和反感,以至于放弃投票。而对手少得一票和他们自己多得一票是一样的,都能让这个抱怨的政党更接近竞选的职位。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1944年出版的《点头与招手》(Nods and Becks)中,富兰克林·P.亚当斯(Franklin P.Adams)这样写道:“人们赢得选举,主要是因为多数人投票反对某个人,而非投票赞成某个人。”

沉湎于消极事物,只会增强消极的能量。

——雪莉·麦克雷恩(Shirley MacLaine)

当你深入了解人们抱怨的原因时,你会发现,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那样,人们是在用抱怨推卸责任。他们会跟你讲一大堆冗长枯燥的道理,来证明他们不能也不应该负责去改善某种状况。他们会不断地抱怨,引诱你认同他们的说法,支持他们的不作为。这就是在用抱怨获取权力。

某些人会抱怨别人总是迟到、太无礼、太邋遢、语速太快、说话太少、妄下结论等。给对方下了这种定义后,抱怨者就像打了针疫苗一样,不用再为如何解决问题而费脑筋了。但是他们心里很清楚,是他们自己太懦弱,不敢也不愿去寻找一种和谐的关系,才让他们把抱怨的手指指向别人。

不久前,为明确我们教会存在的目的以及对未来的愿景,我们开展了一次战略规划活动。首先,我们拟定了一个长达四十五分钟的面谈,面向所有人。几个星期里,我们通过一切能利用的渠道,向教区所有人发出信件,通知面谈的事情;然后,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内,又设立五个不同的会场,邀请人们参加为时一天的面谈,分享对教会的看法,并提出期望。好几百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最后制订出的行动计划不仅令人信服,而且颇有启发性。

不过,活动期间总有一小群人,对我们的活动方向表现出很困扰的样子,而且,他们的抱怨声越来越刺耳。教会负责人刚开始听到这些抱怨时,也很关注,担心这些人说的事我们没有考虑到。可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群人并不是直接跟我们讲,而是向其他未参加面谈的人抱怨。

由此,我们意识到,这群人在制订行动计划的过程中抱怨,承担部分工作的责任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推卸掉了。他们站在一旁抱怨,这样不管结果如何,自己都无须负责。对此,我们也予以理解。可是,现在事情都已经决定并往前推进,他们怎么还抱怨呢?而且,他们为什么给其他没有参加活动的人打电话,向他们抱怨呢?

后来我们明白,抱怨者是为了安抚内心刺痛的自我,他们心里告诉自己,如果事情变得对自己很重要,就得花时间去参与。其实,他们也明白,抱怨事情进行的方式无法改变行进轨迹,却可以让不作为合理化。他们努力想挽回面子,没有什么比留住面子更要紧的了。

要警惕抱怨,它们常被人利用来操纵你或者其他人。牢固的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安全的基础之上,而这两者在操纵力的博弈中不存在。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曾撰文写道:“长期维持操纵力的最强大且最有效的力量,不是统治者控制被统治者的种种暴力,而是各种形式的认同,让被统治者心甘情愿地顺从。”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别让自己为他人的抱怨所左右,而轻易地顺从了他人;应当了解真相,自主做决定。

Excuse Poor Performance: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人们抱怨,可以在事情做不好时有开脱的借口。抱怨者会在还没开始工作前,就先抱怨一番,或者当表现欠佳时,他们也会抱怨,倘若结果糟糕也有理由辩解了。

再次引用克莱姆森大学(University of Clemson)罗宾·柯瓦斯基博士的话:“人们也许会把抱怨作为一种自我妨碍的策略,就是为了挽回面子……例如,学生在考试前一晚抱怨生病,一旦考不好,就有了借口。”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跟某人打招呼说:“你好吗?”迅即,你开始后悔自己说了这样的话,因为从对方的脸上看出来,他就要向你倒一大堆苦水了。

