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浮生六记 > 注释1

注释1

  1. [1]&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1736年12月26日。

  2. [2]&衣冠之家:官绅、士大夫之家。古代士以上的人戴冠,百姓以下只能穿麻布。后以衣冠指代士大夫。

  3. [3]&沧浪亭:苏州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初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池馆,当时即享盛名。北宋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时,以四万钱买下此园,筑亭于水边。亭名出自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渔父》一诗:“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欧阳修有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即是题咏此事。

  4. [4]&事如春梦了无痕:句出北宋诗人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一诗:“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下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当时乃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的第二年。

  5. [5]&《关雎》:《诗经》开篇第一首诗。《国风·周南》:“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写尽爱慕与相思之情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另有六首笙诗,有目无辞。三百篇,《诗经》的代称。

  6. [6]&稍识之无:识字不多。典出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7. [7]&鉴:镜子。ft

  8. [8]&金沙:今江苏南通金沙镇。位于长江、黄海交汇处。俗称“古沙”,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改为现名。唐代刘知己《史通·直书》:“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9. [9]&《琵琶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写一位年长色衰被抛弃的长安倡女精妙的琵琶技艺与不幸遭遇。

    href="http://www.yuedu88.com/" target="_blank">在线阅读yuedu88com :http://www.yuEdu88.com/
  10. [10]&失怙:父亲去世。怙,依靠。《诗经·小雅·蓼峩》:“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11. [11]&脩脯:学费。脩,腊肉。脯,干肉。古时学生以此送给老师作为酬金。

  12. [12]&书簏(lù):装书的竹箱。簏,深长的竹箧。

  13. [13]&归宁:已嫁女-子回娘家。宁,《尔雅·释宫》:“门屏之间谓之宁。”

  14. [14]&金约指:金戒指。约,缠束。

  15. [15]&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1775年8月11日。ft

  16. [16]&出阁:指女-子出嫁。阁,阁楼,未婚女-子之闺房。

  17. [17]&唯两齿外露,似非佳相:北宋麻衣道人《麻衣神相·卷二·相骨与五官·论齿》:“(齿)构百骨之精华,作一口子锋刃。……坚牢密固者,长寿;缭绕叠生者,狡横;露出者,暴亡;疏漏者,贫瘠。”

  18. [18]&锦囊佳句:典用唐代诗人李贺之事。《唐才子传·卷九·李贺》:“(贺)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李贺才思俊拔,弱冠即有大名,可惜二十七岁而殁。ft

  19. [19]&漏三下:即俗语所谓“半夜三更”。为子时,相当于夜里十一点至凌晨一点。漏,古代的一种滴水计时的器具。《周礼·夏官》载:挈壶氏,掌漏刻之官。ft

  20. [20]&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1780年2月26日。是年沈复十七岁。

  21. [21]&嫣然:微笑而容色美好的样子。

  22. [22]&合卺(jǐn):古时婚礼仪式。卺,一种不可食用的苦葫芦。西周之时,将葫芦剖成两瓢,柄以线相连,内盛以酒酿,新婚夫妇各执其一共饮,称为合卺。

  23. [23]&出痘:出-水痘,一种婴幼儿易患的传染性疾病。

  24. [24]&于归:女-子出嫁。《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古时以女-子嫁人入于夫家,方谓有家,故而称归。朱熹《诗经集传》:妇-人谓嫁曰归。

  25. [25]&国忌:皇帝或皇后的崩殂忌日。

  26. [26]&拇战:划拳。

  27. [27]&北:失败。古之“背”字。篆文字形为二人相背。ft

  28. [28]&子正:子时。凌晨零点。

  29. [29]&丑末:凌晨三点。凌晨一点至三点为丑时。

  30. [30]&《西厢》:《西厢记》,元代剧作家王实甫所撰戏剧。讲述了张生和崔莺莺无视门第、权势、礼教阻隔而相恋的故事。曲辞华艳,绮丽优美。

  31. [31]&心舂(chōng):心跳。舂,杵在臼内撞击。ft

  32. [32]&朝暾(tūn):初升的太阳。暾,日光初升,温煦可亲。ft

  33. [33]&转睫弥(mí)月:转睫,眨眼之间。弥月,满月。

  34. [34]&会稽(jī):今浙江绍兴。《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35. [35]&迓(yà):迎接。

