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大宋帝国套装全3册 > 中原乱 > 三

赵佶与李纲的谈话结果,当夜便有耳目传报给了童贯。童贯得悉犹如挨了当头一棒。

赵佶有回归汴京的意向,这很正常。如果赵桓能容得下他童贯,他又何尝不想回去?但是想回去与真正要回去是两码事,无论如何,现在绝对不是回去的时候。赵佶当场对李纲表示取消预定的亳州及洛阳之行,大出他的意料,给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这样一来留给他活动手脚的时间和余地便很少了。此时若不主动出击,以后便再无机会。

反正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干吧!他想他不能不动手了。

他决定马上制造一个大事端。这个大事端,就是指使刺客干掉李纲。

他的算盘是这样打的:作为朝廷奉迎使的李纲殒命南都,必将引起赵桓的震怒。这震怒反馈到南都,则必会引起赵佶的顾虑。而赵佶一顾虑,回京之举便必然会延迟。其间他再做些手脚,便不愁不把一潭清水搅浑,令赵佶、赵桓父子的矛盾激化。一旦这矛盾激化到两个人公开翻脸的地步,他童某人便可游刃有余了。

谋刺钦差是件很冒险的事,不过童贯认为,这事得手的概率很大。因为无论是赵佶还是李纲,都不会料想到他童贯会丧心病狂到如此程度,这从他们毫无防范的行事态度中是看得出来的。童贯与李纲素无仇怨,他也觉得李纲这替死鬼当得冤枉,“但是事关老夫的身家性命,老夫只好借你李伯纪项上人头一用了”。

应当说童贯算计得不错。李纲一蹴而就大功告成,从头到脚一身轻松,哪里会想到暗地里会隐藏着杀身之祸。纵使他身边带着武艺高强的卫士甘云,在思想上却并未绷紧严防不测之弦,如果有人蓄意加害,有的是出其不意之机。在这种情况下,李纲原应是死定了。然而他偏偏得以有惊无险毫发未损,不能不说是赖于天意。

老谋深算的童贯在这件事上可谓百密一疏,他没想到,问题就出在了他雇佣的那两个刺客身上。

使用什么人去行刺,其实童贯是慎重斟酌了的。他手下能行此勾当者不乏其人,但是为防后患,他考虑再三,决定不用自己的爪牙,而要从外面另雇杀手。帐下有个唤作裴有才的幕僚,是南都人氏,在本地人头较熟,童贯便将这桩密差交给了裴有才。

裴有才一听让他去干这种事,吓得心惊肉跳。但他深知童贯的为人,这事童贯一旦向他和盘托出,干与不干便由不得他了。恰巧他知道当地有个陈员外是个黑道中人,惯做暗中替人了仇之类的营生,他便以五百两银子为酬,委托那陈员外迅速物色两个杀手。

陈员外颇懂道内规矩,接了银子找来杀手,让裴有才看过杀手的功夫,即扬长而去。至于裴有才是要替何人了仇,欲去干掉哪个,他是一概没问。

那两个杀手一唤郭信,一唤祖平,两人一高一矮,却皆是飞檐走壁如履平地,长刀短剑无所不精。三五个招数一亮,裴有才就看出,这两人简直天生就是吃暗杀这碗饭的材料。他按照童贯的吩咐,请两个杀手喝了一顿酒,预付了办事的定金,暂未交代具体差事,只让他们随时待命。

这是二十一日的事。如果当日赵佶没有明确表态要直接回京,童贯本是打算备而不动。然而事态急转直下,就容不得他再有迟疑了。

次日中午,裴有才奉命约见郭信、祖平,又支付了两人一笔酬金,并承诺事成之后还有重赏,然后下达了当夜动手的指令。到底要让他们去行刺何人,也是此时才交的底。两个杀手听了,面色冷漠如故,只淡淡地回了他一句“夜里等信”,便收了银子走人。裴有才将此情形回禀童贯,童贯一听即知这两个杀手相当老道,确信事在必成,便放心地只待夜半佳音了。

