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心理学 > 反本能 > 关联的知识——灵感的来源、思维的提升

关联的知识——灵感的来源、思维的提升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这其实与电脑保存信息的过程类似,我们先通过键盘和鼠标输入信息(编码),然后保存到硬盘(储存),当我们需要用的时候,我们再打开(提取)。只有这三个过程都顺利,我们才能够准确地描述一个事物。
如果有人问我们“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一个城市”,而我们在之前没有听说过的话,这是因为对这部分记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编码。
而如果我们听说过,但是已经毫无印象,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将其储存。
如果我们听过而且能够回忆起这个城市的相关信息,但是无法念出来,那就是信息提取失败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缺失,我们都无法
回答别人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信息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回忆起来,而有些信息则很难回忆起来呢?层级加工理论认为,对信息的加工水平决定了回忆的效果。
最初的加工水平越高,记忆的效果越好。当注意力分散时,我们的信息加工水平是相对低等的加工,信息也就很难进入我们的记忆。
同时,记忆内容越与众不同,之后也越容易记起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理论进行学习策略的改进。通过增加我们所学知识的联系节点来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深度加工。我们将某一个知识与其他知识进行关联,实际上是在增加这个知识的提取线索。当知识的提取线索越多时,我们对知识进行运用时就越简便。
我有个朋友,他有一次跟别人打辩论赛的时候,觉得对方所说的漏洞非常明显,但是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如何辩驳他。但是比赛结束后,离场走着走着,他突然就想起了可以如何反驳他,但是这个时候为时已晚。
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记忆会结合我们的场景而产生,我们可能在一个场景下能够记忆起来,但是换一个场景,提取相同的知识的难度就增加了。这就好像一个英语单词在一个句子中我们能够记起它的大意,而把它单独呈现给我们,我们识别起来就会感到有点困难。
但是,如果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下学习这些知识,那么就可以避免这些知识只能在特定的场景下记起来。因为当它提起的线索增加时,
在我们大脑中留下的痕迹也更为持久。
我们常常提及的关联学习法,背后的心理学理论正是层级加工理论。我们通过对知识和事物进行比较,区分它们的不同,同时也关联它们的相似点。
而记忆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联系。关联记忆法也符合我们的记忆规律。当一个知识在我们的思维中比较得越宽
泛,关联的事物越多时,知识的记忆也就愈牢固。
儿童时期,我们在学习命名时,本质上也是在进行关联学习。当孩子长到10个月大时,他们会意识到每样东西都有一个名称。后期通过将视觉上看到的与语言中学到的相结合,从而为每一个事物命名。
美国的教育学家曾经对学龄儿童进行过统计,发现那些能够知道一个单词有多重意义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更强。这也就是说,对一个词汇进行多重关联,可以让学到的知识更加巩固。信息学家乔治•米勒(GeorgeA.Miller)在他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中提出,在记忆编码过程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输入的信息分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储存的信息是这个命名而非输入的信息。
并且,论文中也提到,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性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有的人可能一次性能够记住9个,有的人则只能记住5个。而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项目是3个,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一个项目。
虽然一些研究开始对其进行质疑,但是这个假设在解释一些现象时有一定的合理性。当大脑需要处理多个记忆项目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举个例子,你妈妈对你说:“你去超市买点东西吧,要买土豆、橘子、葡萄、鸡蛋、酸奶、牛奶、土豆、鸡蛋、胡萝卜、咸鸭蛋、苹果。”
但是这么多个项目,当你走到超市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忘了很多了。这个时候为了记得更为牢固,你可以将这些信息通过性质的区
分进行同类项合并。
蔬菜:土豆、胡萝卜。
水果:橘子、苹果、葡萄。
蛋奶制品:咸鸭蛋、鸡蛋、酸奶、牛奶。
将十多个项目划分为三个大项,可以让自己思维的抽象程度提高,产生塔式的链接,从而更容易记住。这就像图书馆里的图书索引,我们可以根据我们需要的知识的特点,找到我们需要的书籍。
所以,我们就不用记住全部的10个概念,而只要记住他们分别属于三个组,这样就达到了认知资源节约的目的。

在线 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