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读后感 > 《走进魔法店》读后感:爱与信与践行

《走进魔法店》读后感:爱与信与践行



《走进魔法店》是一本小书,可能两个小时左右就能读完,内容也偏传记,偏鸡汤,但是这本书为什么畅销,为什么能走进那么多人的心中?我想或许从践行方面而言,它又是一本大书,它从整合身心脑灵这个点出发,然后由一个一出生就拿到了一手烂牌的提姆给我们实际演绎,通过信念的力量,一手烂牌的人生最后也可以逆袭成世俗意义上的人生赢家,而这才是上半场,下半场则是,世俗意义的成功如此不堪一击,如果没有一份真正强大的内在力量支撑。幸运的是,提姆重又拾回了神奇的魔法,重新整合内在的力量,从而实现了真正宁静幸福的人生。



这多像一部励志剧,但是又有真人用一生实际演绎。有点电影《楚门的世界》味道,但是作者远比《楚门的世界》里的主人公幸运,因为他既是演员,又是编剧,还是剪辑师,导演,他主导着一切。而不是那个一无所知被观众围观的楚门主人公。

人们乐意看到被扔在烂泥堆里的人如何逆袭,也乐意看到逆袭的方法,还能看到逆袭方法论背后的科学依据,而且逆袭并非一帆风顺,他还会跌倒,但更关键的是,他还能站起来。一个本色出演的励志成长故事,又具备了一切好莱坞剧本所需的元素,又是真实存在,不吸引人才怪。

href="http://www.yuedu88.com/" target="_blank">在线阅读yuedu88com :http://www.yuEdu88.com/

 

谢谢燕园妈妈读书会这个读书平台,因为要分享,我又重读了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触,我想分享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想分享的点,这本书让我联想起一部电影《马戏之王》。这是前两天看的一部电影,当时看到一半儿的时候,心里忽然就想,这不是另一个版本的《走进魔法店》吗?然后越看越觉得有点儿像。《马戏之王》的故事也是讲了一个贫苦出身的孩子,他坚信自己会有魔法,坚信自己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也就是靠着这样的心法与信念,他不断的去努力去奋斗,他用自己的魔法梦想去说服那些被社会所歧视的各种神奇奇怪怪的人做成了一个马戏团,给别人带去了快乐。中间的经历与魔法店的主人公也很像,遭遇挫折和打击,仿佛要失去一切,因为它太他过于追求名利和别人的认可。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了。但是很快他意识到了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有了圆满的结局。

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有真实人物为蓝本的。走进魔法店,是著名的斯坦福教授,脑科学专家道迪医生的传记。《马戏之王》的主人公是根据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娱乐大咖、美国马戏团鼻祖P.T巴纳姆的真实的经历改编拍的电影。这两个真实的人物的故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可信现身说法,说当你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的时候,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去并为之不断的去努力的时候,你会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改变你的命运,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但是再往深处想的话,这两个人的奋斗史的过程中,原生家庭的影响还是很大——他们过于想证明自己过于想出人头地,过于想要外界肯定。但也或许正是因为他们有那样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必须要用更大的力气去挣脱,需要给自己的人生加设更多闪亮的砝码,所以会有一种过于用力的感觉。《手机魔法店》的主人公的婚姻生活没有详细的描述,但字里行间可以想象。《马戏之王》的男主的妻子也很有代表意义,因为出生优渥,所以她更安于生活的平淡,显得更为平和沉静。这也是原生家庭的烙印。这个话题太大,不做更多讨论。

第二个想分享的是《走进魔法店》带给我的另一个收获,就是我知道了冥想的力量。也开始走进冥想的世界。冥想有很多好处,放松身体,找到自己,倾听心的声音,全神贯注,放空,厘清自己,也会增加自己的内在力量等等……相信践行冥想的人会列一堆好处。所以也挺推荐大家的,至少可以先去尝试一下。之前我对冥想有些偏见,总觉得明显挺浪费时间的,也有些神神叨叨夸大其辞。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感觉并不是这样。冥想的确能给人带来力量和安宁。

第三个想分享的点呢就是《走进魔法店》这里的很多思维训练的方式。让我想到了教练工具的应用。我在工作之余断断续续学了几年教练。教练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有一定的魔法,有心法有工具,借事修人,磨砺心性。教练过程很注重觉察,要觉察更精微的自己和他人,和自己的潜意识去沟通。在看到《走进魔法店》里的男孩想象自己穿上白大褂的的详细画面时,我就在想,这不就是教练工具中的梦想清单吗?也是一份清晰的成功画面,教练工具中还有生命意图,核心价值观等工具的应用等等也都能帮助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地图和人生GPS导航。当你有了自己心中明确了自己想要的地图,坚定地顺着心灵的GPS导航走就好,就不会那么容易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了。所以,有时间可以做一个小练习,写出自己的梦想清单,不要用任何限制性信念,就想着如何去达到那个目的地。这也是吸引力法则吧,其实说白了,很多工具,只是命名明晰了而已。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工具的名字,但是也不耽误践行,行动。总之,所有心法,信念最终落地就是行动,带着信念的行动。知道了不做,等于不知道,所以行动是最主要的

第四个想分享的点,是我在读传记的过程中常用的方式,总会想像如果同一件事让别人叙述会怎样呢?尤其是读传记的时候,总是听一个人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又有着自我的筛选和过滤,所以可以脑补一下站在另一个角度的人的想法。如果一个人有不同的传记记载,可以都找来看看,比如,我在看徐悲鸿传记的时候,分别读了蒋碧薇的和徐静雯的,两者一对比,不禁莞尔,千人千面。名人的传记可以用这种办法看,很有意思。尤其是传记有过于强大的主角光环的时候。用这种方法可以怯魅。人世间,只有人,没有神。


说回这本书,我有时也会脑补别人会怎么看待道迪医生,比如他和同事的相处过程比如他的志在必得等等。不同视角的叙事会有更为丰富的个体。不过这本书作者的自省部分挺多的,当然这本书强大的主角光环更有利于书魔法方法的落地应用。所以不必过于在意他者视线。但是很多传记如果转化一种视角会很有意思。

书里金桔很多,我只想分享一个我印象深刻的段落,吉姆在赶往魔法店的途中看到几个高大的混混在欺负一个小孩,他心中害怕但又很勇敢地站出来对抗那些看起来很凶的人,为了保护那个并不认识的小男孩。其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我用脚掌上下颠了几下,开始清楚杂念,如果必须要打的话。我就打。我不打算逃跑。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电影《第一滴血》中兰博的那句台词,兰博和查特曼上校两个人被大批苏军包围了,上校问兰博怎么办,兰博说:包围他们。这也是心力的作用。面对困难,无他,唯有迎头赶上。



最后分享一点这本书对育儿方面的启示,露丝的儿子丹尼尔在书中像是打酱油的,但他鼓励主人公那段我尤其印象深刻。这让我想起了对孩子的鼓励,如果只有一个人对孩子说你行的你可以的,很单声道了。如果再加入一个人的肯定,两个人或者多人的肯定就会彼此加强形成合声和共振。在家里如果想给孩子鼓励,也可以多人合声共振。或者借助他者的口吻传达欣赏,这或许会让孩子有更多的自我肯定。多声道音频更丰富。生活中很少有道迪医生那么幸运,在最难熬的童年遇到了露丝。如果想让孩子有一个魔法店,让我们自己先尝试着做露丝或者丹尼尔开始,为他们营造一个有着全然的接纳,爱与信魔法店。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我们的家,也可以成为孩子的魔法店。只要你想,然后去做,持续地去做,魔法或许就会闪现。


在线阅读网全本在线阅读: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