两个杀手的专业技能毫无问题,到时候由一个人去引开侍卫,另一个人去直取李纲性命,李纲注定在劫难逃。从这方面说,童贯估计得一点不错。他的错误在于他太低估了李纲的声望和刺客的人品。他过于自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却没想到杀手也不全是只认银子的人。

作为首屈一指的抗金名将,李纲这时已是英名远扬。南都距汴京不远,百姓们对李纲守卫京城的英雄事迹闻之甚详,聆其名皆如雷贯耳肃然起敬。郭信、祖平虽为职业杀手,却非流氓恶棍,从根本上讲,他们也是由于世事所逼,才走上这条黑暗道路的。他们常以好汉自诩,却又明白自己算不得真正的好汉,因此他们对英雄豪杰的仰慕,更在一般人之上。得知刺杀目标居然是李纲,两人俱吃惊不小。当时他们表面上声色未动,乃是长期练就的职业素质使然。而一俟离开裴有才,两个人便开诚布公地进行了合计。合计的结果是:谋杀李纲断不可为,为之将犯众怒,迟早要遭报应。

然而既已接活在手,按照道中的规矩那便反悔不得。再者看来此事的幕后指使者来头不小,亦是不便公然得罪的。谎称行刺未果而实际上无所动作也不行,不排除有人暗中监视他们的可能。所以,他们还是得前去虚晃一枪,然后只推说因其戒备森严,行动不曾得手,将酬金悉数归还便了。而且前去虚晃一枪,还能起到提醒李纲注意防身的作用,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依此计议,当晚两人在潜入南都驿馆时,便故意地弄出了异常声响。甘云闻声出寻,两人与之稍作交手,即抽身越墙而遁。在与甘云对打时,面蒙黑纱的郭信低声留下一言:“有人欲害李相公,务请留意。”

甘云将此况禀报给被打斗惊醒的李纲后,李纲颇感诧异,搞不懂那两个蒙面人到底是来行刺的,还是来报信的。这个谜团的答案是当他回到汴京后,才以一种神秘的方式浮出-水面的。

此事一出,令甘云的警惕性大增,当时他便要求驿丞在李纲的房前屋后加设了警卫。从这一夜起一直到李纲回到汴京,甘云衣不解带剑不离手,始终保持了一级戒备状态。这样,即便有人再欲图谋不轨,也难得有缝隙可钻了。

李纲没死,而郭信、祖平以及裴有才,却都没活过当夜。

郭信、祖平的行动过程果然是受到了裴有才的秘密监视。裴有才目睹事败,心头发毛,急忙撒丫子回去禀报了童贯。童贯听裴有才叙述过现场情况,断定是两个杀手有意捣鬼。至于杀手为什么要捣鬼,他一时顾不上分析。反正用这两个人肯定是用错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就用自己的心腹。童贯恼恨得咬牙切齿七窍生烟,恨不能把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裴有才一脚踹到粪坑里去。但他还是强忍着,没把气急败坏的情绪挂上面皮。现在再暴跳如雷也没用,要紧的是赶紧灭口。

灭口不用现张罗,即便是事成,照样要灭口,这个步骤早在他的计划之中。关键是得先稳住裴有才。

于是童贯舒胸展腹运气丹田,尽量做出宽宏状,用和缓的口气对裴有才说,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无足怪也。好在那两个人还算机灵,事虽未成,却也没留把柄,这就不错。这件事不便再用他们了,我想用他们做点别的事。你现在可仍按前约,在预定地点为他们摆酒洗尘。告诉他们,雇主另有要事相托,酬金如旧。但若他们不愿承接的话,亦不必强求。

