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格言大全 > 诚敬存心 实意体贴含义和解读

诚敬存心 实意体贴含义和解读

诚敬存心 实意体贴

训曰:为臣子者,果能尽心体贴君亲之意,凡事一出于至诚,未有不得君亲之欢心者。昔日太皇太后驾诣五台,因山路难行,乘车不稳,朕命备八人暖轿。太皇太后天性仁慈,念及校尉请轿,步履惟艰,因欲易车。朕劝请再三,圣意不允,朕不得已,命轿近随车行。行不数里,朕见圣躬乘车不甚安稳,因请乘轿。圣祖母云:“予已易车矣,未知轿在何处,焉得即至?”朕奏曰:“轿即在后。”遂令进前。圣祖母喜极,拊朕之背,称赞不已,曰:“车轿细事,且道途之间,汝诚意无不恳到,实为大孝。”盖深惬圣怀,而降是欢爱之旨也。可见凡为臣子者,诚敬存心,实心体贴,未有不得君亲之欢心者也。

训曰:昔日太皇太后圣躬不豫,朕侍汤药三十五昼夜,衣不解带,目不交睫,竭力尽心,惟恐圣祖母有所欲用而不能备。故凡坐卧所须以及饮食肴馔无不备具,如糜粥之类备有三十余品。其时圣祖母病势渐增,实不思食,有时故意索未备之品,不意随所欲用,一呼即至。圣祖母拊朕之背,垂泣赞叹曰:“因我老病,汝日夜焦劳竭尽心思,诸凡服用以及饮食之类,无所不备。我实不思食,适所欲用不过借此支吾,安慰汝心。谁知汝皆先令备在彼,如此竭诚体贴,肫肫恳至,孝之至也。惟愿天下后世,人人法皇帝如此大孝可也。

训曰: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矣。

【注释】

①五台:即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佛教四大名山。

②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名,其地位相当于中级军官。

③圣躬:意同“圣体”,一般用来指皇帝的身体,这里指太皇太后的身体。

④拊(fǔ):同“抚”,抚摸之意。

⑤深惬圣怀:惬,满足,称心。特别合太皇太后的心意。

href="http://www.yuedu88.com/" target="_blank">在线阅读yuedu88com :http://www.yuEdu88.com/

⑥不豫:天子有病的讳称,这里指太皇太后有病。

⑦支吾:应付,用含混的话搪塞。

⑧肫(zhūn)肫恳至:肫肫,诚恳,精致细密。恳至,恳切,周到。

亲尝汤药(选自《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全图》)

【译文】

训言说:作为臣子若能够体贴君王之心、作为儿女能够体贴父母之意,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出于至诚,没有得不到君王和父母的欢心的。以前太皇太后乘着车驾到五台山,因为山路崎岖难行,乘车不稳,于是我命人准备八抬暖轿。太皇太后天性仁慈,顾念到校尉们请轿以及行走艰难,因而打算换一辆车,我再三劝请,太皇太后说什么也不同意,不得已,我只好命令暖轿跟车随行。果然走不了几里路,我就看到太皇太后乘车身体很不安稳,于是再次请她乘轿。圣祖母说:“我已经换车了,不知道轿在哪里,怎么能说到就到呢!”我上前奏道:“轿就在车的后面。”圣祖母高兴极了,抚摸着我的脊背不住地称赞:“车与轿之类的小事,况且是在路途行进之中,你真诚体贴的心意无不恳切周到,这实在是大孝啊!”这都是我细致入微的体贴使圣祖母甚为满意,她才降下出如此欢爱的懿旨。可以想见凡是作为臣子和儿女的,只要内心保持诚敬,实心实意地体贴,没有不得到君上和父母尊长的欢心的。

训言说:以前太皇太后身体欠安,我亲自端汤送药服侍她长达三十五个昼夜,衣带不敢解,眼睛不敢闭,费尽心思,倾尽全力,唯恐圣祖母所想要的东西不能及时准备。因此,凡是坐卧起居所需要的以及饮食之类的东西,没有不准备齐全的,比如仅稀粥就备有三十多种。当时圣祖母的病情日渐沉重,本来一点食欲也没有,有时候却故意要一些她认为没有准备的食物,而她认为未准备的那些食品,却是一呼即至。圣祖母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脊背,感极而泣,称赞我说:“因为我年老多病,你日夜操劳,费尽心思,凡是服用之物和饮食之类的东西,你都准备得应有尽有。我实在是不想吃东西,刚才向你要的东西,只不过是为了搪塞,好让你宽心。谁知道你早就命人准备好放在那里了。像你这样诚心诚意,体贴入微,实在是孝顺到了极点啊!但愿天下的臣民与后世之人,人人都能效法皇帝如此大孝就好了。

训言说:“一个人想要以尽孝道来得到父母的欢心,并不在于衣食的奉养。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行为合乎礼仪规范,以此来安慰父母,使其得到欢心,这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孝顺。”

【解读】

百事孝为先,事必躬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一代帝王,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孝顺父母都是天经地义的事。《论语·为政》中子游曾经向孔子问孝。孔子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对父母孝顺,主要体现的是对父母的恭敬之心。如果没有恭敬之心,那么养人与养犬马也就没有什么区别。康熙进一步明确地强调:尽孝道不在于对父母的衣食奉养,而在于是否能得其欢心。康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他对祖母驾临五台山时的周到体贴,到祖母生病时侍汤送药,不舍昼夜地陪伴于床榻之前,可以说他对祖母的至诚至孝,堪称古今之楷模。尤其是在物欲横流、亲情淡薄的今天,康熙推崇的孝道无疑更具有典范意义和现实意义。时代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许多人都难以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从而致使大多数的父母都成了空巢老人。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如何做才能使父母孤独的心得到安慰呢?使老人衣食得到满足固然是一个方面,但还有更多的表达方式。比如节假日常回家看望父母,经常给老人打电话、发短信,或者有条件的和老人视频聊天等,都是对老人极好的安慰。

在线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