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格言大全 > 表达政治的格言

表达政治的格言

1.治国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先秦]《论语·泰伯》
意译:不掌管政权,就不去谋划政事。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先秦]《周易·系辞上》
意译:安中有危、存中有亡、治中有乱的因素,因此必须明确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为转化的哲理。
善政必简。
——[先秦]《孔子家语·入官》
意译:一个好的有效的政治,给人的感觉并不十分复杂艰深,它的管理办法就必然简便。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
——《明史·钱唐传》
意译:要是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就要端正国风国俗。
战胜于朝廷。
——[先秦]《左传·襄公十一年》
意译:在朝廷上战胜别的国家,无需用兵。这是治国和用兵的最高境界。
争天下者必先争人。
——[先秦]《管子·霸言》
意译:要夺取天下,必须先争得人才。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汉]戴圣《礼记·杂记下》
意泽;治理国家必须严宽相当。也指学习、工作、生活须劳逸结合,有紧有松。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意译:忧患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就会促使国家灭亡。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先秦]《管子·牧民》
意译:要人民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得首先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有一定保障。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先秦]《论语·季氏》
意译:不担心东西少,就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国家)贫困,就担心(国家)不安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先秦]《论语·子路》
意泽:如果统治者的行为正派,不用发命令老百姓也会执行,如果统治者的行为不正派,就是发命令老百姓也不听你的。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意译:政事通达,人心和顺,那么一切荒废的事物都会兴旺发达起来。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先秦]《论语·颜渊》
意泽:政就是正,你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走正道呢?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
意译:王子犯了国法,和百姓一样要受到刑罪。
善将不择兵,善书不择笔。
——[宋]刘子《试梁道道士笔》
意译:会打仗的将领不会选择士兵,会写字的人不挑剔笔的好坏。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鬼谷子·符言》
意译:行赏贵在准确,而用刑贵在公正。
不因喜而加赏,不因怒而加罚。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意译:不要因为个人的高兴随意增加奖赏,也不要因为个人的气恼随意加重惩罚。
圣人不以一己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
——[先秦]《关尹子·三极》
意译:圣人不会用自己的意志来治理天下,而是用天下人的意志来治理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孟子·公孙丑》
意译:主持正义,就能得到众人的支持;违背正义,就会众叛亲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先秦]《老子》
意译:人民不怕死,怎能用死来威吓他们呢?意即以死惧之也不好使。
屋漏在上,知者在下。
——[汉]王充《论衡·答佞篇》
意译:屋子漏是屋顶上出了毛病,不过感觉到漏的是屋子下面的人。
君贵明,不贵察;臣贵正,不贵权。
——[宋]程颗、程颐《二程集·畅潜道录》
意译:做君王的有远见卓识最重要,体察入微并不很重要;做臣子的行为端正是最重要的,有权有势并不很重要。
民足则怀安,安则自重而畏法。
——[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
意译:人民生活富足,就会希望生活安定;希望生活安定就会自重从而害怕违反法律。
不使用权利即等于不享有权利。
——何怀宏《若有所思》
人民心力为革命成功的基础。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人民心力为革命成功的基础》
凡为国人,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
——邹容《革命军》
男女平权天赋就。
——秋瑾《勉女权歌》
自由固不是钱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鲁迅《鲁迅全集》
提倡人民的权力,便是公天下的道理。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王权宪法》
政府官员是公仆,他们执行着人民制定的法律。
——[美国]斯·克利夫兰《接受纽约州州长提名的信》
轻举妄动的国家是罪恶的国家。
——[美国]爱·扬格《夜思·序》
假如国家注意培育有知识的人,国家则存;如果只具备智者的外表,国家则亡。
——[美国]爱默生《论文集第二辑·论政治》
为君者,当施仁政,慎用苛罚。
——[古罗马]奥维德《黑海书简》
治理国家是一件残忍的事业,好心是办不成事的。
——[英国]哈利法克斯《文集》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它的全体公民;如果他们平庸无奇,愁眉苦脸,疾病缠身,国家就必然贫困。
——[英国]奥尔丁顿《上校的女儿》
一个国家的形成要用一千年,而它的毁灭只需一朝一夕。
——[美国]乔·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只有使国民伟大,国家才能真正地伟大。
——[美国]查·萨姆纳《关于民族真正伟大之所在的演讲》
2.民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先秦]《孟子·尽心下》
意译:人民是最重要的,国家第二,君王要轻一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先秦]《孟子·公孙丑下》
意译:(占有)有利的天气不如有利的地理位置,(占有)好的地理位置不如拥有人心。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意译:治理国家,首先要让人民富起来。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先秦]《孟子·梁惠王上》
意译:使老百姓生活安定而统一天下,没有能够阻挡的。
岂有民贫于下,而国富于上邪?