裴有才原是准备承受童贯的痛骂严惩的,闻其言暗出长气如蒙大赦,不及多想其他,连忙喏喏而去。

到了与郭信、祖平约定的交差地点——一家地处偏僻的小酒肆,郭信、祖平已携他们收取的所有酬金等候其间。见到裴有才,二人即道惭愧。裴有才遵照童贯的指示,一面吩咐酒保拿酒上菜,一面对二人善言勉慰。他说:“任何人办任何事都难保万无一失,偶有失手不足为奇,雇主对此深表理解,二位大侠不必过于自责。这桩营生就不再烦劳二位了,雇主另有请二位相助之处,如果二位能够尽力,已付的定金也就无须退还。事成之后,仍旧还要再加酬谢。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郭祖二人颇重义气,听裴有才这么一说,当真都有些惭愧起来。他们觉得别的不说,起码这家雇主的肚量还可以。只要不是再去行刺李纲,为其另做点其他活计是可以的。身为职业杀手,还是得靠干这种事来混饭吃。二人便异口同声地表示,如蒙雇主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双方谈得融洽,就开始把盏举杯。来回折腾了半宿,几个人都已是饥肠辘辘,不消一刻时光,酒菜下去大半。

喝着喝着,他们一个个突然四肢痉挛东倒西歪地顺着椅子瘫滑下去,口角不由自主地溢出白沫。裴有才相对喝得少一点,是最后一个倒下的。在倒下去的一瞬间,他脑子里如电光石火般闪过了一系列的问号:素来心狠手辣的童贯这一回为什么这么宽宏大量?明摆着是让他火冒三丈的事他为什么竟然若无其事?这两个杀手坏了大事,童贯怎么会还有要事相托?所有的酒楼饭铺都已打了烊为什么这家生意冷清的小酒肆反而时至夜半还不关门?

答案伴随着这些问号同时在他的脑子里闪过,在这一瞬间他心如明镜,他非常后悔自己没多留个心眼。他想歇斯底里地狂呼大喊,但这时他身上的每一块肌肉每一寸神经都已不再听他使唤。

次日清晨,有人发现了郭信、祖平和裴有才的尸体,不是在小酒肆,而是在城南某个角落的一条臭水沟里。南都的捕役们接到报案后前往现场进行验查,除了断定死者是中毒身亡后被人移尸至此,没有掌握其他线索。后来此案一直未破。不过,这并不等于这个案子除了谋划者和作案者外,就只有天知地知。

二十三日上午,李纲遵旨再赴行宫拜见赵佶。赵佶爽快地拿出一篇青词,也就是道士斋醮时上奏天神的表章,交付给李纲,让李纲回朝后宣示于宰执和百官,声称自己从此将安居龙德宫内颐养天年,绝不再过问朝政。并言李纲“若能调和父子之间,使无疑阻,当书青史,垂名万世”。他的这个表态完全达到了赵桓的期望,令李纲非常欣慰。李纲拜辞赵佶,回到驿馆打点行装,是日中午便踏上了归途。

在离开南都前,李纲风闻当地发生了命案。当时他只说南都这地方的社会治安真是有点问题,还没意识到那案子与他有关联。是回到汴京的数日之后,一封密信向他揭示了此案的内情。

密信是被一个陌生人直接送到李纲的住处,由老仆胡长庚接收的。信中只有寥寥数语,意思却写得非常明白:“童贯雇凶谋害李公,刺客不忍下手,竟为童贯所害。拜托李公为义士报仇,为社稷除--奸-。草民顿首,恕不具名。”

这封密信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为裴有才提供杀手的那个陈员外。

原来那陈员外虽是除了将郭信、祖平引见给了裴有才,余者概未过问,但是如果他想过问,渠道却是比官府广泛得多。方圆数百里,三教九流中,都有他的人。没有这点能量,黑道上的营生他也经营不动。因为裴有才出的价码高,他是特意为其介绍了两个身手不凡的杀手——杀手所得的酬金里还有他的提成。这个提成是要在事成之后由杀手主动缴纳,这是道上的规矩。违规者不但很难再在当地混下去,还会受到行帮内部的制裁,所以基本上不会有人违规。谁知介绍出去郭信、祖平后,坐等两日,提成没有等来,却等来了这两个人连同裴有才统统暴尸渠沟的消息,这让陈员外着实吃惊不小。

