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微型景观
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31]可观之石,归与芸商曰:“用油灰[32]叠宣州石于白石盆,取色匀也。本山黄石虽古朴,亦用油灰,则黄白相间,凿痕毕露,将奈何?”
芸曰:“择石之顽劣者,捣末于灰痕处,乘--湿--糁[33]之,干或色同也。”
乃如其言。用宜兴[34]窑长方盆叠起一峰: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35],巉岩凹凸,若临江石矶[36]状。虚一角,用河泥种千瓣白萍[37]。石上植茑萝[38],俗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
至深秋,茑萝蔓延满山,如藤萝之悬石壁,花开正红色,白萍亦透水大放,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蓬岛[39]。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水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曰“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胸中丘壑,若将移居者然。
一夕,猫奴争食,自檐而堕,连盆与架顷刻碎之。余叹曰:“即此小经营,尚干造物忌耶!”两人不禁泪落。
译文
我在山中扫墓的时候,捡到纹路如山峦的石头,回来与芸商量说:“人们用油灰叠宣州石于白石盆上,是因为它们色泽协调。本地的黄石虽然古朴,但如果也用油灰粘连,则黄白之色相夹杂,凿出的痕迹完全暴露在外,怎么办呢?”
芸说:“选择那些劣质的黄石,捣成末状,于油灰粘连的地方,趁它们还--湿--的时候涂抹上,风干之后颜色或许一致吧。”我于是按照她所说的,用宜兴窑产的长方盆叠起一座假山,左边倾斜右侧凸起,背部是横方的石纹,仿佛根据云林石法一样,巉岩凸凹,起伏有致,如江边石矶;空出的一角,用河泥种植了千瓣白萍;假山上面则种植了茑萝,就是俗语所说的云松。
花费了数日工夫,才布置完成。
到了深秋,茑萝蔓延满山,像是藤萝悬挂在石壁之上,花朵是正红之色,白萍也浮出-水面绽开花朵,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上了蓬莱仙岛。把假山放置到屋檐下面,然后和芸一起观赏品评:此处可以布置水阁,此处可以立一处茅亭,此处可以凿六个字:“落花流水之间”,此处可以居住,此处可以垂钓,此处可以远眺。心胸之中,构想多多,好像即将移居到此假山中的样子。
一日傍晚,猫儿打架争食,从屋檐上坠落而下,连盆带架,顷刻之间全部破碎掉了。我叹息着说:“即便是这么小的一件小玩意儿,也犯了造物主的忌讳吗?”两个人不禁为之伤心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