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关键对话 > 第6章 控制想法 如何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展开对话

第6章 控制想法 如何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展开对话

问题不在于你如何玩游戏,而在于游戏如何玩你。

本章要讨论的是如何通过管理情绪的方式控制关键对话。通过对个人感受施加影响,你可以让自己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成功运用前面讲过的技巧。

真受不了这个人

你是否经常听到人们说:“真受不了这个人!”你自己是否也经常这么说呢?比如,你正舒服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时婆婆走了进来(她和你们一起住)。她看看凌乱的房间,然后开始收拾几分钟前你吃剩的一堆零食。你感到很气愤,她总是自以为是地在你的房间里出入,感觉你就是个懒虫。

过了一会儿,丈夫问你为什么黑着脸,你嘟囔道:“还不是你妈!我正好好地看着电视,她进来给我脸色看,我能有好心情吗?说实在的,她能不能别这么干啊,我一周就这一天休息,想放松一下都不行,非要惹我不高兴。”

丈夫皱起了眉头:“是她惹你不高兴还是你和自己过不去啊?”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毫无疑问,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不管是谁让你心情不好,有些人的反应方式总是比其他人更激烈,更容易情绪化,即使面对重复出现的同样问题仍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认真倾听令人不悦的观点,有的人听到别人说自己嘴上沾了果酱也会勃然动怒呢?为什么有时候面对别人的指责你会不动声色,有时候路上行人的一个目光却会让你大动肝火呢?

情绪并非无中生有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做出两个大胆和鲜为人知的声明,然后再进一步说明这些声明背后的逻辑。

声明一:情绪并不是笼罩在你周身的一层薄雾,它们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不管你多么振振有词地指责别人,实际上其他人是无法让你陷入某种情绪的,是你制造了自己的情绪,是你让自己感到害怕、烦恼或气愤。让你产生情绪的只能而且永远是你自己。

声明二:产生负面情绪后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控制它,要么被它控制。也就是说,在出现强烈情绪时,如果你无法驾驭它,就会成为它的俘虏。

下面我们来依次说明。

玛利亚的经历

玛利亚是一位创意文案人员,她现在感到很烦恼。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她和同事路易刚刚和老板开完创意审核会议,在会议上两人应当共同演示一起构思的创意。令人气愤的是,玛利亚会间出来休息了一下,路易趁这个工夫自己完成了演示,把两人共同提出的策划说成是自己的功劳。等老板询问玛利亚的意见时,她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件事让玛利亚感到既-羞-辱又愤怒。首先,路易的做法很龌龊,把她的功劳据为己有。其次,整个会议成了路易一个人的表演秀,自己成了无足轻重的人。玛利亚觉得路易是在故意贬低自己的贡献,因为她是整个创意团队中唯一的女性。

玛利亚简直烦透了这套“男性至上”的逻辑,她该怎么办呢?她不想表现得过度敏感,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她都沉默不语,埋头做自己的工作。不过,有时候她也会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冷嘲热讽地唠叨几句,以此表明自己的立场。例如:

“你想要那份打印文件是吧,没问题,要不要再给你来一杯咖啡和一块蛋糕啊?”她翻着白眼扬长而去。

面对玛利亚的风凉话和讥讽,路易感到莫名其妙。他不知道对方为什么气恼,很快对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和对自己充满敌意的行为感到讨厌。结果可想而知,两人再次合作时谁都没有好脸色,这样怎么能做好工作呢?

玛利亚为什么会抓狂

对话“低手”往往会陷入玛利亚遭遇的相同陷阱。玛利亚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假设的情形有多么危险,她为同事忽略自己感到气恼,决定保持“职业性沉默”。她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唯一正确合理的反应,认为每个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做出同样的举动。

这就是问题所在。玛利亚认为自己的情绪是唯一正确的应对方式。正是因为她觉得这种情绪既合理又正确,因此不愿尝试改变或是质疑这种情绪。而且,在她看来,这种情绪是路易导致的。结果,她的情绪恰恰是造成其行为(沉默和冷嘲热讽)的原因。由于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任由情绪笼罩自己,结果导致自己的行为被情绪所控制,和路易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换句话说,对话“低手”总是成为情绪的俘虏,而且自己还毫不知情。

普通对话者会意识到,如果自己无法控制情绪,事情会变得越来越糟。于是,他们努力尝试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假装自己没有情绪化。他们往往会极力抑-制情绪反应,尝试着回到对话框架。至少,他们还有机会解决问题。

然而不幸的是,当这些极力压抑情绪的人在关键对话中遇到无法妥协的问题时,所有郁积在心中的负面感受便会宣泄而出。他们会满面乌云地板着脸或是毫不留情地挖苦对方,让对话陷入停滞的泥潭。或者,如果压抑的是恐惧情绪,他们则会一言不发,拒绝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使对话变得毫无意义。无论是哪种情况,压抑情绪都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它们早晚会从你的心底悄无声息地蔓延出来,以极具破坏力的方式体现到对话当中。可以说,这种做法就是隐藏的对话杀手。

