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运用逻辑语言
爱国将领冯玉祥可谓治军有方,他利用基督教维系军心,每天早操前都会问士兵:“弟兄们,我们是谁的军队?”
官兵们照例答道:“我们是老百姓的军队!”
可是,有一天,冯玉祥的问话声音刚落,队伍里突然有个士兵大声地回答:“我们是洋人的军队!”
冯玉祥一听,竟然有人公然向他挑衅,勃然大怒,下令把这个士兵押到面前,责问他为什么这么回答。这个士兵面对刺刀、军棍,面不改色,直言道:“信洋人的教,听洋人的话,替洋人打仗,受洋人的气,怎么不是洋人的军队呢?”
冯玉祥无言以^J*,并从心底赏识这个小士兵的胆量,他不但没有责罚这个小士兵,反而还提拔重用了他。这个小士兵就是吉鸿昌,当年他只有18岁,从此“吉大胆”的名字就在西北军中传开了。
抛开当时的政治环境不谈,吉鸿昌只是运用了逻辑性的语言,分析了“我们是洋人的军队”的实质,便使冯玉祥无言以对了。
此方法在古今中外都一样通行,比如以下这个例子:
爱米•诺德是德国女数学家,她获得博士学位后,还不能马.h开课,因为她还没有获得讲师资格,但她的才华和学识受到了从事广义相对论研究的希尔伯特教授的赏识。
一次,学校召开教授会议,大家在讨论一个问题:诺德能否成为讲师。
一位男教授坚决反对,他说:“女-人怎么能当讲师呢?如果她当了讲师,以后就要成为教授,甚至进入大学评议会。难道大学最高学术机构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吗?”
希尔伯特这时发话了:“先生们,我们绝不能因为候选人是女的就反对他当讲师,我请先生们注意:大学评论会,毕竟不是澡堂。”
同样的事例也在别的国家发生过:
切斯特•朗宁是加拿大前外交官。他1893年生于中国,小朗宁出生后喝的是中国奶妈的乳汁。当他30岁参加本国议员竞选时,遭到了反对派的攻击。反对派的逻辑是:“朗宁曾经喝中国奶妈的奶长大,身上一定有中国人的血统,因而不能参加加拿大竞选。”
朗宁反击道:“你们当中有没有人喝过加拿大牛奶呢?你们身上是不是也有加拿大牛的血统呢?那么,你们岂不都成了人牛‘混血儿’了?你们不仅‘喝’,自然还得‘吃’,吃鸡脯、吃牛排、吃羊腿……这样一来,你们的血统就更难认定了。”
朗宁充满逻辑性的语言,环环相扣,句句在理,击中了反对派的要害,使其站不住脚,败下阵来。这就是善用逻辑语言的妙处。运用逻辑语言反击对方,不但能给对方有力回击,而且由于逻辑语言的严密性,不会被对方抓住任何话柄。
总之,运用逻辑性的语言,不易被对方找到语言空隙,会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而且更能显示出说话者的聪明才智。所以,我们在交谈中要善用逻辑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