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妙寂
尼妙寂,姓叶氏,江州浔阳女也
。初嫁任华,浔阳大贾也
。父昇
,与华往复长沙广陵间
。唐贞元十一年春
,之潭州不复。过期数月,妙寂忽梦父被发裸形,流血满身
,泣曰:“吾与汝夫湖中遇盗,皆已死矣。以汝心似有志者,天许复仇,但幽冥之意,不欲显言,故吾隐语报汝,诚能思而复之,吾亦何恨。”妙寂曰:“隐语云何?”昇曰:“杀我者,車中猴,門東草。”俄而见其夫形状若父,泣曰:“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妙寂抚膺而哭,遂为女弟所呼觉。泣告其母,阖门大骇。念其隐语,杳不可知。访于邻叟及乡闾之有知者,皆不能解。乃曰
:“上元县
,舟
,四方士大夫多憩焉。而邑有瓦棺寺
,寺上有阁,倚山
,莫不登眺。吾将缁服其间
,伺可问者,必有省吾惑者
。”于是褐衣之上元,舍力瓦棺寺
,日持箕帚,洒扫阁下。闲则徙倚栏
,以伺识者。见高冠博带吟啸而来者,必拜而问。居数年,无能辩者。
十七年,岁在辛巳,有李公佐者,罢岭南从事而来
,揽衣登阁,神彩俊逸,颇异常伦。妙寂前拜,泣,且以前事问之。公佐曰:“吾平生好为人解疑,况子之冤恳而神告如此
,当为汝思之。”默行数步,喜招妙寂曰:“吾得之矣。杀汝父者申
,誓报深恩。妇人无他,唯洁诚奉佛,祈增福海耳。”乃再拜而去
。
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坛
,人之为僧者必由之;四方辐辏,僧尼繁会,观者如市焉。公佐自楚之秦
,维舟而往观之。有一尼,眉目朗秀,若旧识者,每过必凝视公佐,若有意而未言者久之。公佐将去,其尼遽呼曰:“侍御贞元中不为南海从事乎
?”公佐曰:“然。”“然则记小师乎?”公佐曰:“不记也。”妙寂曰:“昔瓦棺寺阁求解車中猴者也。”公佐悟曰:“竟获贼否?”对曰:“自悟梦言,乃男服,易名士寂,泛佣于江湖之间。数年,闻蕲黄之间有申村
,因往焉。流转周星,乃闻其村西北隅有申蘭者,默往求佣,辄贱其价。蘭喜召之。俄又闻其从弟有名春者。于是勤恭执事,昼夜不离,凡其可为者,不顾轻重而为之,未尝待命,蘭家器之。昼与群佣共作
,夜寝他席,无知其非丈夫者。逾年,益自勤干,蘭愈敬念
,视士寂,即自视其子不若也。蘭或农或商,或畜货于武昌,关锁启闭悉委焉。因验其柜中,半是己物,亦见其父及夫常所服者,垂涕而记之。而蘭、春叔出季处
,未尝偕在。虑其擒一而惊逸其一也
,衔之数年。永贞年重阳
,二盗饮既醉,士寂奔告于州,乘醉而获,一问而辞服,就法。得其所丧以归,尽奉母,而请从释教。师洪州之天宫寺尼洞微
,即昔时授教者也。妙寂,一女子也,血诚复仇,天亦不夺,遂以梦寐之言,获悟于君子,与其仇者得不同天。碎此微躯,岂酬明哲。梵宇无他
,唯虔诚法象以报效耳
。”公佐大异之,遂为作传。
大和庚戌岁,陇西李复言游巴南
,与进士沈田会于蓬州
。田因话奇志
,持以相示,一览而复之。录怪之日,遂纂于此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