图 6-1 情绪如何影响行为

对话高手的做法则完全不同。他们既不会成为情绪的俘虏,也不会隐藏或压抑自己的情绪。与此相反,他们会驾驭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也就是说,在出现强烈情绪时,他们会通过认真分析的方式影响和改变自己的情绪。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可以做到选择情绪,进而有机会选择可能带来良好结果的行为方式。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把自己从情绪化的危险状态拉回到正常状态,这绝非一日之功。但是,你应当坚信的是,我们不但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必须做到这一点。

那么玛利亚应该从哪里开始呢?为帮助大家重新认识情绪问题,赢得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我们首先要了解情绪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在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模型,以便帮助大家认识这个问题。

对玛利亚来说,她虽然感到受到伤害,但又担心如果对路易直言相告,会显得非常情绪化,因此她开始在隐藏感受(逃避)和暗中攻击(掩饰)中摇摆不定。

如图6-1所示,玛利亚的行为源自她自己的感受,她先是产生感受然后做出行为。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问题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玛利亚出现这些感受的呢?

图 6-2 行为方式模型

是因为路易的举动吗?和本章开始的那个婆媳案例一样,是不是路易的做法让玛利亚感到愤怒和受伤呢?玛利亚看到路易的所作所为,然后便产生了情绪,接着表现出自己的感受,使用的方式是掩饰和逃避。

所以,我们要问的是:路易的举动和玛利亚的感受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是否存在一个中介环节,可以把别人的行为转变成我们的感受呢?如果不存在的话,那么事实只能是这样的——别人让我们感觉到的是我们自己的行为方式。

感受是由你的想法创造的

事实证明,在他人的行为和我们的感受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个中介环节。这个环节的存在是因为,行为本身无法也不会造成情绪反应。正因为如此,10个人面对完全相同的情况才会有10种不同的情绪反应。例如,在和路易这样的人一起工作时,有些人会觉得是种侮辱,有些人会感到好奇;有些人觉得愤怒,有些人会感到被关心甚至是被照顾。

那么这个中介环节是什么呢?它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在观察到对方行为之后,产生某种情绪之前,我们在大脑中构思的想法或情节。换句话说,我们会对观察到的事实赋予某种意义,猜测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动机,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同时,我们还会加入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是好是坏?然后,在这些想法或情节的基础上,我们的身\_体开始对情绪做出响应。

如果用图形来体现,整个过程如图6-2所示。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行为方式模型,因为它解释了情绪、想法和体验是如何导致我们出现特定行为的。

大家会注意到,这个模型中添加了“主观臆断”这个环节。我们首先观察事实,然后在脑中构思情节,接下来才产生感受。虽然这样显得复杂了一点,但好处是为我们解决问题带来了希望。因为有能力主观臆断的是且仅是我们自己,这就表明,如果能构思不同的情节,我们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有办法控制内心产生的想法(通过重新思考或重新解读等方式),我们就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进一步掌控整个关键对话的表现。

我们的想法

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

——威廉·莎士比亚

想法是我们判断事物的基础。它是我们对事实做出的解释,说明我们看到和听到的现象,是我们用来说明原因、方式和目的的依据。例如,看到会议上的情形,玛利亚想的是:“路易为什么要这样做?哦,因为他不相信我的沟通能力,认为我是女的,所以大家不愿接受我的观点。”

想法还会帮助我们解释行为方式。例如:“我该怎么判断这些情况呢?这样是好还是不好?路易觉得我能力不足,这样当然不好。”

同样,想法也能说明行为目的。例如:“对此我该怎么办呢?如果挑明问题,他会觉得我爱抱怨、太敏感或是没事找事,还是保持沉默比较好。”

当然,在大脑构思想法或情节时,我们的身\_体会马上做出相应的感受或情绪反应。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毕竟,我们的情绪是和各种判断直接关联的,如对与错、好与坏、善良与自私、公平与不公平,等等。玛利亚的想法产生的是愤怒和失败的感受,这些感受会推动她做出相应的行为,在沉默不语和偶尔的恶意攻击之间摇摆不定(见图6-3)。

即使你意识不到这一点,主观臆断还是随时在你的脑中发挥作用。每当我们在培训中说明造成情绪出现的原因是我们自己的想法而非他人的表现时,总是有人举手反驳道:“我怎么不知道这是自己的想法在作祟?如果在会议上那个家伙嘲笑我,我会感觉很愤怒。这不是说明感受在前,想法在后吗?”