“糟透了……邻居家的狗整晚都在叫,结果我一觉睡过了头。起床后我穿了新买的蓝衬衫,可是刷牙时一不小心,牙膏粘到了领口!”他越说音调越高,声量越大,“于是,我又去换白色衬衫,可是发现它满是皱褶,我就想熨一下,没想到烫伤了两根手指!”举起烫伤的手指,他继续大声地抱怨着,说话间几乎不带喘气,“之后,我走进车库,却发现女儿忘记关掉车前灯,该死的蓄电池全用光了。我匆忙充好电,上班路上一辆车突然抢道插到我前面,害得我把咖啡溅在刚熨好的白衬衫上。后来,我又……”

对方没完没了地说着,你心里就开始想:“如果我假装突发心脏病,或许他们才会停止跟我抱怨。”

这个人难道真是想让你了解他们的糟糕经历吗?不,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引起你的关注罢了。他描述夸张,嘲讽自己的手忙脚乱,言下之意是说:别指望我今天还能高高兴兴,工作富有成效!

人们抱怨工作环境,是一种手段,可以转移上司的注意力,别将焦点放在自己的糟糕表现上。他们一再对工作条件做出负面评价,表明自己是被迫工作的,如此一来,即使成效低于标准,他们也能逃脱责罚。下面是我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

真诚的分享

留下的,都是不抱怨的员工

我经营着一家不大的美容院,听完你的演讲,回去后我就在员工中推行“二十一天不抱怨运动”。我敢保证,全世界几乎每家美容院的员工休息室都是八卦长舌之所,员工们聚在那里抱怨这,抱怨那,除了抱怨还是抱怨。

2007年元旦前夕,我来到美容院,把休息室粉刷成紫色,还在墙上刷上“不抱怨的世界”的标语。次日员工们来上班,我给每人发了一张您的演讲CD、一本您的大作以及一个“不抱怨紫手环”。我还让他们看了我绘制的一张图表,表上列有每个人的名字,计算各人“二十一天不抱怨”进展的天数,完成挑战的人可以得到奖励。

第一星期的时候,大家还觉得挺有趣。第二个星期我有点慌了!星期三那天有三名员工提出辞职,他们对我说:“如果你不允许在美容院里谈论问题,我们只有不干了。”听完他们的话,我默默地打开门,送他们出去。那天晚上,我花了些时间祈祷、静思,确定自己在做的事是正确的。走的三名员工在店里是最爱抱怨的,对于他们的离开,其他员工的反应是——“谢天谢地,这几个家伙终于走了!”

接下来,我找人接替走掉的三个人。面试总是从休息室里开始,我让面试者看刷有标语“不抱怨的世界”的紫色墙,告诉他们这是一家“不抱怨的美容院”。结果,新招来的三名员工比走掉的那些人工作效率高一倍!

——德州休斯敦市科比镇,奥尔登·克拉克

你注意到了吗,在克拉克先生的美容院里,最会抱怨的员工也是工作效率最低的员工。也许,正是他们抱怨的“负能量”赶跑了顾客。不过,更有可能的是,他们通过抱怨来掩饰自己糟糕的工作表现。这些人力图把工作成效不高归咎于美容院的环境,而不是自己本身。

一次坐飞机时,我听到一个人为自己欠佳的表现开脱。我搭乘的是一架从密苏里州堪萨斯市飞往纽约的大型客机,机上乘客满员。大家登机后,飞机在地面停了好久还没起飞。原定时间早就过了,乘客们开始不安起来。

空乘人员打开广播,播报道:“各位先生、女士,对于此次起飞延误,我们深表歉意。但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有硬性规定,机组人员在两次飞行中间必须休息满一定的时间。现在他们的休息时间已经达到了航管局的要求,我们很快就将从地面起飞。”

听到广播,周围的人开始抱怨起来。我个人倒是觉得,由一名休息充分的飞行员驾驶飞机,我们是多么幸运啊!

很快,飞机驶出停机坪,准备起飞。飞行员通知说,下一架就轮到我们,并要求乘客坐回座位。然而,又有事情发生了;或许应当这么说,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我们等啊,等啊,等了又等,结果飞行员再次开启广播,播报说飞机的一个发动机发生故障,必须返回闸口修理。

周围的人听了,再一次开始大声抱怨。而我却只想,飞机还停留在地面时就发现了故障,我们是多么幸运啊!