——《南齐书·卷四〇·武十七王列传》
意译:哪有老百姓普遍贫困,而国家却很富足的事?
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
——《孔子家语·贤君》
意译:国家最应该先办的事,是让老百姓富裕和长寿。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先秦]《尚书·五子之歌》
意译: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坚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意译:以百姓的乐为乐,百姓也以他的乐为乐;以百姓的忧为忧,百姓也以他的忧为忧。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先秦]《荀子·王制》
意泽:君王是船,人民是水。水能载着船,也能把船打翻。
凡不能调民利者,不可以为大治。
——[先秦]《管子·揆度》
意译:凡是不能让老百姓富起来的国家,都不能长治久安。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宋]朱熹《四书章名集注,孟子·尽心下》注语
意译:国家以人民为根本,国家也是为人民而存在的。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唐]房玄龄《晋书·熊远传》
意译:只有道义才是民心归向。
百姓苟富完,不忧国家穷。
——《清诗铎·萧抡·咏古》
意译:百姓如果是富足的,就不怕国家穷。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先秦]《管子·治国》
意泽: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使老百姓先富起来,老百姓富就好治理,老百姓穷就不好治理。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
——[宋]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书》
意译:治理国家的方法,要以顺应民心为根本,使人民的生活殷实为根本,使人民的生活安定不受骚扰为根本。
欲天下治,莫若恤人。
——-《新唐书·卷一三一·宗室宰相列传》
意译:要想治理天下,没有比爱护百姓更重要的了。
民怨而国危。
——[先秦]《韩非子·难一》
意译:老百姓有了怨气国家就危险了。
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
——[宋]苏辙《傅尧俞御史中丞》
意译:政治没有新旧之分,关键要以方便人民为根本。
民犹水也,壅则为渊,疏则为川。
——《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传》
意译:老百姓的势力像水一样,堵塞它,就聚积成深渊,疏导它,就成大河。
众而不可欺者,民也。
——[宋]苏辙《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
意译:人数虽多但不可欺诈的就是老百姓。
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先秦]《孟子·梁惠王下》
意译:和老百姓一起欢乐才能统一天下。
察民所恶,以自为戒。
——[先秦]《管子·桓公问》
意译:考察老百姓憎恶什么,好戒备自己不去做。
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意译:对民众平和谦虚,民众一定会归附你。
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颜渊》注语
意译:老百姓富了,君王不会贫穷;老百姓穷了,君王也不可能富有。
善藏者藏于民,不善藏者藏于府。
——《魏书·卷六八·甄琛高聪列传》
意译:会积累财富的办法是让老百姓先富足起来,不会积累财富的办法是先把国库富起来。
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
——[北齐]刘昼《刘子·贵农》
意译:鱼没有水,不可以生存;人没有脚,不可以走路;国家没有人民就不可以治理。
众怒如水火,不可救也。
——[汉]司马迁《史记·卷三九·晋世家》
意译:人民愤怒了,如水火一样,可以毁灭一切,扑不灭拦不住。
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
——《左传·昭公三年》
意译:爱老百姓像父母爱儿女一样,老百姓归附你就像流水一样,想不让老百姓归附你,不能有什么办法阻挡啊?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汉]班固《汉书·郦食其传》
意译:统一天下要以人民为根本,人民要以粮食为根本。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意译:当官的意志没有比爱护人民更高,行为也没有比与百姓同乐更厚。
善为政者,视民如子。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官王逵等二札子》
意译:善于管理国家的人,把老百姓看作自己的子女。
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意译:能爱护自己管地老百姓的官,才能让外地恶人也敬服他。
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
——[唐]吴兢《贞观政要·直谏》引魏徵语
意译:有道义的君主,把老百姓的心事当成自己的心事。
量民力,则事无不成。不强民以其所恶,则诈伪不生。
——[先秦]《管子·牧民·士经》
意译:估量老百姓的力量来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不强迫百姓去做使他们反感的事,就不会出现虚伪欺诈的行为。
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
——[唐]吴兢《贞观政要·务农》
意译:国家的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粮食为根本。