  36. [36]&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以北靠武林山得名。

  37. [37]&握管:执笔。管,笔。指书写、作文。

  38. [38]&(shù)人:镇守边地的官兵。“戍”字的篆书,乃从人持戈。ft

  39. [39]&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40. [40]&清斯濯(zhuó)缨,浊斯濯足:《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意为自得其乐。

  41. [41]&射覆:古代精通《易经》的文人雅士、帝王将相喜欢的一种猜物游戏。瓯盂或杯盒等器皿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起卦占卜猜测里面是什么。可作酒令。射,箭矢自弓弩发出,命中目标。覆,盖。ft

  42. [42]&宗:师法。学习。

  43. [43]&《国策》:《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实为战国之时纵横家的游说之辞汇编。

  44. [44]&《南华》:《南华经》,《庄子》一书在道家典籍中的别称。

  45. [45]&匡衡:字稚圭,西汉经学家,祖籍东海缯县(今山东兰陵)人。生卒年不详。擅讲《诗经》。汉元帝时,官至丞相。以少年之时“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闻名于世。

  46. [46]&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曾校雠大量古籍。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47. [47]&史迁:司马迁(约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48. [48]&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今陕西扶风)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中国首部断代史书《汉书》。所编著《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

  49. [49]&昌黎: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晚年官至吏部侍郎。韩氏世系出自于昌黎郡(今河北昌黎),故世称“昌黎先生”。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赞誉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50. [50]&柳州: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出生于京城长安。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因官终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

  51. [51]&庐陵: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庐陵郡人,故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参与合修《新唐书》,并独撰《五代史》。另著有中国第一部关于牡丹的专著《洛阳牡丹记》。唐宋八大家之一。

  52. [52]&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

  53. [53]&贾、董:贾谊与董仲舒。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官至太子太傅。因太子世称贾生。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广川郡(今河北景县)人。西汉政治家、今文经学大师,其政治观点“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为汉武帝采纳。自此影响中国社会正统达二千多年。

  54. [54]&庾、徐:庾信与徐陵。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南北朝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徐陵(507-583),字孝穆,南朝梁陈间诗人、文学家。二人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诗文以轻糜绮艳著称,被称为“徐庾体”。

  55. [55]&陆贽(754-805):字敬舆。吴郡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擅写政论文,皆“雄文藻思”,畅切高迈。

  56. [56]&李、杜:李白与杜甫。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诗人。诗风雄奇俊逸。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诗人。诗风恣肆沉郁。

  57. [57]&姑射仙子:灵秀高洁的美貌女-子。出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藐姑射,上古山名,诸多先秦典籍有载,位于今山西临汾尧都区。

  58. [58]&李青莲:唐代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

  59. [59]&白乐天: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河南新郑人。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晚年笃信佛教。风格浅切平易。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

  60. [60]&《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当时风行的歌辞诗体总集。以屈原为主,旁收宋玉与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辞赋十六篇。东汉学者王逸据此作《楚辞章句》,并增收己作《九思》一篇。

  61. [61]&相如:司马相如(前179-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作家,著有《子虚赋》《长林赋》《长门赋》《美人赋》等作品,辞藻富丽,构思宏赡。班固《汉书·序传》、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其为“辞宗”。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述:“(汉)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62. [62]&文君: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汉代才女,姿色艳美,精通音律。相传其十七岁守寡,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使之悦而倾心。ft

  63. [63]&鸿案相庄:夫妻恩爱相敬。典出《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东汉时人梁鸿为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秦都区)人,娶妻孟光,婚后隐居吴地,“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皋伯通,当时吴地望族,居住于今苏州皋桥一带。

  64. [64]&忒(tè)忒:心思跃动。

  65. [65]&欤(yú):句末语气助词。语气舒缓安静之状。ft

  66. [66]&七夕: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始于汉朝。相传农历七月初七夜,牛郎织女于鹊桥相会。世间少-女提前斋戒,沐浴停当,并于庭院内摆设花果,望月穿针,拜仙乞巧。

