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猴子”——关注独特的事物让我们看不见更多
记得看过一篇报道,对话如下:
布什说:“我们准备干掉四百万伊拉克人和1个修单车的。”
CNN记者:“1个修单车的?为什么要杀死一个修单车的?”
布什转身拍拍鲍威尔的肩膀:“看吧,我都说没有人会关心那四百万伊拉克人。”
这实际上就是利用了心理学上的隧道效应——我们更关注同类记
忆材料中突兀的那部分。也有人称之为莱斯托夫效应。比如,我们在
记忆世界地图时,记得最好的可能是意大利是一只靴子,法国是个六
角形,俄罗斯面积最大等这些最有特点的国家。
这种效应会如何干扰我们的思维呢?
当我们在演讲的时候,我们看到台下的人都在认真听讲,肯定会非常高兴。但是,如果我们突然看到有一个人在打瞌睡,那么我们可
能就会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那个打瞌睡的人身上,进而产生这样的疑
惑:我讲得不好吗?
实际上,这更多的不是演讲得好不好的问题,只是我们忽视了
99%的人,而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最特别的那个人身上,从而产生
了错觉。这也是很多人不敢上台演讲的原因,因为他们过多地将眼光
放在了那些特例上面,给了自己太多的压力。
当然,我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为了写一篇文章,自己查了
几天的文献,终于完成并分享到网上。大多数评论都是支持和鼓励,
有时也会突然出现一句“答主辛苦了,都是没有的理论”,还好自己知
道“隧道视野”,所以也基本不会受这种不具有建设性的言论所影响。
也有一些为了吸引眼球的媒体用此来夸大事件,吸引我们的注意
力。
比如说,出了一起交通事故。他们很喜欢贴上女司机这样的标签
将这些事故特殊化,进而造成我们的感知错误。将事故和这些标签联
系起来,对他们形成刻板印象。但是,也正因为他们这样的联系和特
殊化,会让群众认为女司机的出车祸率更高、更普遍。
但实际上,男司机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更高些。江苏省公安厅交警
总队发布的2016年交通事故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江苏省共有2100多
万机动车驾驶人,男女比例7:3.在造成人员事故伤亡的事故中,女司
机负有同等责任以上的,即属于女司机导致的事故的不到10%。在造
成人员死亡的事故中,女司机负有同等以上责任的,只占这类事故的
6.2%。而在其他多个省份的交通情况调查报告也显示,女性司机的交通
事故情况均远低于男性司机。
总之,隧道效应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错误判断。就像100只猴子
中有99只普通的猴子,只有1只白色的猴子,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视野
放在那只与众不同的白猴子身上,这样我们的思维也就会被大大地限
制住,看不到全局。
所以,当我们在思考问题时,需要多加留意问题的限定,尤其是
媒体报道的对象界定。这样才能够保证独立思考。
控制感能够增加我们的自我效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