修理发动机的一小时里,大家仍然待在飞机上,没有下去。等候期间,我想起来这会儿本应当抵达纽约了,我必须给妻子桂儿打个电话,因为我向来是飞机一降落就通知她的。电话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嗨,是我。没到呢。事实上,我们还没起飞!……是这样的,机组人员昨天进场晚了,所以,今天早上一直等到航管局规定的休息时间满了……后来,又发现飞机出了故障……是的……我也不知道……很快吧,我想。到了以后再打电话给你。我爱你……再见。”

我并未抱怨,只是陈述事实而已。我讲电话时没带丝毫的“负能量”,类似“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之类。后来,坐在我正前方的那位男士也决定给他妻子打个电话。这是我听到的他们的对话:

“是我……没有!当然没有……我们甚至都没起飞……是这样,那个该死的飞行员,最好叫他‘睡美人’,来晚了……我知道!……接着,他们发现这架破飞机有毛病……你问我结果会怎样?我会丢掉这次联络客户的机会……我不能赶过去见他了!……单子?单子不会有了,忘掉它吧……原因?我来告诉你,我没法准时去见客户,这就是原因!……‘我怎么知道的’?我当然知道,这是我见这个客户的唯一机会……对,我唯一的机会。我告诉过你会发生什么事了!到了再给你电话!真让人气愤!挂了!”

这个男人居然说,所有的希望都没了,向那位客户销售什么都不管用了,而一切都是因为一次航班的延误造成的。这个人在为自己的欠佳表现找借口。

进入教会之前,我一直从事销售工作。二十年来,我卖过广告、手机、保险。无论是我个人的销售经验,还是其他事情中,从来都没有见过约见哪位客户只有“唯一一次机会”。现在,不过是一趟航班延误,这个可怜的家伙就以此为由,为自己拿不下订单开脱。

接下来的事情颇具讽刺意味。飞行员又一次广播通知机上的两百多名乘客。他说:“各位先生、女士,此次延误我们非常抱歉。我们知道,修理故障耽误大家很长时间,但是,乘客们的安全是我们最为关心的事。我们现正签署修理报告,大约十分钟后就会起飞。这儿还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有需要中转的乘客,我们已经为你们安排好……不过,有两名乘客的中转航班还未能落实。”

然后,他公布了那两名无法抵达目的地的乘客名字,话音刚落,那位销售员就从座位上跳将起来,气急败坏地说了声“果然”!吐出几句脏话后,他怒气冲冲地下了飞机。

·不·抱·怨·观·念·

■不管到什么时候,赞美别人都不会错。赞美一定要真诚,要发自内心,不然别人会觉得你是挖苦和试图控制他们。

■人们之所以抱怨就是为了把自己从某种责任中解脱出来。他们觉得只要对现存问题发表一些消极的评论,就能让他们摆脱积极解决问题的责任。

■唯一能为你的幸福和人生负责的人,就是你。你拥有无限的潜能,去为自己的幸福做出回应。

■不要让他人那些消极能量影响到你,就算是对方先挑起“战争”,你也不一定非要去响应,他们之所以要批评你,只不过是想以此来膨胀自己的消极形象,给自己找点安全感罢了。

■很多时候,你抱怨别人在哪方面做得不好,并试图证明自己在这方面更具优势时,就说明你已经在这方面感到自卑了。

■在各种关系中,人们会用抱怨把你拉到他那一边,让你和他站在一起,以便让他拥有赢得别人的力量。

·不·抱·怨·行·动·

■列出你常常抱怨的事情,并写出抱怨是出于以下哪种动机:

·Get attention寻求关注

·Remove responsibility推卸责任

·Inspire envy引起艳羡

·Power操纵的力量

·Excuse poor performance为欠佳表现找借口

注意,以上项可复选。

■倘若不是通过抱怨来满足上述需求,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写下你想说的话和想做的事。

■你百分之百能够改变自己在关系中的形象,并由此改变关系的进展。举出你认为颇具挑战的关系,若要关系中的挑战因素不再出现,你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做到?一一列出。

在线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