图 6-3 玛利亚的行为方式

实际上,主观臆断过程转瞬之间即可完成。当我们认为情况出现危机时,马上会在大脑中形成想法,速度快得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发生过这个过程。如果你不相信,不妨问问自己是不是每次遇到别人的嘲笑都会感到愤怒。如果答案是有时愤怒有时并不愤怒,这就说明你的反应并不是条件反射行为,而是在嘲笑行为和你的感受之间有一个控制站,是它决定了你做出不同的反应。换句话说,这个中转站就是你的主观臆断过程,你构思了一个想法,尽管你不记得这个转瞬即逝的过程,但却对这个想法深信不疑。

一系列事实片段的组合会让我们形成无数的想法。这就说明为什么同样的事实会让人产生千百种不同的解释。例如,玛利亚可以认为路易没有意识到她对这个项目的关注,也可以认为路易觉得这件事并不重要,这是他展现价值的方式。或者,她还可以认为路易是在临时抱佛脚,因为他在工作中很少关注项目的每个细节。显然,这些想法都是基于同一个事实产生的,但是却会让玛利亚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感受。

只要控制了想法的构思,我们就可以免受它的影响了。对出色的对话者来说,他们非常善于在关键对话中影响自己的情绪。他们意识到,尽管一开始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毕竟这些想法是我们自愿形成的),但只要一说出口,这些想法便会反过来控制我们。所以,他们必须首先控制自己的感受,然后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们会进一步控制关键对话的结果。

其实我们不必如此麻烦,只需构思不同的想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在得出不同想法之前,我们是无法摆脱这个问题的。

如果你想改善关键对话的结果,就要学会改变脑中形成的想法,哪怕是在和对方冲突的过程中也要这样做。

控制想法的技巧

要想形成不同的想法,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对话高手的做法是,想办法放慢节奏,然后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具体做法如下所示。

行为方式回顾

要想放缓转瞬即逝的主观臆断过程,避免随之出现的激动行为,你应当一级一级地沿着行为方式模型向前反推。这个过程需要费点儿脑力,首先你应当停止当前的做法,然后分析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整个反推过程是这样的:

·[行为]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询问: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方式?

·[感受]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询问: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的?

·[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询问: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见闻]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询问: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通过这个反推过程,你会让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质疑活动中,进而改变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

1.关注你的行为表现

我们为什么要反推自己的行为原因呢?显然,如果你时刻不停地回顾自己的行为,寻找其中潜藏的动机和目的,恐怕永远也无法完成对话了,因为你会陷入分析瘫痪无法自拔。

实际上,你根本不必一直这样做。如果你学会关注(如第4章所述),意识到自己正在采用沉默或暴力方式应对对方,就能及时停止错误行为寻找解决办法了。

但是,光留意问题还不够,你必须诚实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告诉自己暴力应对是因为“对方咎由自取”,那你肯定不会考虑改变这种做法。如果你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是他们先招惹我的”,或是认为自己的举动很合理,你也不会产生改变问题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你非但不会停下来审视自己的错误之处,反而会积极地为这种行为寻找借口。

因此,当错误的想法迫使你采取沉默或暴力应对方式时,你应当停下脚步,想想别人是怎么看待你的行为的。比如,如果《60分钟节目》把你的行为拍摄下来在电视上播放,别人会怎么看你的表现?

对关键对话高手来说,他们不但善于关注什么情况下自己会陷入错误的应对方式,而且会积极主动地承认这一点。他们绝不会沉迷于自我怀疑的泥潭中,而是努力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行为。因此,当他们意识到对话陷入僵局时,他们会马上审视自己的行为原因。

2.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

在回顾自己的行为原因时,对话高手会马上从审视错误行为转移到探索潜在感受。乍一看这个做法很简单,你对自己说:“这样做是因为我感觉很愤怒。”瞧,这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其实不然,发现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情绪要比你想象的难得多。实际上,很多人根本对情绪一无所知。当你询问他们的感受时,他们只会用“糟糕”、“生气”或“害怕”等字眼形容。如果这些表达做出了准确的描述还好,可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这样。例如,人们说自己感到气愤,可实际上他们的真正感受是尴尬外加几分诧异;遇到侵犯时人们说自己感到伤心难过,可实际上他们感受到的是受到-羞-辱和欺骗。

有人说生活又不是单词比赛,搞那么多不同表达有用吗?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准确表达的确非常有用。了解真实感受可以帮助你更准确地了解问题出现的经过和原因。比如,如果你承认自己的真实感受是尴尬和诧异,而不是简单的“气愤”,这样肯定能更好地理解你在脑中形成了怎样的主观臆断。那么你呢?在出现强烈情绪时,首先,你会停下来考虑一下自己的感受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是使用丰富的词汇,还是用模棱两可的“心烦”或“恼怒”来描述感受呢?其次,你会开诚布公地和他人谈论你的感受吗?你愿意和好友谈论心中的问题吗?最后,在这样做时,你使用的描述词汇是否真实准确呢?

