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小说 > 人之彼岸 > 情感

情感

与情绪十分类似,人类的情感也与生物化学分子密切相关,也是生存进化选择的结果。情绪更多针对情景,情感更多针对爱的人。如果说恐惧等情绪源于生命的脆弱必死性,那么爱恋等情感更多源于生命的代际延续性。

按照目前心理学界较为流行的进化心理学观念,人类的情感、道德与进化因素密不可分。基因总是随机变异,没有方向,但自然选择是有方向的,能够留存下来的基因有共通特征:倾向于自我保存和复制的基因更能够保存和复制。这句话说起来像废话,但它实际上指明了人类进化的大方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越是有能力自我复制的基因,生存概率越大。对应到人世间,就是越有能力留下后代的人,越被自然选择。就是说,有两个原始人,一个倾向于到处留情,多子多福,另一个倾向于独善其身,孤独思考,那么前一个人的基因通过子嗣流传后世,第二个人的基因就此告别人类基因库。于是千百代之后,人类留下来的行为模式就是那些倾向于扩大子嗣生存的策略,越是热衷于基因延续的策略和相应的基因,越能成为主流。由于传统社会子女抚养的重任主要在女性身上,而女性获得收入的能力通常较低,于是导出一系列推论,包括男性女性相互的吸引力与生殖健康密切相关,以及男性热衷于在可能的范围内多找女性伴侣,留下基因,女性则乐于和某一个资源丰富的男性忠诚绑定,以换取他对母子的抚养。手足之间为了争夺存活必需的资源,常常彼此嫉妒,爱恨交织;人类对亲属有牺牲精神,因为亲属能将自己的一部分基因延续下去。

这一套理论虽然不能解释具体个人之间的爱恋,但对人类整体的行为模式做出了很好的说明。依统计看来,在人类各个部族数千年的历史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扩大性爱范围,女性选择配偶首先要求男性在抚养上投入,男性对于抚养他人子女的恨意很深,诸如此类。我们姑且不对进化心理学的道德意味加以评价,还是回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主题。从进化的角度看,我们能对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情感做出什么样的判断呢?

首先,最基本的判断是,人类的爱恋与有性生殖关系紧密。爱情和亲子之情,主要源于两性的有性繁殖。如果人类不是两性基因生殖,而是无性分裂生殖,可以猜想人类必然没有目前这样以结合繁育为目标的爱情和亲情。人类的爱情当然不止于繁殖,还有人格的相互认可和人性的相互信任,但这依然是在两性繁衍基础上的升华。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远小于人和机器之间的区别,对于没有生物有机体的机器,既没有性别,又没有子女,更没有生存选择,很难想象机器之间会有两性繁殖所特有的性别之爱。且不说人工智能是否会产生独立人格,即便是人工智能有一天产生了独立人格,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像哲人之间的关系,交流思想是其主要交往特征。柏拉图曾经对这种感情做过描述。

归结起来:若不是以有性繁殖做基础,两性相吸和一对一忠诚则无必要,很难想象哲人之间的思想交流需要限定一对一两性结对。无必要的现象在进化的历史上基本上都被剪除,机器进化亦如此。

机器之间或机器与人之间,没什么理由自然进化出两性之爱。除非程序员加以规定,让机器人对某个认定的人结成一对一关系。但这种人为规定的爱不是自发,只是一条命令而已。“if input=我爱你,then print=我爱你”,这种指令30年前就可以做到了。

在线阅读: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