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鹤楼
武昌黄鹤楼[220]在黄鹄矶上,后拖黄鹄山,俗呼为蛇山。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屹峙[221],面临汉江[222],与汉阳晴川阁[223]相对。
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224]。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壁间题咏甚多,不能记忆,但记楹对有云:
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
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黄州[225]赤壁在府城汉川门外,屹立江滨,截然如壁。石皆绛色,故名焉。《水经》[226]谓之赤鼻山,东坡游此作二赋,指为吴魏交兵处,则非也。
壁下已成陆地,上有二赋亭。
译文
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后面连着黄鹄山,俗称蛇山。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耸立,面对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
我与琢堂冒雪登临,俯视长空,雪花飞舞,遥指白色覆盖的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仙境。江中小艇往来,风帆纵横鼓荡,如巨浪卷袭片片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墙壁上题咏甚多,记忆不了很多,但记得有副楹联是:
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
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黄州赤壁在府城汉川门外,屹立在江边,山岩陡峭如墙壁。石头皆为红色,因此得名,《水经》称之为赤鼻山。苏东坡游历至此,作有两篇赋文,指此地是吴国魏国交兵之处,其实并非如此。
赤壁下面现已成为陆地,其上建有一座二赋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