毫无疑问,了解自己的感受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你应当学会用更准确的词汇来形容情绪感受。

3.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

质疑你的感受和想法。确定真实感受之后,你应当停下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种感受是否正确?也就是说,你主观臆断的想法是否正确?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感受源自想法,而想法是我们的大脑进行思维的产物。

要想控制自己的感受,第一步是破除这样一个错误观点,即我们产生的是唯一正确的感受。这是最难的一步,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通过质疑感受,我们才能做到质疑想法。我们拒绝相信不假思索的想法是正确的想法,而是敢于质疑自己的情绪(情绪是真实的),以及情绪背后的想法(想法可能只是对事实诸多判断中的一种)是否是准确的。

例如,在玛利亚的想法中有何事实?她看到路易独自完成了演示汇报,听到老板和路易单独讨论项目创意,这些便是导致玛利亚出现最终行为的源头。

不要把想法和事实混为一谈。有时候,无法质疑自己的想法是因为,你把它们当做了不可改变的事实。在形成想法的转瞬之间,由于对这个过程太过关注,你会误以为自己的想法便是事实情况。虽然看起来和事实差不多,但想法毕竟不是事实,这样做等于混淆了主观结论和客观条件之间的区别。例如,为探索想法背后的事实,玛利亚可能会说:“路易就是个大男子主义白痴,这就是事实,不信你去问问大家他是怎么对待我的!”

“大男子主义白痴”显然并非事实,它只是玛利亚根据自己的见闻主观臆断的想法,而这些所见所闻其实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如前所述,对于玛利亚和路易的互动事实,每个人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所以说,事实是一成不变的,而观察者的想法却是千变万化的。

4.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

通过关注行为把事实和想法区分开来。要想区分这两者,我们必须分析感受的真正源头。你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标准来测试想法是否准确:我所说的事实有没有可以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做依据?它是不是确实出现过的行为?

例如,在玛利亚的案例中,实际上路易“完成了95%的演示,几乎回答了所有问题”,这是准确、客观和不容置疑的,是每个与会者观察到的相同的事实。但是,玛利亚所说的“他不信任我”只是一个判断,并非事实情况。这句话只能说明她的看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因此,判断是充满主观性的,它不能代替客观事实。

通过关注那些“过激”措辞来审视自己的想法。为避免混淆想法和事实,留心过激的措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例如,在评估事实时你会说:“她朝我瞪眼”或是“他挖苦我”。在这里,“瞪眼”和“挖苦”就属于“过激”措辞,因为它们带有判断和归因的性质,会直接引发强烈的情绪。显然,这些措辞只是你的想法而非事实。实际上,“她紧闭眼睛,一言不发”和“她朝我瞪眼”完全不同。在玛利亚的案例中,她认为路易喜欢自我表现,不尊重她的感受,但如果关注路易的行为的话(他不停讲述,和老板一对一沟通),我们会发现这些事实会让人们做出各种解读。例如,路易这样做或许是因为紧张、过于专注或是缺乏自信。

5.留意三种常见的“小聪明”

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通过了解对方为什么会做出特定行为(当然也包括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原因),慢慢地,我们会善于总结各种行为产生的原因。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我们的想法完全正确,推动我们朝健康的方向前进;要么这些想法不够准确,但却能合理说明当前行为,让我们感到理直气壮,觉得没必要做出改变。

显然,第二种想法肯定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例如,我们表现出了沉默或暴力应对的错误做法,但经过分析得出的却是似是而非的合理结论——“我是对他大喊大叫了,你怎么不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简直是咎由自取!”“嘿,别用那种眼神看我,我也是迫不得已。”对于这些富有想象力的自我辩护,我们称其为“小聪明”。这样说是因为,这些想法能让我们心安理得地面对自己错误的行为。更糟糕的是,当我们的错误行为会带来可怕结果时,这些想法仍会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

在为错误行为辩护或是面对严重后果为自己摆脱干系时,我们经常使用三种方式进行主观臆断。了解这三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应对措施,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我们就会成为情绪的俘虏,失去把握关键对话的机会。

(1)受害者想法——“这可不是我的错!”