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使富。
——[先秦]《管子·五辅》
意译:把国家经济的根本搞坚实,把没有用的事丢掉不去做,这样百姓才会富起来。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汉]戴圣《礼记·大学》
意译:爱好老百姓所爱好的,厌恶老百姓所厌恶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国之兴衰治乱,观其民而知焉。
——孙中山《中国同盟会意见书》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董必武《挽沈英骊女士》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人民是生命的化身,是永远创造的,生产的。
——冯雪峰《破坏》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
人民的政府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
——[美国]丹·韦伯斯特《关于福特决议案的第二次演说》
在外交政策方面,我将努力奉行友好睦邻政策。
——[美国]富·罗斯福《第一次就职演说》
民主制就是直接由全体人民治理、全体人民拥有、全体人民享受的自治政体。
——[美国]西·帕克《在波士顿音乐厅里的布道》
3.纳贤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先秦]《尚书·大禹谟》
意译:任用贤才的时候不要朝三暮四,废除邪恶的东西不要迟疑。
才乎才,有德以为功,无德以为乱。
——[宋]《李觏集·潜书十五篇并序》
意译:能人啊能人,有道德的能人能做好事,道德败坏的能人也能干坏事。
世一易,则习一变;贤一出,则论一新。
——[明]薛应廆《薛方山纪述》
意译:社会一发生变革,风俗观念也跟着变化;有德有才的人士一出现,那么思想舆论也跟着更新。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先秦]《尚书·周官》
意译:推荐贤才,并能将位置让给有才能的人,这样老百姓和官员才能相处融洽。
功无大乎进贤。
——《吕氏春秋·赞能》
意译:功劳没有比推荐贤德之人更大了。
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先秦]《周易·师》
意译:要治理国家或要做大事千万不要任用小人。
用不才之士,才臣不来;赏无功之人,功臣不劝。
——[唐]王维《王右丞集·责躬荐弟表》
意译:你用了没有才的人,有才的人便不会来为你效力;你赏了无功之人,那么真正能立功的人就不会努力地去干了。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先秦]《墨子·亲士》
意译:献国宝不如献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
——[汉]刘安《淮南子·泛论训》
意译:如果因为一个人有一些小错误就否定他的大功绩,那么天底下就找不出来圣明的君主和贤德的宰相了。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先秦]《论语·卫灵公》
意译:不因为这个人说了你好的话就选拔,也不因这个人说了你不好的话就放弃他。
人才异能,备体者寡。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意译:能人各有所能,全能的人是极少的。
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
——[先秦]《韩非子·有度》
意译:有才华的人不会被压制,无才华的人也不会被掩饰。
人才各有所长,不可偏弃。
——《宋史·卷三五六·刘拯传》
意泽:人的才能各有侧重,不可因有某些不足而舍弃。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三国·魏]曹操《求贤令》
意译:只要是有才的人,只要推荐,我就会用他。
衣食富足,奸邪不生。
——[北齐]刘昼《刘子·贵农》
意译:衣食富足,奸邪之人就不会出现。
水广者鱼大,山高者木修。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意译:水域广大,长的鱼就大;山高耸,长的树木就修长,说明良好条件的创造有利于人能发挥作用。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
意译:任用人才如同使用器物,取各自的长处。说明用人要善于用人的特长,不要求全责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不同的人的不同优势。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札记·子张问入宫》
意译:水太清了鱼就难以存活,对人过于苛求就会失掉朋友。
疑则勿用,用则勿疑。
——[宋]陈亮《论开诚之道》
意译:怀疑这个人的才能就不要用他,既然用了这个人就不要怀疑他。
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韦思廉传》
意译:如果让没有才能的人进了朝廷,那么就会阻碍有才能的人的发展。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李世民《赐萧》
意译:狂风来临的时候才知道什么草最坚强,国家动荡时才能识别出忠臣。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
——[汉]班固《汉书·刘辅传》
意译:不能用腐朽的木头做柱子,也不可以用才德低劣的人来担任重要的职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宋]阮阅《诗话总龟》
意译:大海辽阔,任凭鱼儿翱游,天空高远赁凭鸟儿飞翔。
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
——[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
意译:能任用异人才能周全大事。