  67. [67]&天孙:织女星。《史记·天官书》:“织女,天女孙也。”

  68. [68]&朱文:钟鼎图文与篆刻术语。印面上文字凸状,印文白底红字,也称“阳文”。

  69. [69]&白文:印面上文字凹状的字,印文红底白字,也称“阴文”。

  70. [70]&闼(tà):小门。有家室中隐秘贵重之处之意。ft

  71. [71]&望:月满之名。农历每月十五日。

  72. [72]&鬼节:中元节。传说是日地府门开,鬼魂皆出。民间普设道场,祭祀亡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起源于佛陀弟子目犍连报恩救母。寺院届时有追荐亡魂法会。

  73. [73]&愀(qiǎo)然:神色严肃。

  74. [74]&索然:无趣。兴致消失之貌。

  75. [75]&蓼(liǎo)渚(zhǔ):长满水蓼花的水中小块陆地。渚,江水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

  76. [76]&佛手:佛手柑的果实。又名香橼、雪梨。黄色有光泽,果实顶端分歧,张开如手指状,成熟之时有芳香之气,故名佛手,或名五指橘。常用作中药。

  77. [77]&胁肩谄笑:耸起肩膀,装出笑脸。谄媚之态。《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意为耸肩谄笑,如在夏日田间劳作。ft

  78. [78]&大宪行台:巡抚出巡时的驻所。大宪,下级府吏对上司的称谓。台,原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后指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地。明代称从三品巡抚为大宪台。行台,临时居住之地。

  79. [79]&正谊书院:由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志伊在清嘉庆十年(1805年)主持创办,位于苏州府学东面沧浪亭后的可园内,与沧浪亭一河之隔,园中梅树甚多。近代著名学者吴大徵、叶昌炽、陆润庠等,皆出自该书院。

  80. [80]&走月亮:吴地民俗。中秋之夜,妇女鲜衣出游,月下走访,或拜佛庵,笙歌彻夜。ft

  81. [81]&俟(sì):等。

  82. [82]&饮(yìn)马桥:位于苏州古城区中心的一座石质拱桥,南北向,建于第三横河上。河东为道前街,河西为十梓街。桥名缘于东晋高僧支遁于此牵马饮水。

  83. [83]&仓米巷:位于苏州古城区中心饮马桥北的一条街巷。因宋代平江府建粮仓于此得名。

  84. [84]&《惨别》:即《惨睹》,清代昆曲经典剧目《千忠戮》中最有名的一折。写明建文帝剃度为僧,逃离在外,所见种种凄惨。

  85. [85]&支颐:手托下巴。

  86. [86]&镜奁(lián):女-子盛放梳妆用具的匣子。又称镜匣、妆奁。

  87. [87]&《刺梁》:清代昆曲经典剧目《渔家乐》中的一折。写东汉时,--奸-臣梁骥追杀清河王刘蒜,被渔家女邬飞霞所救。后邬飞霞潜入梁府,刺死梁骥。刘蒜即位为帝,封邬飞霞为皇后。

  88. [88]&《后索》:清代昆曲经典剧目《寻亲记》中的一折。ft

  89. [89]&嗣(sì):过继。

  90. [90]&西跨塘福寿山:位于今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东面。福寿山为七子山上的七个高墩之一。具体在九龙坞与梅湾之间。

  91. [91]&宣州白石:宣州,今安徽宣城。宣州白石,古代著名的观赏石,白石之间常杂以赭锈灰褐等色,宛如山间雪景。故又名宣州雪石。ft

  92. [92]&芥(jiè)卤乳腐:苏州本地用豆腐制成的一种小吃。用腌芥菜的陈年卤汁腌制而成,闻之极臭,入口极香。

  93. [93]&虾卤瓜:苏州本地用鱼卤腌制的冬瓜、黄瓜,拌以虾皮食用。

  94. [94]&蜣(qiāng)螂:屎壳郎。

  95. [95]&无盐:即钟离春。战国时齐国无盐邑(今山东东平)人,容貌丑陋,年四十未嫁。她关心政事,有隐身之术。自荐入宫,直陈国之隐患。宣王为之感动,卜择吉日,立无盐为后。ft