第一种小聪明是受害者想法。顾名思义,这种想法会把我们变成无辜的受害者。可以说,此类想法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对方是邪恶的、错误的、愚蠢的;自己是善良的、正确的、聪明的。总之,别人总是做出错误或愚蠢的举动,结果让我们成为代罪羔羊。

要说无辜的受害者,这种概念不是没有——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人拿枪指着你的脑门。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就是悲惨的事实而不是虚构的想法,这时你才是受害者。

可是,带有欺骗色彩的故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在大多数关键对话中,当你提出受害者想法时,目的是要掩饰自己在问题中的责任。利用这种方式,你可以明智地避开自己的做法(或是不作为)造成的问题。

例如,上周老板解除了你对某个大项目的负责权,这让你感到很郁闷,四处抱怨自己得到的不公正待遇。当然,你隐瞒了这个重要项目工期拖延的事实,让老板深陷危机,这也正是他把你打入冷宫的原因。关于这一点你可没对别人说起,是啊,老板让你觉得不爽。

为了突出受害者想法,你完全忽略了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只描述那些高尚的动机:“工期拖延是因为我对质量精益求精,高标准严要求。”然后,你开始埋怨老板只会赏恶罚善:“他根本不懂得欣赏像我这样对细节一丝不苟的人才!”(这句冠冕堂皇的话简直让你从受害者升级为殉道者了,真是让人听得义愤填膺!)

(2)大反派想法——“这都是你造成的!”

在虚构这种想法时,我们会把理智而正常的人变成十恶不赦的坏蛋。我们把问题归咎于对方的邪恶目的,然后“正义凛然”地告诉每一个人,仿佛自己就是救世主一样。

例如,我们会把高度关注质量问题的上司称为控制狂;当配偶抱怨我们说话不算数时,我们会说他们顽固不化。

在受害者想法中,我们会夸大自己的无辜;在大反派想法中,我们会过度强调对方的错误或愚蠢之处。我们的目光只盯着他们最邪恶的动机和最差劲的能力表现,完全忽略他们身上任何善良中立的意图和突出的表现。在虚构这种想法时,给对方贴标签是最常用的方法。例如:“不是吧,那个蠢蛋竟然又给我残次的物料!”给对方贴上带有某种“特色”的标签,我们便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打交道的对象是个愚蠢十足的家伙,而不是具有复杂心理情感的正常人。

虚构这种想法不但能让我们堂而皇之地指责问题是对方造成的,而且能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这些“坏蛋”为所欲为。可不是嘛,既然对方是傻瓜蠢蛋,-羞-辱谩骂他们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如果他们是具有正常思维能力和心理感受能力的人,我们肯定要小心谨慎地应对了。只要有了这种想法,我们就无法实现真正的目的,只能在错误的行为中挣扎了。道理很简单,我们会对自己说:“对话失败是我的错吗?也不看看对方都是些什么货色!”

注意双重标准。其实,受害者和大反派式想法的本质是对事实极不公平的歪曲,出现这些想法表明我们在情绪失控时对对话双方做出了双重标准的判断。当自己犯错时,我们会炮制受害者想法,表明自己的意图是单纯善良的,顶多是好心办坏事而已。例如:“我是回家晚了,也没给你打电话,可我不能让公司失望啊!”与此相反,当对方伤害了我们或是给我们制造了麻烦时,我们会抛出大反派想法,虚构他们的邪恶目的,夸大他们的错误表现。例如:“你怎么这么粗心!你可以给我打个电话说一声晚回家嘛。”

(3)无助者想法——“这事我也没办法!”

最后一种错误想法是无助者想法。这种想法的特征是,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无力做出任何积极努力或表现得有所帮助。对于在对话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认为根本没有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式,以此当做自己不愿作为的借口。例如:我们会说:“不对儿子大喊大叫,他根本不听你的!”或是“跟老板说也是白说,他肯定听不进去,所以我才不去干那种傻事!”如果说受害者和大反派想法是在为我们做过的事寻找借口,那无助者想法可以说是在为我们消极面对问题的行为寻找借口。

当我们把对方的行为视为习以为常和难以改变的习性时,无助者想法很容易就会出现。例如,当我们认为某个同事是“控制狂”时(大反派想法),我们便不愿和对方沟通了,毕竟,这种人从来都不接受别人的建议(无助者想法)。因此,不管怎么做我们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不难看出,这种想法通常源自大反派想法,它的负面影响和“傻瓜式选择”差不多。有了这种想法,我们往往认为,坦诚相告会破坏人际关系,因此还不如保持沉默,得过且过。

(4)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错误想法

当然,在这些想法背后肯定存在着某种理由。我们绝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离谱的念头,这些想法可满足三个重要目的。

它们符合实际情况。有时候我们虚构的这些想法是准确的,对方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伤害,我们的确是无辜的受害者,或是的确无力改变问题的现状。可以说,这些情况确实会发生。虽然并不常见,但还是会出现。

它们能让我们摆脱困境。通常情况下,当我们需要逃避责任的借口时,往往不再寻找问题的合理解释,而是采用这些小聪明式想法。这是因为,在这些问题中我们也存在部分责任。对方不一定完全邪恶、错误,我们不一定完全善良、正确,事实是双方都有责任,共同造成了问题的出现。但是,如果能把对方描述成错误的,把自己描述成正确的,那我们就能轻松摆脱困境。而且,把对方描述成怪物之后,我们便可以心安理得地对他们进行-羞-辱和谩骂。

它们能为我们的言行不一提供借口。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了,这些想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可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耍这些小聪明呢?

