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经济学书籍 > 经济学通识课 > 10 世界工人——马克思与共产主义

10 世界工人——马克思与共产主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开篇第一句话,这本书写于19世纪中期,也是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政治手册。幽灵——一种可怖的、带有威胁性的东西,指的是对欧洲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于另一种制度,即将来扫荡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在这种制度下,私人财产将不复存在,工人将领导一切,而非老板。这些宣言的作者是两位德国人,卡尔·马克思和他的朋友恩格斯。马克思是一位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革命家。一些人将他称为社会预言家,一个拥有远见卓识的伟大思想家。而另一些人则视其为将经济引向险径的邪恶的人。

马克思在1848年预言了资本主义的末日,当时的欧洲民族确实看起来如临深渊。在法国,被1789年大革命推翻的帝制得以复辟,人民再一次对国王充满了怨怼。当《共产党宣言》出版时,巴黎不断爆发起义,抗议者设置路障和军人在街头展开巷战。马克思急切地参与到斗争中去,当他到达巴黎时,国王已经被赶跑,第二共和国宣布成立。胜利的欢呼声淹没了巴黎的广场。

在随后的文字中,马克思难掩激动的心情。他写道:“所有现存的社会制度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他认为历史就是关于穷人和富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马克思相信他在巴黎所见的正是这种历史的抗争。此前他已经预言资本主义将被工人们推翻。他希望起义成为他的预言实现的开端,但在数月之后,欧洲革命以失败告终,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似乎变得遥遥无期。

马克思返回了英国,这是欧洲最后一个可以容他继续发表危险言论的栖身之地。他成为所有在伦敦的外国流亡革命者的领导人。他目光如炬,令人不寒而栗,下颚蓄着络腮长胡,双手汗毛浓密,用他渊博的知识揭露愚蠢和丑陋。他经常当众斥责追随他的革命者们,并喜欢奚落权贵。他曾取笑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的舌-头肯定是皮子做的才会如此乏味无趣,并称呼英国首相罗素勋爵为“畸形的侏儒”。

为了完整地阐述资本主义理论,马克思常年阅读浩如烟海的经济学书籍。他有着惊人的毅力,但也常常耽误事情、惹出麻烦。常常会有店主将他堵在门口索要迟迟未付的账单,他的妻儿经常生病,小女儿去世时他借了别人两英镑用来买棺材。他常常躲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钻研大部头的历史和经济类书籍,每次回家都会带回一大摞的笔记。他通宵写作,烟不离手,周围是孩子们散落的玩具和破旧家具。写作的过程往往是痛苦的,因为马克思患有严重的肺结核,以致他不得不尝试用砒霜治疗脓肿。19世纪60年代末,他完成了第一卷《资本论》,而这花费了他近20年的时间。马克思哀叹自己为此牺牲了健康、幸福和家庭。因为脓肿处的炎症愈发厉害,马克思是站着写完最后几页的,在搁笔时,他说道:“我希望资产阶级永远记住我体-内的疮,直至他们灭亡的那一天。”

空想社会主义学家曾将资本主义称为社会的毒药。马克思同样相信只有新的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与空想社会主义学家所认为的这种社会会由人的善意实现的想法不同,马克思觉得这种观点是愚蠢的。他认为资本主义内部本身就蕴含着新社会的种子。历史是伴随着一系列的经济制度向前发展的。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经济由封建传统统治。拥有工厂的资本家是不存在的,社会上只有手工艺人、农民和贵族。随着权贵占有土地并建立工厂,农民和手工艺人变为领取工资的工人,资本主义便开始萌芽。最终资本主义也会被取代,而这种更迭取决于资本家赚取利益的方式。

资本家购买原材料(衣服、纽扣、线)生产产品(衬衫),然后以一定价格出售。利润从何而来呢?弄明白这一点需要搞清楚经济价值的来源。马克思和亚当·斯密、李嘉图都认为产品的价值等同于制造产品的劳动力总量,这个观点被称为“劳动价值论”(labour theory of value)。如果制作一件衬衫需要30分钟,它的价值等同于30分钟的劳动量。马克思同样相信工人们的工资用于满足自身的生存,即最低程度的衣食需求。假设工人用5个小时的制衣工作挣到的钱就足以养活自己,如果工时为12个小时,工人就得多付出7个小时的劳动才能拿到满足生存所需的工资。那么,出售在额外的7个小时内做出的衬衣的“剩余价值”(surplus value)去哪了呢?它流入了资本家的腰包里。因此,剩余价值可以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机器和资金,从而扩大经营规模。