  96. [96]&王虚舟(1668-1743):清代书法家。江苏常州人。字若霖,号虚舟。康熙时,任五经篆文馆总裁。官至吏部员外郎。著有《淳化阁帖考正》《古今法帖考》《论书胜语》《虚舟题跋》等。

  97. [97]&催妆:古时婚俗,婚礼之前,男方派人至女方家中,催促梳妆启行。

  98. [98]&纳采:古时婚俗,男方遣媒人往女方家中,送聘礼求婚。

  99. [99]&倩(qìng):请人做某事。本义为士之美称。

  100. [100]&中馈:操持家中日常饮食等事务。馈,为尊者进食。


  101. [101]&笥(sì):盛放食物及衣服的方形竹器。ft

  102. [102]&虎阜:即苏州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乃苏州西山之余脉。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于山上,故名虎丘。虎丘虽为小山,然美色佳景甚多,古木清泉,亭台殿阁,汇集江南人文菁华,是为“吴中第一名胜”。

  103. [103]&灵岩:灵岩山。位于苏州西南的木渎镇。山上多奇石,以灵芝石最为突出,吴语称“好”为“灵”。山上景色,以春秋之时的吴宫遗迹和建于南朝梁时的灵岩寺为盛。

  104. [104]&平山:在今江苏扬州。扬州西北大明寺内,有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平山堂。坐此堂上,江南群山,苍幽至眼,畅意盈怀。

  105. [105]&盍(hé):何不。存疑之反问。

  106. [106]&苕(tiáo)溪:今浙江省吴兴县,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苕溪流经于此。两岸盛长芦苇,吴语称芦花为“苕”。

  107. [107]&石琢堂:即第三卷《坎坷记愁》中石琢堂殿撰。乾隆年间状元。生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字执玉,号琢堂。苏州人。有《独学庐全集》传世。沈复曾为其幕僚。

  108. [108]&朔望:农历每月初一。一月之始,谓之朔。十五为望。ft

  109. [109]&颜:此处指在门上的匾额上题字。

  110. [110]&金母桥:又叫金姆桥,南宋时横跨于锦帆泾上,位置在仓米巷正东,即今苏州公园内。桥名与西王母有关。昔日吴王齐玄崇奉道术,曾与王母相会于此。后以金母名桥。金母,即西王母。1931年,因填塞-锦帆泾筑路,今遂不存。

  111. [111]&埂巷:在今苏州皇废基附近。现已不存。

  112. [112]&张士诚:元末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原名张九四,泰州兴化(今江苏盐城)人。自称诚王,建国号大周,定都苏州。兵势最盛之时,势力南至绍兴,北至济宁,西至汝州,纵横两千余里。后兵败于朱元璋,自杀而亡。

  113. [113]&数武:数步。不远处。武,量词,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114. [114]&襆(fú)被:包裹衣被。襆,同“袱”,包扎。

  115. [115]&越日:第二天。ft

  116. [116]&殷勤:衷情,心意。

  117. [117]&醺(xūn):醉。

  118. [118]&卜筑:起卦择地建屋。

  119. [119]&课:督责。ft

  120. [120]&醋库巷:位于苏州老城区凤凰街与十梓街交汇西南,与十梓街平行的一条小街巷。北宋时于此设监酒厅,筑储醋之所。

  121. [121]&洞庭君祠:祭祀太湖水神的庙宇。洞庭,太湖的别称。传说唐代落第书生柳毅救过龙女;与之结婚后,苏州有一年大旱,柳毅求得龙王施雨。百姓感念在心,于柳毅居住的滚绣坊建庙祭祀,奉他为太湖洞庭水仙。今祠已不存。仅在醋库巷与滚绣坊之间尚有一水仙弄。

