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活在当下
为明日而活的人生,距离实现人生意义,只有一日之遥。
利奥·巴斯卡利亚
有时因欢乐而微笑,但有时因微笑而欢乐。
一行禅师
聆听200多人诉说他们的人生,包括那些种族与背景与你不同的人,你会察觉到人类旅程深层的共同主线。背景迥异的人往往用几乎相同的词语来形容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
在这200多次对话中,我最常听到的一句就是“时间过得太快”。年逾古稀的埃尔莎对我说的这句话,也许其他人都用许多不同方式说过:“年轻时,60年时间似乎是永远。但真正度过60年之后,你会意识到那不过只是一刹那。”我们认为自己拥有永恒,但很快就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人生匆匆,那么幸福的一个秘密就是更好地利用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找到一个方法使每一刻、每一天都是上天对我们的极佳馈赠。梭罗将其称为“改善当前的状况”。聆听这些人的人生故事后,我发现第四个秘密就是活在当下。
简单地说,活在当下意味着要完全享受人生的每一刻,不要去评判我们的人生,而是完全地去生活。这意味着我们不应只关注过去或未来,而要带着感激和使命感去体验每时每刻。这意味着每时每刻我们都有能力选择满足与幸福。听着受访者的话,我开始相信,他们通过活在当下这个秘密告诉我,对待人生要更少评判、更多享受。
说实话,我一辈子都在听人说,幸福的一个秘密是活在当下,但直到与受访者进行对话后,我才真正清楚这句话的意义。活在当下并不是简单地得过且过,它拥有更加重要的含义。我学到的第一个道理就是,智者把每一天都视为上天的极佳馈赠。
选择活在每一刻
60多岁的麦克斯跟我说了他每天遛狗时都会遇到的一个男人的故事。“我遛狗时会遇见一个男人。他已经80多岁了,但仍然积极参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碰面时,我问他日子过得如何,他总是给我同样的回答——响亮热情的一句‘我在这儿呢!’我知道他真正的意思是‘我很感激自己还活着,我知道这是一份非常好的礼物’。”
在他向我讲述这个男人的事时,我想到了这些年遇到的很多人,当我问他们日子过得如何时,他们会说:“好吧,反正我还在这儿。”说的时候往往带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忧伤,他们真正的意思是“我还在这个鬼地方,虽然我更想去其他地方”。从这些对话中我学到一个道理:幸福的人无论在哪儿、无论做什么,都是全心全意地生活。
麦克斯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位剧评家,看过数百场演出。他说,许多演出很难令人全神贯注。“有时我在评审一部戏剧时,剧本很差,我会想这简直是在浪费生命。之后我会意识到人生这两个小时不会重来,于是我会寻找剧里有趣的地方加以欣赏。要想完完全全地生活,我们必须从字典里去掉‘无聊’这个词。每时每刻,我们只要全心全意生活、接受这一刻就行。”
每一天都是馈赠
我在受访者中注意到了一点:他们对活在世上抱有强烈的感激,没有一天不怀着感激之心度过。60多岁的乔尔跟我说,许多年来,他都以一个仪式来开始和结束每一天。“每天早上我醒来时都会说一句简单的祷告词——谢谢您上帝,让我可以度过新的一天。我是科学家,当我想到我们活着的这个奇迹,想到我作为一个拥有这般感觉和能力的具有意识的实体存在于银河系,我就对生命的存在感到十分敬畏。我恳求上帝不要让我浪费这一天,恳求上帝让我在度过这一天时,知道活着是一份伟大的馈赠。一天结束,在我入睡前,我会将所有发生的好事复述一遍,无论这件事有多小,然后对这一天说一声谢谢。”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曾说:“我们应当把每一天看作单独的一生。”每一天本身就是目的地,而非通往目的地路上的一步。当我们认识到多活一天是一份极佳的馈赠,选择不浪费这一天,不因沉湎过去或遐想未来而毁掉这一天时,我们就会开始活在当下。
首先,我们要确保自己在过日子而不单单是规划生活。要是不注意,我们会发现自己永远在自以为能带来幸福的路上熬日子。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不停地告诉自己“如果怎样我们就会幸福,或者等到某个时刻我们就会幸福”。并不是说我们不应对尚未达成或经历的事情进行规划或抱有渴望,而是说,当我们有能力活在当下这一刻时,总是可以找到幸福。
在这方面,我家的狗是我众多的老师之一。只要我不出差,我每天都会带着我家的狗莫莉出门到我家所在的山上走走。40分钟里,我们径直走上山再走下来。这样走了几年后,我意识到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家的狗比我更享受散步!