资本家通过延长工时和加大劳动量剥削工人,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工人希望缩短工时,提高工资。工人之间出于对失业的恐惧而产生的竞争也导致工资的降低。无产阶级的前景十分黯淡:资本家使工人终日从事苦力,并“将妻儿拖入资本强大力量的车轮下”。

在马克思眼中,资本家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纷争属于资本主义深层次的矛盾。资本家通过变本加厉地压榨工人阶级保护自己的利益,工人所能分得的经济利润越来越少。最终,他们根本无力购买工厂中大量制造的产品,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商品也销售不出去。长此以往,工人的生活更加悲惨,怨声载道。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崩塌,工人阶级获得了土地和工厂,共产主义建立,消灭了剥削。这种结果得益于私有财产的取消:熔炉或起重机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资本家,而是由全社会共享。人们按需分配而不是领取资本家的工资。共产主义也会消灭阶级和阶级分化所导致的无休止的阶级斗争。

马克思相信资本主义本身意味着折磨和苦难——亚当·斯密那只引领和谐的“看不见的手”无处可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掌握生产方式:生产商品的资本。工人除了自身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与封建社会中和地主关系密切的农民不同,工人们可以自由选择雇主。但因为工人所能支配的仅有劳动力,他们的唯一选择就是为资本家工作并忍受剥削。资本家在国家法律的庇护下,通过拥有资本、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积累资本,发财致富。传统的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基本不存在斗争,因此资本被视作物品的集合,例如用来生产的厂房、传送带、锯和织布机。对于马克思而言,资本远不止于此,它关乎权力。资本依赖于划分为有产者和无产者的社会阶级,而资本主义的建立则依赖于取得所有权的有产者。对于这一点的理解是看清资本主义现实的关键,也是马克思将此书命名为《资本论》的原因。

马克思的观点随后发展为一种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它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运动之一。在他去世后多年,社会主义在苏联、匈牙利、波兰、中国等国建立。在这种制度下,国家掌控经济并指导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制度建立之初工业确实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人民经常要艰苦度日,如从事劳动营中繁重的劳动和忍受大饥荒(见本书第16章)。国家对众多工厂的管控最终变得越来越复杂,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新产品和生产手段的开发迟缓。在许多共产主义国家,比如许多欧洲国家,经济崩溃,共产主义功亏一篑。

此后的经济学家对于马克思的许多观点持有异议。在下一章里,我们将会发现他们用新的理论取代了劳动力价值理论。批评家同样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在现实中的失败证明马克思的观点是错误的。他的观点更多是探讨资本主义内部的紧张矛盾,而并未详细阐述共产主义未来的细节。马克思认为只有当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后共产主义制度才会得以实现。但是第一次共产主义革命爆发于20世纪早期的俄国,其经济性质处于贫穷的农奴经济阶段,而非马克思所言的资本主义。

随着19世纪的到来,许多关心劳苦大众命运的思想家并不认为新社会的建立要靠推翻旧制度。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可以变得更具善意。很多国家将选举权普及至工人阶级,后者在社会上获得了新的影响力。政府尝试缓解资本主义给穷人造成的生活压力。在20世纪初,法国、丹麦和其他国家开始为失业人员引入福利制度。德国在19世纪早期推行教育普及的政策,美国、法国和英国也紧随其后。政府逐渐将童工和文盲列为非法,饥饿的儿童不再被送往煤矿和工厂。

工人的平均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这是否不符合马克思的观点?并非如此,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即使资本主义可以提供汽车和电视,依然会对民众造成伤害。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异化”(alienation)。他相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只不过是巨型机器上的螺丝钉。他们和老板用来赚钱、由自己生产的商品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联系。他们开始将其他人视为劳动工具,而非人类。最终,他们从人性中被剥离,而正是人性才能把他们和其余人联结起来。高薪并不能打破沉重的锁链。

私有财产将社会划分为有产者和无产者。人们只有通过工人发起革命,消灭私有财产才能彻底拥抱人性。《共产党宣言》在结尾发出了抗争性的号召:“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有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在线阅读: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