  122. [122]&落:处所。人可聚集的地方。

  123. [123]&蝴蝶履:旧时女-子所穿的一种蝴蝶式样的鞋子。

  124. [124]&通款曲:表达殷勤的问候。

  125. [125]&肩舆(yú):一种不设帷幔的轿子。ft

  126. [126]&吴江:今江苏苏州吴江区。西临太湖。

  127. [127]&吊:慰问。

  128. [128]&踽(jǔ)踽:孤单独行之貌。

  129. [129]&万年桥:苏州老城区胥门外护城河上的一座古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代至民国,屡经大修重建。现为三孔石拱桥。

  130. [130]&胥江:苏州西南的人工古运河。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主持开挖,后名“胥溪”。早于隋朝开挖京杭大运河千余年。

  131. [131]&虎啸桥:位于今苏州老城区胥门外三香路,小日晖桥弄西,跨康履桥河。

  132. [132]&逋(bū):逃跑。

  133. [133]&阳乌:太阳。《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踆,蹲也,特指三足乌。汉代王充《论衡·说日》:“日中有三足鸟,月中有兔、蟾蜍。”

  134. [134]&银蟾(chán):指月亮的别称。ft

  135. [135]&觞(shāng)政:酒令的雅称。饮酒行令的礼仪制度。明代袁宏道著有《觞政》一文,从“吏、徒、容、宜、遇、候、战、祭、典刑、掌故、刑书、品第、杯杓、饮储、饮饰、饮具”十六个方面,对酒令、饮酒之容、酒具、时辰、场所等作了细致的描写。

  136. [136]&觥(gōng):一种兕牛角形状的酒器。

  137. [137]&田舍郎:农家子。指乡野之人。

  138. [138]&酩酊(mǐng dǐng):醉得很厉害,呈东倒西歪状。ft

  139. [139]&乾隆甲寅:1794年。

  140. [140]&微:轻视。

  141. [141]&击节:赞赏

  142. [142]&乙卯:乾隆六十年,1795年。

  143. [143]&半塘:即山塘。苏州虎丘名胜之一。西临虎丘。时有“杭州西湖,苏州山塘”之誉。

  144. [144]&瓜期:古时指女-子十六岁。清代袁枚《随园诗话》有记:“古乐府:‘碧玉破瓜时。’或解以为月事初来,如瓜破则见红潮者,非也。盖将瓜纵横破之,成二‘八’字,作十六岁解也。段成式有诗云:‘犹怜最小分瓜日。’李群玉诗:‘碧玉初分瓜字年。’此其证矣。

  145. [145]&“一泓秋水照人寒”:句出唐代诗人崔钰《有赠》一诗:“莫道妆成断客肠,粉胸绵手白莲香……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自嗟此地非吾土,不得如花岁岁看。”形容女-子艳美而有韵味。

  146. [146]&款接:接待。款,诚意之貌。

  147. [147]&野芳滨:即冶坊浜。作者于卷四云:“其冶芳浜,余戏改为‘野芳滨’。”春秋时期吴王冶炼兵器的地方。在今苏州虎丘。

  148. [148]&都亭桥:又名都林桥。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在阊门内建都亭桥,专门招徕四方贤士。今桥已不存。

  149. [149]&分袂(mèi):分手,离别。袂,衣袖。

  150. [150]&穷措大:穷书生。措大,醋大。

  151. [151]&伉俪(kàng lì):智识、情趣相近的夫妻。ft

  152. [152]&猜枚:饮酒时的一种助兴游戏。多以酒席上的细小物品,诸如瓜子、莲子、坚果等,握于掌心或用器皿覆盖,令人猜测单双、数目。

  153. [153]&罗致:招揽,接纳。有诱引之意。

  154. [154]&牲牢:家畜。牢,圈。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所用牛、羊、猪三牲。

  155. [155]&equa(luán):圆,环绕。

  156. [156]&笠翁之《怜香伴》:李渔(1611-1680),浙江兰溪(今浙江金华兰溪市)人。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怜香伴》又名《美人香》,讲述了崔笺云因曹语花身上有一种迷人的香气而一嗅钟情,两人相怜相惜,誓约来世作夫妻;后历经波折,崔笺云将曹语花娶给丈夫作妾,同侍一夫。


在线阅读网免费看书: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