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心理学 > 反本能 > 为何家会伤人——如何与家人亲密相处

为何家会伤人——如何与家人亲密相处

有的时候,经常与父母争吵不是我们的错。毕竟,父母是一个不 用通过考核就能够做的“职业”,本身质量良莠不齐。不过,我们对自 己的反省也不能少,否则我们可能是下一批质量不合格的父母。那么,为什么有些同学可以和老师同学相处得更好,而与父母有 更多的争吵呢?
1.亲情的分离性&
在动物的世界里,许多动物长到一定年龄就会被父母驱逐离开, 逼它们走向独立,有的动物甚至刚刚出生,就会被父母“抛弃”。人类 作为进化的产物,也留有这样的进化遗迹。
亲情的天然属性是分离,在青春期与父母的争吵,实际上也是到 了我们独立的年龄,父母在履行进化的使命,也就是“赶我们走”,驱 使我们走向独立。
然而,因为现代社会过多的保护,太多青少年本身的自主能力没 有得到完善,尤其是经济方面。“我长大了”和“你长这么大了”是争吵 时双方经常出现的敏感词。
我们年龄与能力的不匹配,也导致了我们的独立性缺失。我们想 独立,但是却不得不依附于父母,这是我们的内部矛盾。

2.控制感
我们对环境的安全感知是建立在对环境的控制感上的。如果我们 能够确定环境都是可控的,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加愉悦的心情。如果环 境中存在不可控因素,那么我们就会有较高的生理唤醒。
就像原始人不确定草丛中是否有狮子一样,需要保持“警戒状 态”,这个时候,在较高生理唤醒状态,人对环境也有更多的不信 任,很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
我们与父母发生的争执,大多是“控制权”的竞争。当我们长大 了,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我们需要对自我的控制权,但是父母保留着原先的习惯,依然保持着之前对我们的指导惯性。 一般来说,父母控制欲越强,越容易与孩子发生更多的矛盾。因 为孩子的控制领域被过度压缩,会产生很大的反弹,进而养成较为叛 逆的性格。

3.积累与超限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源,但是矛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定 量变之后的表现。
当我们感到疲劳时,其实身\_体在之前就已经消耗了非常多的能 量,也积累了很多“毒素”。同样,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们在 之前也积累了很多争吵的“材料”了。
所以,我们与父母的矛盾是因为一件一件琐事所叠加起来的爆 发,就像社会资源流动性受阻慢慢静止时会产生社会叛乱一样,我们 也会因为琐事一点一点积累,加上宣泄受阻而爆发。

4.信息流差异
以前我们都说代沟,现在开始讲“年沟”了。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 信息会形成我们的观念,而父辈与我们所获取的信息差异度相对比较 大,这就导致了我们观念不同。并且,随着网络信息变化的加速,这 种观念和价值倾向的差异越来越大。
你觉得是对的,他觉得错了;你觉得好的,他觉得坏。而相对来 说,老师的思想较为开放,能够接触的信息与我们有更多的重合,同 学朋友则是年龄相仿且有经常性的沟通,他们与我们的信息流有更多 的相似性,所以更能理解你的想法。
另外一种信息差异就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父母也不是我们,他们不能够完全感知我们的需要。他们觉得外面天冷我们需要多 穿点,但是我们觉得还行,怕不方便不想穿。我们也不是父母,不总 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就开始了拉锯战。

5.社会形象成本
狮子如果遭到群体的排斥而落单,往往意味着死亡。人类如果遭 到群体的排斥,虽不至于死亡,但是资源的获取难度会加大,保护自 己的能力会降低。
所以,人会很在意自己的社会评价,在群体面前,我们会更加在 意自己的社会形象,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更有礼貌的行为, 并且更懂得克制冲动。
如果家庭中父母心中的孩子形象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他们就 会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他们会做更多的形象管理,让自己的行为趋 向这个形象。
如果他们的形象在父母心中比较差,那么他们就更不会在意自己 的行为对自己形象的影响,因为在父母面前,他们维系社会形象的成 本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采用对抗的方式,他们没有需要维 护的形象,因此其他方式让他们觉得“吃力不讨好”。

讲完了父母与孩子的矛盾产生的一些原因。作为一个过来人,我 也分享一些与父母积极“抗战”的经验。
1.释放引导
人类攻击性分为身\_体攻击和言语攻击。攻击性与其他人类本能一 般,都会引起快感。如果我们长期压制攻击性,会对身\_体产生较多伤 害,甚至产生更大的破坏性。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很喜欢养小动物,我去他家的时候,他告诉我 他养过很多次仓鼠,大多都很喜欢咬人,他喂食和抚摸它们时受了几 次伤。我建议他在笼子里放一些仓鼠的玩具。一段时间之后,仓鼠变 得温和多了。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仓鼠也有攻击的本能,如果没有东西给它 们宣泄,无法磨牙,无法玩闹,它们的攻击性就会一直积累着。所 以,小时候对孩子进行各种限制,不让孩子出去玩的家庭,孩子也更 容易产生叛逆。
就像经常生小病的人反而不容易生大病,经常小吵小闹的两个人 关系也不会很差。因为争吵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而沟通是了解对方需 求和相互磨合的办法。所以,不用太害怕争吵,那是一种释放和促 进。
我们更该考虑的是,如何进行不伤害彼此的有效争吵。比如,清 晰界定问题,不要人身攻击,不要“炒冷饭”,不要想着说服对方等。 其中的细节,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
2.远离应激源
哲学上认为,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同样,争执也是一种矛盾,缺 少了一个对象,争吵就难以进行。而应激源的一直存在更容易对我们 的情绪做直接的反馈,从而更加极端,越吵越凶。
如果想要减少自己的愤怒,最好是暂时离开应激源,也就是在争 吵时,主动离开阵地,克制住反击。人的愤怒情绪具有应激性,在初 期的破坏性很大,可能10秒左右的冷静,就能减弱很多。
暂时离开“阵地”可以让自己愤怒的破坏性降低,也能让双方得以 113缓冲,减少情绪化反应并整理思路。

3.写争吵总结
总结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错误。学生时代,那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学 生大多有自己的错题本。而在生活中,如果想要让自己减少与身边的 人发生过多的争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性地总结自己的争吵经 验。
比如记录自己是否进行人身攻击了?是否是由于自己没能站在对 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是否自己“信息编码”错误了?诸此种种,都用笔 记或者日记的形式记下来,相信长久下来会对自己有很大的提升。 一个人能够成长得多快,部分原因取决于他的经历和学识,但是 更取决于他对事物和场景的反馈能力。能够及时反思自己,并在以后 少犯错误。
如果想要让自己进步更快,那就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反馈。做笔记 和写日记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4.赋予孩子/家长良好形象
前面也说到,如果我们赋予孩子/家长较好的社会形象,那么他 们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友善行为。外在评价是会影响内在思维的,我们 都倾向于成为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那种人。
所以,尽可能真诚地去夸赞孩子/家长,是减少争执的办法之 一。当孩子/家长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对自己的认知标签不协调 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亲情像空气,我们不会特意感知它的存在,但父母对我们的作用却 如同空气般重要。
所以,我们有必要多学一些交流与沟通的知识,年轻时做个合格的孩子,有孩子了做个合格的父母。
在 线阅DU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