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文学 > 郑爽的书 > 拖延是一种病

拖延是一种病

自己的故事写着写着就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回忆释放不出来的时候就想跟大家聊聊生活的琐碎细节,比如拖延症(我想编辑大大不会怪我的,嘿嘿)。从我们最初认识“拖延症”,到现在有多久了?这个词之所以顽强地存活着,经久不衰且生命力强大,大概是因为它所描述的现象太具体,让每个人都觉得“似曾相识”,躺着也像中了枪一样。

讲真……我完全应该站到“拖延症重度患者”的行列里去,对我而言这个词早已不是一个术语,这一媒体用词刚开始变得热门时,我就给自己贴上了这个标签。这个沉

默的心理顽疾,长期以来侵蚀着我,现在我对犯病的样子已经习以为常了。

记得刚开始流行这个词的时候,某种说法是“拖延症其实代表着一种享乐主义”——人们通过对临近或当前任务的焦虑转移来获取不同程度的心理慰藉,放弃部分专注的时间来享受当下,娱乐或是休息。听到这样的解释后我还蛮开心的,这说明我并不是要故意偷懒或是耍赖,只是更注重自我愉悦感的实现。甚至前几年还有本书叫《拖拉一点也无妨》,不得不说这简直为广大拖延症患者明目张胆行拖延之实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导致我们一拖再拖,病入膏肓。

有时候我也常常挖心挠肝地想跟自己讨个说法,“拖延症是如何养成的?”细数大大小小的过程,也许是“长时间等待”和“安全感薄弱”导致我心甘情愿地掉进了拖延症陷阱。演员的工作性质极大程度上要求我们在拍摄过程中要习惯等待,耐心等候每一个时间节点和信号指示,因此大脑便有意识地弱化了间隔长度,横向加强了主观感受——时间走得越来越慢。作为公众人物,我们的日常生活被曝光的几率远大于普通老百姓,一举一动长期被放大使得我们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心理上逐渐产生对周遭环境和事物发展的抗拒,因此拒绝所有即将可能产生的状态。久而久之,人这种习惯性动物

便把拖延转化成一种精神养分,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获得暂时性的快感,酸爽极了。

关于病变的细节我已无法一探究竟、刨根问底了,只得寄希望于自己努力拯救、逐步治愈,因此大刀阔斧地制定了多重“战拖计划”,接下来跟你们分享见证奇迹的时刻:

A.抱团模式:强行拉着身边俩闺蜜成立了“战拖小组”,互相监督,奖惩同步。比如每天定点打卡背单词一小时,争取早日变身“International郑”,如学霸模式开启失败,则惩罚晚上夜宵!开始学习前为自己制定一小时计划,并且一一写在纸上,完成一项,划掉一项,这样很有成就感……另外,开始学习前一定要准备好所有工具,比如文具、单词书、笔记本等,否则强迫症患者可能会觉得没有完全准备好,导致荒废有效时间。

0.jpg1.jpg

href="http://www.yuedu88.com/" target="_blank">在线阅读yuedu88com :http://www.yuEdu88.com/


B.环境改变:拖延其实常常会由身边环境的一些诱因触发,比如手机(眼花缭乱的APP通知,不时传来的聊天简讯都极其容易转移我的专注力)、零食(看见好吃的就走不动路,唯有美食不可辜负)。综上,这些看起来琐碎却常常影响行为选择的场景总是让我在第二秒就缴械投降,我躲远点还不行?关掉手机,让助理藏起零食……关键时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C.过程控制:有时候我之所以拖延,是因为某个目标很难达成或某

件事不太容易上手去做,因而不自觉给自己放松的借口。如果慢慢尝试着把注意力放在去做一件事的过程上,而非最后要实现的结果上,拖延症对精神的控制力会逐渐减弱。举个例子,当我决定狂补英语时曾经久久不能踏出第一步,在我看来这是一件比拍戏难度系数高好几倍的事儿(某综艺节目里大家应该感受过我的英语水平了)。最初尝试每天背单词的时候总是坚持20分钟后就草草结束,几乎没有一天完成当日目标。后来我意识到必须把时间切割成几个片段,比如“25+10+25”的学习节奏,中途十分钟休息一下,放松大脑,这样劳逸结合反倒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样看来,总比害怕开始而不去做要好很多呢。

D.后果暗示:太多次教训告诉我,拖延的时候千万不能心存侥幸。每次实施拖延战术时我总幻想着一定会有人提醒我、监督我,或是临近deadline效率更高,但无数次的结果证明没有人会推着你走一辈子,这太不现实。导致我拖延的心理原因大部分来自对成功的害怕和对失败的恐惧。比如拍戏,如果演得太好你就会背负更大的期望,这样一来,完美的杀青会带给我压力;如果拍得不好,恰恰印证了自己的“烂演技”。我总是等着“准备好了”才开始慢慢行动,但慢工并不总是出细活,因为对

失败的恐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加深,可能反而会一事无成。拖延需要正视的是自身对责任心和追求完美的苛责感。所以,要学会自我调节并勇敢直面每个工作可能产生的种种后果,从思想根源剔除过于看重后果的焦灼感。

世界变化好快,我们常常需要根据不同节点做出选择和调整,或延迟,或提前。拖延症好像变成了一种时代病,当我们产生逃避或是消极的念头时,它提供强有力的避难所:游戏、淘宝、社交媒体……在时间的催促下,我们又不得不收起放纵的情绪,一次次陷入“拖延—短暂放松—长久焦虑—再拖延”的怪圈。

拖延症或许是一种阵痛,又或许是一种不治之症,谁说得准呢?就好比我本来是打算去喝水的,过了20个小时后的现在还没喝到,这一路……叫做心路。我一定是个畅想者,可以随时随地在大脑里面劈叉下腰空中转体360deg;……好吧我承认,清奇的脑回路是演员必须拥有的特质之一,可是有时候超凡脱俗的想象能力导致我总是跳出时间限制的条条框框,因此我常有这种感觉:“明明好像有很长的时间去完成任务,怎么忽然就到眼前了”。突然想起有人向我推荐过《搞定》,我决定临幸一下这本书,好好整理一下我剩余的时间容量,现在、立刻、马上。

在电脑上打出这些字的此刻,我在截

止日期还有半个月时哭着写书稿。


在线阅读: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