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时不妨转个弯
许多问题是不容易做出准确回答的,如果直接回答“不清楚”势必会令人失望。碰到这类问题时,可不必拘泥于正面解答,而要说一些与此相关的事物来引导对方深思,或是采用比喻、假设、移花接木、含蓄作答、略加暗示等方法。这样,既不脱离所提出的问题,使对方满意,又可巧妙地避开疑难之处,避免尴尬。
有一次,乾隆皇帝与爱臣刘墉在避暑山庄看到了一尊弥勒佛像。忽然,乾隆指着佛像问道:“他为什么对朕笑?”刘墉答道:“皇上是文殊菩萨转世,是当今活佛,佛见佛故笑。”实际弥勒佛笑口常开,对谁都一样。乾隆如此问,意在难为刘墉。刘墉歪问歪答,机智地回答了乾隆的难题。不料乾隆突然又问:“他为什么对你笑?”刘墉答道:“佛笑臣成不了佛。”
刘墉刚说过,佛见佛故笑。若还这么答,自己也成了佛,与皇上平起平坐,这在当时可是要犯大逆不道之罪的。刘墉这回把“笑”说成是嘲笑,既回答了问题,又不会冒犯皇上。刘墉利用幽默回答使对方的进攻得到化解,摆脱-了窘境。
当形势对己方不利时,如果继续与对方在原来的话题上纠缠,将会更加被动。这时应转个弯,就可以使形势立即转化。
曾经有一位青年问过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留长发、蓄胡子是精神污染。你也这样看吗?”他答道:“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头发长,胡子也长,可他们开创了共产主义理论。毛主席和周总理头发不长,胡子也没留,却同样是我们尊敬和热爱的导师。”这样讲,既避开了以偏概全的简单结论,显得全面而得体,同时,对方也不会失望。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碰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故意刁难,他们提出的问题没有准确的答案,处理不好会使人尴尬万分。若要化解难堪,回答问题时不妨转个弯,使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