这些错误想法的产生通常源自我们言行不一的举止。不管你是否承认,我们的很多做法往往是不假思索的,除非遇到必须说明理由的情况,否则我们从来不主动寻找自己行为背后的想法。

当我们故意做出自己认为不正确的行为时,这种表现即言行不一。做出这种表现之后,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坦率承认错误,二是百般寻找借口。如果我们不愿承认错误,就必然会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这时,我们就开始耍小聪明了。

举个例子。

你正在长长的车流中痛苦煎熬,很多车都在试图并线到你的车道,其中有辆车离你很近,突然加速试图插到你的前面。这种情况下你想到的应当是让对方一下,毕竟,遇到类似情况时你肯定也希望对方这么做。但是你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下意识地加速,堵上了前面的空间。接下来会怎样呢?你开始这样想这件事:“嘿!别想超我的车,你这‘白痴’!我都排了这么久的队,再说,我还有个重要约会要赶时间呢。”

这么一来,你便成了无辜的受害者,对方成了令人讨厌的坏蛋。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你开始心安理得地认为不让对方的做法是正确的,开始为自己该做而未做的事寻找借口。当然,恐怕你未曾想到的是,此时对方心里也是一样的想法:“这个‘混球’!竟然不让我插队!”

再来看一个和关键对话更相关的例子。

你的妻子有个让人讨厌的习惯,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你觉得应该指出来。可是你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通过生闷气翻白眼等间接方式暗示对方。可惜的是,妻子没有意识到你的种种暗示,依旧我行我素。于是,你的郁闷开始变成愤恨了。对于妻子如此愚钝,连这么明显的暗示都看不出来,你感到非常厌恶。可是,你还是觉得这件事不必提起——你说哪个人会像她这样脑子缺根筋,这点小事还用明说?简直是个人都明白怎么回事嘛!从此之后,你开始用各种风凉话讥笑对方,直到无足轻重的小事升级成为一场严重的冲突。

在这两个案例中,你应当留意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想法和言行不一的行为,这两者孰先孰后?你是先认为那位司机自私,然后才决定不让他插队的吗?当然不是,在你为自己的自私行为寻找借口之前,你根本没有理由认为对方是自私的。也就是说,在没有意识到一件事该做而未做之前,你是不会在大脑中虚构这些小聪明式想法的。同样,在你做出错误行为之前,妻子令人讨厌的习惯也不是让你产生愤恨感的原因。你之所以气恼是因为自己的言行不一,只有利用小聪明式的想法才能让你为自己的粗鲁表现找到借口。

其实,言行不一的行为经常都是小事,小的甚至会让我们意识不到自己会为它们寻找借口。像这样的情况还包括:

·你觉得应该帮助某人而没有帮。

·你觉得应该道歉但没有道歉。

·你觉得应该熬夜完成任务,但却提前回家了。

·你在该说“不”的时候没有说,然后期望别人不会检查你是否实现了承诺。

·你觉得应该和某人谈谈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没有谈。

·你没有完成分内的任务,觉得应该主动承认,但看到其他人都闭口不言,于是也保持沉默。

·你觉得应该认真倾听别人的看法,但总是表现出抵触情绪。

·你发现某人的方案中存在问题,觉得应该指出但没有这样做。

·你没有及时完成任务,觉得应该告诉其他人但没有告诉。

·你知道同事需要自己手中的资料,但没有向对方提供。

显然,诸如此类的言行不一都会导致我们去寻找小聪明。当我们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时,便会固执地认为问题是对方引起的,我们是无辜的,事情根本没办法解决,而不是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当我们想要寻找借口而不是解决问题时,便会在大脑中虚构错误的想法。毫无疑问,寻找借口绝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但为了掩饰错误我们会表现得这样做很正当。

了解了这个事实,我们来看看该怎样消除这些错误想法。这是本章介绍的最后一个对话技巧。

改变主观臆断

了解在自己脑子形成的错误想法之后,我们要学习的是该怎样消除这些想法。意识到自己正在为错误行为寻找借口时,对话高手会暂停交流,努力改变错误想法,构思正确想法。所谓正确想法,指的是那些可以引导积极情绪的想法,因为只有积极的情绪才能导致对话等健康的应对方式。

那么怎样才能把错误想法变成正确想法呢?你应当改变主观臆断。这是因为,错误想法有一个共同之处,即缺乏完整性。错误想法会忽略关于自我、关于他人以及关于我们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只有把这些重要信息综合起来,我们才能把错误想法改变成正确想法。