为了解开其中的蹊跷,陈员外迅速派出耳目四处收集情报。南都驿馆前夜曾遭刺客袭击,行刺目标似为钦差大臣李纲,裴有才的真实身份乃童贯幕僚,某小酒肆于命案发现之日突然关张,所有从业者一概去向不明等情况,很快便汇集到了陈员外手上。捕役们对郭信、祖平的黑道身份以及裴有才雇佣杀手的情节一无所知,因而面对此案无踪可寻。而陈员外原本便知悉一部分隐情,综合上述线索稍加推理,就不难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梳理出一条脉络。

得出童贯乃为幕后主凶的结论后,陈员外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就把童贯宰了。他断定,这是郭、祖二人没向李纲下手,而即便是下了手,下场也是一样。他是专门做暗算别人的勾当的,他的杀手倒吃了别人的暗算,这口气哪里咽得下去。然而要想收拾童贯,却是比较棘手。报官不行,这事不能拿到光天化日下去抖落。派人去干掉童贯,风险太大。童贯的阴险狡诈人所共知,防卫措施至为严密,行刺童贯的事件过去曾发生过多起,无一例外均未成功,这个情况陈员外早就听说过。况且现在童贯日夜不离太上皇左右,搞不好被安上一个谋刺太上皇的罪名,后果不是一般地严重。

那么用个什么办法收拾那个阉货呢?后来他就想到,既然童贯的矛头所向是李纲,那就索性将此事的内幕捅给李纲,借李纲之手回报这一箭之仇罢了。于是便有了那封告发童贯的密信。

虽然密信是匿名的,告密者是何人无从查访,但李纲根据在驿馆中发生的事推测,其言属实。这时他才知道,他此去南都竟无异于到鬼门关上走了一遭。正如陈员外所料,李纲阅信后禁不住义愤填膺。我李纲与你童贯有何仇何恨,竟致你对我下如此毒手!我之一命固不足惜,但倘因此两宫嫌隙再生,朝廷祸起萧墙,天下岂不就要大乱了吗——不错,童贯他要的就是天下大乱,只有天下大乱,他才能浑水摸鱼。为了苟且自保而不惜以国家安危为筹码,这等卑劣行径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纲平素很少对某人怀恨在心,即使是与不同政见者争执得-脸-红脖子粗,一般也是对事不对人。然而这一回,他却是对童贯恨之入骨了。一个人的心肠黑暗歹毒到这步田地,已经是无可救药。他攥着密信拍案发誓,一定要彻底铲除掉这个对社稷危害极大的毒瘤。

状告童贯谋害钦差,仅凭这封来历不明的匿名信是不足为据的。不过这不要紧,以李纲目前的官职地位,收拾童贯不一定非借助这个罪名,而且李纲也没打算用它。因为若以此为由,就需要进行一系列很烦琐很困难的调查取证工作,反而把事情搞得麻烦起来。而且以此为由收拾童贯,在外人看来,亦未免显得其中掺杂着个人恩怨。李纲很注重个人的名声,不愿意造成这种误会。童贯作恶多端,罪名俯拾皆是,信手拈来几条,就能整他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靖康新朝建立后,他的罪行已被大臣们大量揭露,他早已是铁定的黑名单上的人物。所以只要想治他,罪名不是问题。

在惩治罪臣的尺度把握上,像李纲这样的重臣的态度是举足轻重的。此前李纲对罪臣的处理态度,倾向于能从宽还是尽量从宽。而这一回,他却是不再心慈手软。陈员外所期待的,正是他这种斩草除根的决心。

当时的政治气候对严惩童贯非常有利。金军撤围后,惩办祸国--奸-臣的呼声再次风起云涌。侍御史孙觌、御史中丞陈过庭、右正言程禹等诸多大臣接连上书,强烈要求朝廷继续惩治六贼及其党羽。处于如此一种氛围下,对童贯的罪行无须多列。李纲只是实事求是地向赵桓补充具奏了一条:“据臣所知,皇上与太上皇相疑者,皆因童贯从中挑拨所致。”

就凭这一条,童贯就死定了。一个当权者,能容忍千条万条,但绝不能容忍有人想动摇他的权位。怀有如此狼子野心的人,自然是十恶不赦可杀而不可留。因此后来,名列六贼之首民愤滔天的巨--奸-蔡京虽被一贬再贬,乃至客死潭州,却非绝命刀下。那个与六贼关系密切的高俅也被放过了一马。而对于童贯,赵桓却在将其由池州而郴州而吉阳军数加贬窜后,仍未罢手,终是下诏予以诛杀。