我的目标只是走到山顶再走下来。散步这件事不是用来品味的,而是用来熬的。我出门散步是为了锻炼身\_体,希望能活得更久,没有把散步本身看得很重要。然而,莫莉非常享受我们的散步。要是途中遇到其他的狗,她会停下来打招呼。要是她看见一些有趣的东西,她会停下来进行全面探索。我们散步的大部分时间里,她在“嗅玫瑰”,而我则在求她“走吧,快走吧”,完成我走到终点的职责。她是活在当下,而我是熬时间。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坚持像她那样散步。自此之后,如果散步途中遇到邻居,我往往会停下来好好聊聊天;如果能一览山色或者看见美丽的花朵,我会停下来尽情享受美景;如果我运气够好,碰见朋友,我会花时间叙旧,而不是急着走向终点。这已经成为我度过自己人生的方式的缩影。
仿佛今天是人生中最后一天
93岁的画家约翰告诉了我他在90岁之后注意到的一件事。“我喜欢跟人说我快94岁了,就像孩子也许会说他们快8岁了一样,因为自从90岁以来,我对每一天都怀有深深的感激。”他说人终有一死,自己所剩的时间有限,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的日常经历开始有了转变。“活到我这个岁数,你会一直想着自己还能再活多久。我的曾孙女,一个8岁,一个6岁,于是我在想,我活到多大岁数才能看着她们长大?我也许能看到她们小学毕业?我知道我不大可能看见她们高中毕业。现在,我看见美丽的夕阳,或者看见精彩的芭蕾舞演出,我都会哭。我并非为其美丽而哭,而是为我不知道还能继续看见多少美丽之事而哭。年轻时,人们告诉你要活在当下,但你不懂什么意思。现在我知道了,确实,无论多大岁数,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还能继续看见这个世界多久,所以重要的是,要把每时每刻都当成最后一刻来欣赏。”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电影《牧场之家好做伴》(Prairie Home Companion)里的一句台词,加里森·凯勒扮演的角色说:“每场演出都是最后一场演出。”(事实上,这部电影也确实是罗伯特·奥特曼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年迈画家的话很快成了塑造我人生各种时刻的一幅重要画面。每当我发现自己身处喜悦时,便开始提醒自己,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还能有多少这样的时刻。我没有匆匆度过这些时刻,而是开始练习将其消化吸收。我偶尔会发现泪水涌上眼眶,正如约翰所描述的那样。
这些年里,我认识了许多罹患癌症的人。最常听见癌症病人说的一句话就是,当诊断出癌症时,会发生两件事。一方面,时间的流逝加快了,突然有了一种时间飞快溜走的感觉。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告诉你,时间也慢了下来。突然间,每一刻、每一天都会被珍视,他们感到自己活得更加完全。他们第一次觉得人生中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熬过去”的,每一天都很重要,不能浪费。因此在一些互助团体中,癌症病人把癌症称为礼物。虽然对绝症怀有感激之情令人难以想象,但被称为礼物是因为它能让人认识到每一天都极为宝贵,应当活得完整。
结束采访后不久,我开始在醒来后进行短时间的冥想,为活在世上、为希望可以将一天活得完整而表示感激。一天结束时,我再次进行冥想,为这一天发生在我身上的好事表示感激。自此,我注意到,某些时候,当我本可能心存熬过这一天的侥幸时,我发现自己更加地活在当下,哪怕在那些最为艰难的日子里,我也能为感激之心找到一席之地。
当下才是唯一
我从受访者中学到的关于活在当下的第二个道理是,我们必须一直活在当下,当下才是我们有能力控制的唯一时刻。要践行这第四个秘密,我们必须选择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意味着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没有丝毫能力控制过去或未来。过去已然发生,已经在我们身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我们拥有的任何遗憾或欢乐都永远冻结在时间里。沉湎过去,尤其是沉湎在遗憾里,只能剥夺当下的幸福。当我们发现自己沉湎于过去的遗憾中时,我们必须告诉自己,我们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完全无能为力。
但我们一定有能力控制未来吗?毕竟未来之事尚未发生。有趣的是,我们在当下对未来之事也无能为力。想想我们花费了多少时间担心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会生病吗?我爱的人会不会遭遇不幸?会不会发生战争或者经济萧条?我的妻子会离开我吗?我的孩子们会不会过得好?公司会裁员吗?对未来的担忧只有一份真正的力量,那就是减少当下的欢乐。正如利奥·巴斯卡利亚所说的,“担忧不会使明天免于忧愁,但总能使今天不再快乐!”