要想弥补错误想法中遗漏的细节,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很简单,把受害者变成参与者,把大反派变成正常人,把无助者变成行动者。具体方式如下所示。

把受害者变成参与者。如果发现你在对话中把自己描述成无辜的受害者,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面对事实,让你意识到或许自己也是造成问题出现的一部分原因。换句话说,你并不是事件的受害者,而是问题的参与者。当然,这么说并不表示你一定怀有险恶的行为动机,或许你的错误只是一种无心之失。但不管怎样说,你多少还是有责任的。

例如,你的同事总是把难做和无聊的任务丢给你去做,你经常向亲友抱怨自己在工作中被人利用。但是,你没有提到的事实是,每次老板夸你勇于承担重任时,你都乐得合不拢嘴。你对同事什么都没提起过,最多只是暗示过几次。

要想改变错误想法,第一步是在你的描述中添加重要的事实。通过分析自己的责任,你可以意识到你对问题的认识有多偏颇,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忽略自身错误,夸大对方错误的。

把大反派变成正常人。如果发现你在对话中把对方视为险恶小人,对他们肆意诽谤,你应当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把对方视为充满人性的人。在寻找这个问题的各种答案时,我们的负面情绪会逐渐淡化,以同情感取代苛刻的负面评价。回想我们粗暴对待他人的方式,我们的个人责任感会逐渐升华,摒弃浅薄的自我辩白。

例如,平日里总是逃避困难工作的同事,最近表示不忍心看到你一个人忙个半死。昨天当你正在为一项紧迫任务忙碌时,她积极伸出援手帮助你完成了工作。这个举动让你满腹狐疑,认为她这样做是想让你下不了台。你暗自想:“她只是为了标榜自己,让我丢脸假装帮忙呢!”瞧,这就是你脑子里蹦出来的最初想法。

但是,如果你的同事是位理智而正常的人呢?如果她的确毫无自私目的,只是想帮你一把呢?你对她的恶意中伤是不是太草率了呢?这样做岂不是要承担可能伤害人际关系的风险吗?如果你对她做出严厉指责,但事后发现自己冤枉了好人,最后该如何收场呢?

询问这样一个问题,目的并不是要为对方的错误行为寻找借口。如果他们的确有错,我们可以以后找机会解决。学会把对方当做正常人对待,目的是改变我们自己的错误想法和情绪。这样做可以让我们从各种可能的角度去理解对方的行为原因,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调节情绪方式。

实际上,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巧应用的成熟,慢慢地我们会越来越不关注对方的行为目的,不再沉浸于寻找对方邪恶动机的徒劳游戏,而是关注其行为会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值得欣慰的是,当我们学会思考其他目的时,结果不但会消除自己的激烈情绪,而且能让我们彻底放松地投入对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对方的真正目的。

把无助者变成行动者。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对话中抱怨无力改变事实,可以通过反思初始目的的方式改变错误想法。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希望为自己、为他人、为我们的关系实现什么目的?

明白了这个问题,你就能消除“傻瓜式选择”,正是这种选择让你陷入要么沉默、要么暴力的无助情绪的。你应当进一步问自己:

·要想实现这些目的,现在我该怎么做?

例如,你发现自己正在攻击同事没有在棘手的工作中积极投入的做法,你的强烈情绪和突然发作让对方感到很吃惊,一动不动地愣在那里。当然,你并不相信这种表象,坚信她是故意逃避困难任务,认为无论怎么暗示她也不会做出改变。

你对自己说:“我也是身不由己,我不想发火,但不这样做也没办法。”当你这样想时,就已经偏离对话的真正目的了,即分担工作任务以及和对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时,你只能做出偏激的“傻瓜式选择”:“与其自己丢脸,还不如让对方丢脸。”

你该怎么办呢?你应当公开、诚恳、有效地和对方讨论问题,而不是肆意抨击对方,为自己寻找借口。当你不再把自己视为无助者时,就可以积极承担对话责任,而不是一味抱怨问题了。

案例回顾

下面,我们回到玛利亚的案例中,看看这些技巧是如何运用的。假设她对行为方式进行了回顾,发现了事实和想法之间的区别,这样能够帮助她意识到,自己以前形成的想法是不完整的、自我防御的和伤害他人的。同样,三种“小聪明”式想法也不能解决问题。现在,她准备改变主观臆断,建立全新的想法了。为此,她询问自己:

·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发现路易独自向老板汇报工作时,我觉得应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我这么问了,就能和他展开对话,帮助我们更好地合作。但是我没有问,随着愤怒情绪的增长,对这个问题我越来越不关注了。”

·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像路易这样做?

“他的确很关心如何提出高质量的创意,或许他只是没有注意到,其实我和他一样希望这个项目取得成功。”

·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我希望和路易形成彼此尊重的合作关系,希望我的工作表现能得到承认。”

·要想实现这些目的现在我该怎么做?