得士者富,失士者贫。
——[汉]扬雄《解嘲》
意译:国家得到有人才就富强,失去人才就贫弱。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吕氏春秋·察今》
意译:骑好马的目的是它能日行千里,而不是想要它骥骜的美名。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意泽:大冢都说这个人的不是,你要考察一下是否如此;大冢都说这个人好,你也要考察一下是否如此。
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得贤者安存,先贤者危之。
——《大戴札记·保傅》
意译:没有永远安定的国家,没有应该惩处的百姓,能得到贤才的国家就安定,失去贤才的国家就会有灭亡的危险。
论材选士,必试于职。
——《汉书·卷八五·谷永杜鄄传》
意译:评估人才,推选贤士,一定要把他们放在职守上试验之后再做决定。
世有伯乐,然有千里马。
——[唐]韩愈《杂说下》
意译:世界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的存在。指要先有发现任用人才的人,才会有人才的出现。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诗
意译:周公正在吃饭,如果有贤人来了,他会立刻吐出口中的食物来迎接贤人,这样便赢得了天下人的心。
圣君用人,不拘毁誉。
——[汉]《王粲集·仿连珠》
意译:圣明的君主启用人才时,不在乎别人对这人的评价是好还是坏。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外内,指家族以外或以内;举,举荐、推荐。)
——[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意译:推荐人才,不排斥和自己有恩怨的人,也不因为是自己的亲人就不举荐。
人先信而存求能。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意译:一个人应该先有信用才能再看本领怎样。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先秦]《墨子·尚贤上》
意译:有才能的人就推举他,没有才能的人就让他让位。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上李鸿章书》
支配物质易,支配人事难。
——孙中山《王权宪法》
伟大的人不但禁得起别人的骂,更要禁得起自己的骂。
——周作人《谈虎集·评自由魂》
举人不能不破格,破格则须循名核实。
——蔡锷《蔡锷集〈曾胡治兵语录〉序》
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周恩来《知识分子应当受国家和人民的尊重》
在被管理的对象中,最复杂的就是人。
——毛仲强《八十年代台湾企业经营管理》
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4.廉政奉公
为政者,廉以德己,慈以爱民。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意译:治理国家的人要使自己清正廉洁,对百姓百般慈爱。
上公正则下易直。
——[先秦]《荀子·正论》
意译:当政的人公正无私,做下属的才会正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意译:阅遍史书,深知前辈的成败、国家的盛衰,都是勤俭或是奢侈造成的。
上梁不正下梁蹲。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意译:房屋的正梁不扶正,其他的梁就不会正。
见利不动,临死不恐。
——[汉]刘向《新序·义勇》
意译:看到财利不动心,面对死亡不害怕。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明]于谦《入京》诗
意译:进京见皇上只需两袖清风,免得让老百姓说长道短。
怀必贪,贪必谋人。谋人,人亦谋之。
——[先秦]《左传·宣公十四年》
意译:有向往荣华富贵的倾向就会贪污,贪污就会算计别人;你算计了别人,别人也会算计你。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
——[明]洪应祖《菜根谭·概论》
意译:真正廉洁奉公的人并没有廉洁的名声,故意制造廉洁名声的人就是贪的人。
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
——[南朝]范晔《后汉书·班彪传》
意译:指消灭各种不正的欲望,就会有廉洁之心。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
意译:廉洁的人是人民的表率,贪婪的人是人民的窃贼。
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君臣》
意泽:指为政的人不严于律己,那么臣民百姓也就会效仿他们。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万众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千秋者谋之。
——[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意译:为官从政,不应谋求一己之利、一时之利,而该为人民群众、千秋万代谋福利。
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
——[唐]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意译:除去浑浊,留下的则是清白,废除贪污的人,才会有廉洁的存在。
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
意译:指为官的要廉洁谨慎,克制自己的欲望,一心为国为民。
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
——[汉]刘向《淮南子·原道训》