可笑的是直至死到临头,童贯还抱着东山再起的幻想。

谋刺李纲事败后,为怕露出马脚,童贯未敢再有任何不轨活动,也没再试图劝说赵佶西行。面对大局已定的现实,他不得不大幅度地调整行事策略。

他想,赵佶那个昏聩不堪的糊涂蛋是指望不得了,一旦返回龙德宫,他便成了个彻头彻尾的废物。胳膊扭不过大腿,欲求摆脱逆境,还得依傍新朝。新朝容不得他,这只是目前的状况,时过境迁则不见得没有变故。政坛风云变幻莫测,谁也说不准明天是哪一块云彩能下雨。只要能留得这条命在,他童某人将来未必不能重起炉灶。

问题是如何能留住这条命。现在别的途径都走不通了,除了潜逃隐匿,唯一的办法是对新朝表现得顺从顺从再顺从,表现得像一条再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的可怜虫落水狗,使人觉得他简直已是不堪一击不值一打。这一着棋很险,但不排除有走活的可能。而若潜逃隐匿,纵使不被捕获,亦将永无出头之日。

经过反复考虑,童贯决定硬着头皮押上一宝。于是,他乖乖地随同赵佶回到了汴京,乖乖地向朝廷交出了兵权,又乖乖地踏上了流放之途。当然,在背后他是备有周密安排的,如有风吹草动,他将立即隐身。直到这时,甘心为他效力者仍不乏其人。童贯树大根深之状,于此可见一斑。

数月的时间过去,除了一再迁移贬谪地,并未听到朝廷欲向其开刀的动静。童贯那颗紧缩的心一点点地舒展开来,他认为自己毕竟是见识过人目光远大,采取这种忍辱负重以屈求伸的策略是相当正确的。所以当索命钦差在广东南雄州追上他时,他还以为自己是否极泰来了。

那是靖康元年的七月间,精明强干的监察御史张明达奉诏带人前去诛杀童贯。为防行动有失,张明达先遣亲事官携礼拜见童贯,诈称因边事所需,朝廷已委其为河北宣抚使,特招其从速赴阙受命。童贯得讯喜出望外,全然未生疑心,主动提出要设宴款待钦差。就在次日的宴会上,他被张明达出其不意地一刀枭首。其实他在流放途中一直雇有秘密保镖,宴请张明达时,负责斟酒的一个伙计便是由秘密保镖充任。然而当时酒桌上喜气洋洋,使得童贯及其保镖都放松了警惕。而且张明达的出手速度实在太快,就在他笑眯眯地起身向童贯敬酒的一瞬间,突然寒光一闪,谁也没看清是怎么回事,童贯的脑袋便噗的一声滚了出去。童贯既已授首,杀他的人又是钦差,那保镖也就未敢稍有动作。

之所以拖延数月才动手诛杀童贯,是考虑到童贯不同于六贼中的其他人。他长期执掌兵权,在禁军里培植的亲信很多,其中颇有些利害相连死心塌地的追随者。如不先期妥善地解决掉这些人,处死童贯有可能引起不小的麻烦。童贯也正是估计赵桓不敢贸然要他的命,才有那个胆子回京。逐步清除童贯的亲信需要有个过程,这一拖便拖到了七月份。

诛杀方案是李纲提出来的,由于他任职枢密使,具体实施亦是由他主持。李纲对童贯的阴狠深有领教,因而向张明达提供了那个以毒攻毒的计策,果然一举成功。童贯的首级被用水银生油浸泡,储以黑漆木匣,由张明达带回汴京,经验查无误后,曾在开封府衙门前出榜悬标多日,受到千万百姓的争相唾骂。陈员外闻讯专程从南都来到汴京,亲自欣赏了这个场面。

此后不久,朱面力、蔡攸亦相继受戮,喧嚣一时的六贼势力彻底覆灭。

在线 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