“我要和路易约个时间好好谈谈,探讨一下该怎样合作。”

当不再主观臆断时,我们便会从不健康的情绪困扰中得到解放。更重要的是,随着情绪得到控制,我们会返回到对话中来。此时,我们已经从情绪的俘虏变成了情绪的主人。

玛利亚后来是怎么做的呢?她和路易进行了一次交谈。在准备对话的时候,她不再接受那些丑恶和不完整的想法,大胆承认自己在问题中的责任,以开放的心态和对方交流。或许,路易的做法并不是想让她难堪或是显得她能力不足。

双方坐定之后,玛利亚开始试探性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具体做法我们将在下一章讨论)。幸运的是,她不但控制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很清楚如何表达。在这次健康的对话中,路易为自己的做法向玛利亚道歉。他解释说是想就演示方案中一些有争议的地方和老板先行讨论一下,但后来才意识到在玛利亚不在的情况下的确不合适。此外,他还为主导整个演示活动这件事道了歉。通过这次对话玛利亚得知,原来路易在紧张的情况下话比较多。路易建议,以后像这种情况两人可以分别承担半场演示工作,这样他就不会抢占玛利亚的表现机会了。最后,两个人的对话顺利结束,双方都了解了彼此的观点,路易承诺以后会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加敏感一些。

凯西的关键对话经历

我的第一任丈夫是个虐待狂,很不幸,我们的三个孩子就是在这种极端暴力的环境中长大的。虽然孩子们没有看到我遭受过身\_体上的虐待,但我经历的情绪和精神虐待却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经过16年的挣扎和8次离家出走,我终于获得了自由。虽然身\_体上的伤口容易愈合,但这种虐待给我和孩子们造成的长期精神影响至今都无法消除。

在出现激烈情绪时,我会陷入沉默或是故意挖苦对方。由于多年深受不健康对话的影响,我的孩子们(已经成年)也开始表现出他们在童年时代看到的错误行为方式。他们非常不尊重人,希望我在对话中继续以前逆来顺受的应对方式。

通过学习和使用关键对话和关键冲突技巧,我惊奇地发现自己不但能控制那些会让我故态复萌的错误想法,而且可以在日常对话和决策中减少压力,不断获得信心。

最近,我开始利用这些技巧和女儿进行交流,希望增强她在对话中的安全感。由于滥用毒品,我的女儿失去了对她女儿的监护权。在以前的对话中,每当她表现出她父亲的火爆脾气时,我都会陷入沉默。但是现在,我想帮助她重新获得照顾自己的能力,以便有一天她女儿能再次回到她的怀抱。

我的目标是要成为女儿的朋友,和她真诚坦率地交流,而不是让她感觉受到威胁。通过观察身\_体语言,我不断营造安全氛围,鼓励她说出内心的想法。当她表现出受挫感时,我会马上停下来,告诉她我永远会支持她。

在对话中,我经常使用这样的对比表达:“我知道这样做很难,我不想让你生气,我只想确认我们能充分考虑要面对的每一件事情。”接下来,我会询问能否和她讨论棘手的话题。如果她愿意,我们就继续;如果不愿意,我会向她道歉,然后问她下次什么时候再做交流。

我发现,试探性陈述也非常有效。现在,我不会说:“你是在生我的气吗?我做错了什么?”而是说:“我觉得你好像对我有些不满意,是不是我做了什么让你生气的事?”这样一来,她就能敞开心扉和我讨论问题了。

过去,每次和女儿见面的头几分钟很难挨,气氛令人非常压抑。我必须不停地和以前要么沉默要么爱挖苦对方的错误行为做斗争。我很害怕开口,因为无论我说什么,总是会让女儿生气。

现在,我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重新构思脑中的想法了,彻底改变了认为无法和女儿进行关键对话的心理。我能够自信地和她探讨问题,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目的是好的,知道她自己也想振作起来。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交谈了,而且每次交谈结束时女儿也不再发脾气了。这真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奇妙变化,它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小结——控制想法

如果强烈情绪让你在对话中陷入沉默或暴力,试试下面的方法。

行为方式回顾

关注你的行为表现。如果发现自己正在远离对话,问问自己在做什么。

·我是否陷入了沉默或暴力应对方式?

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学会准确识别行为背后的情绪。

·导致这种行为的情绪感受是什么?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学会质疑你的结论,寻找感受背后其他的可能解释。

·造成这种情绪出现的想法是什么?

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回到事实本身,放弃绝对表达,区别客观事实和主观想法的区别。

·形成这种想法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注意似是而非的“小聪明”式想法。尤其是受害者想法、大反派想法和无助者想法。

改变主观臆断

你应当询问自己以下问题:

·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

·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要想实现这些目的现在我该怎么做?

在线 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