意译:不把奢侈当作快乐的事,不把廉洁当作悲伤的事。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先秦]《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意译:节俭是所有美德共同的标志:奢侈是可恶之首,指的是节俭可以培养人们的品质,奢侈是万恶的根源,私仇不入公门。
——[先秦]《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意译:指不滥用职权于个人恩怨上。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
——[清]金缨《格言联璧》
意译:维护面子,不如重视廉耻。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汉]刘向《说苑,政理》
意译:当官的没有比公平更重要的了,在财物面前没有比廉洁更重要的了。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
意译:廉洁的人常常满足于无所求,贪婪的人常常忧虑得到的不够。
无私者公,无私者明。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意译:心底无私的人才能公正和廉明。
公生明,偏生暗。
——[先秦]《荀子·不苟》
意译:公正就政治清明,而偏私则政治黑暗。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意译:恭谨勤劳,竭尽全力,直到死为止。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先秦]《礼记·礼远》
意译:施行治世之道,是使天下的人都不为个人利益着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先秦]《论语·子路》
意译:统治者如果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动;反之统治者如果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不会顺从。
水至平,端不倾,心术如此象圣人。
——[先秦]《荀子·成相》
意译:指人的心术如果能像水一样公正,那就如同品德高尚的人了。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明]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意译:只有公平才会产生清明,只有廉洁才会产生权威。
公生明,廉生威。
——[清]李煜《冰言》
意译:公正无私能产生英明的决策,廉洁奉公会树立崇高的威望。
大义灭亲。
——[先秦]《左传·隐公四年》
意译:真正的公正廉明是不顾亲情而公平抉择。
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立即私事息。
——[汉]韩婴《韩诗外传》
意译:公理通达了,私门才能被堵塞;公理树立了,私欲才会受抑制。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汉]刘向《淮南子·修务训》
意译:为官若能做到公正无私,一句话就可以使百姓齐心做事。
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宋]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意译:只做对国家有利的事,而不为个人谋好处。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先秦]《尚书·周官》
意译:以公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
——《慎子·君臣篇》
意译:指做官不徇私情,执法才能大义灭亲。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意译:依照法律奉行公事,那么上上下下才公平。
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向隅。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体验》
意译:做事出以公心,就会通向光明路;做事私字当头,就会陷于死胡同。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意译:为了国家不顾家庭,为了公事不考虑自己。
公德只是个无我,公道只是个爱人。
——[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意译:为官从政,只要无私心,就称得上公德;只要爱人民,便做得到公道。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先秦]《论语·颜渊》
意译:做官不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实。
公家一文钱,百姓一身汗。将汗来比钱,花钱容易流汗难。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一文钱》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陈毅《感事书怀·手莫伸》
奢侈和淫糜只是一种社会崩溃腐化的现象,决不是原因。
——瞿秋白《瞿秋白诗文选·关于女人》
不义之财不会给人带来好运气。
——[古罗马]奥维德《爱情诗》
贪婪是万恶之源。
——[古罗马]克劳德兰纳斯
——《昂诺利·奥加斯蒂四世对斯蒂利科尼斯执政官的颂词》
你若是贪食的,就当拿刀放在喉咙上。
——《旧约全书·箴言》
财富过多是贪婪的根源。
——[英国]克·马洛《马耳他的犹太人》
贪婪与幸福既然从不见面,那又怎能彼此相识呢?
——[美国]富兰克林《格言历书》
贿赂能败坏人的慧心。
——引自《旧约全书·传道书》
不要贪多,免得失尽。
——[英国]乔·赫伯特《名望》
贪得无厌是人作恶的主要原因。
——[古希腊]米南德《残篇集》
贪婪与挥霍一样,最终都会使人成为一小块面包的乞讨者。
——[英国]托·富勒《箴言集》在线阅读: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