当然,我们当下的行动可能会影响未来,但我们当下能做的只有全心全意地生活,并且清楚地知道我们会用如同当下一般的全神贯注来迎接明天的到来。
活在当下,说着容易做着难。要践行活在当下,我们必须进行思维训练,通常需要好几年时间。冥想是为活在当下而进行思维训练的极佳练习。冥想需要寂静和集中精神,在大多数信仰中都存在,包括基督教和佛教。当我一开始为了从根本上清净思想,使思维完全集中在当下而学习冥想时,我的思维会到处乱跑——想过去、想将来、想信用卡账单、想待做事项。经过训练,我的思维终于有能力阻隔这一切杂绪。
做下面这个练习。下一次当你发现自己迷失于过去的遗憾中时,只要对自己说:“你对过去的事无能为力,回到当下。”如果十分钟后你发现自己重蹈覆辙,那就对自己说同样的话。每当你发现自己担心未来时,就这样做。告诉你自己:“你无法改变未来,你能做的只有全心全意活在当下,回到当下。”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越来越能活在所处的当下。在那一刻,你拥有能力;在那一刻,你能有所行动。
自我对话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但大多数人对这件事都不够严肃。我在上一章里提到,我们每天会产生40000~60000个想法,我们所沉迷的那些想法将最终塑造我们。如果我们允许自己的想法一直活在过去或未来,无论是对事情抱有遗憾,还是想着未来的方向,而非现在的处境,我们就是在训练我们的思维缺席当下这一刻。
听着这些睿智长者们的话,我开始注意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既让我惊讶,也让我高兴,那就是他们控制了自己的思维,他们知道我们有能力训练自己的思维。大多数人却持有与之相反的想法,认为我们的思维受制于外界环境。但我发现,幸福的人知道,我们比大多数人所想的更能控制自己的思维。
活在当下意味着我们知道我们在每一刻都有能力选择满足和感激。在大一时邀请心仪女孩跳舞的那位心理学家唐跟我说了他如何转变了看法,相信他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幸福。“早年间,我认为外部世界决定了我的感受。看到美丽夕阳,我会感到极大的快乐。之后太阳落山时,我想,那份美妙的感觉去哪儿了?是太阳令我感到幸福吗?我开始意识到,产生那份美妙感觉的能力就在我体-内,不在‘外界’。几年后,一位导师告诉我,我需要做的只是将思绪放置一旁,于是我终于明白了。”
他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准则:“我的生活里有两个原则。第一,如果一件事情值得做,那就全心全意去做,比如在这儿和你交谈,或者刷盘子,不要只是为了摆脱某件事而去做这件事。第二,你有能力塑造你的思想。这全都在你脑子里。”
为幸福而训练思维
当唐告诉我,幸福归根结底都是“在脑子里”时,智慧的明灯开始闪烁。在任何时刻,我都能够选择满足和感激,这一想法非常重要,可能会改变人生。唐没有告诉我说这很容易或者这需要多年练习,他只是说这是可以做到的。这些智者告诉我要做的事就是练习对生活的甜蜜投降。这不是无奈顺从式的投降,不是仅仅勉强接受现状,他们所说的是有能力从自己身上找到幸福,而非外界。他们告诉我,如果我进行练习,我就能随时选择满足。慢慢地,我开始了一些简单练习:每天早晨醒来时表达感激,每天睡前集中思考当天发生的好事,停止对未来持续不断的担忧(同时练习温柔地说服自己回到当下),还有单纯地练习细细品味生活的每时每刻,仿佛它们极其珍贵——仿佛它们数量有限。我希望能有某种神秘配方或魔法配方可以令人活在当下,从这些人生导师身上学到的道理就是,要学会这个秘密,需要时间和练习。
许多人能记得父母或祖父母曾经对他们说过的话,他们在当时不理解那些话,但现在意识到这些话很有道理。现年60多岁的比尔说,他和兄弟姐妹小时候,母亲会来到他们的房间,用拉开窗帘的方式叫醒他们,并且说:“是时候起床啦,人生全看你自己怎么活!”比尔承认说:“当时我很讨厌这句话,但我想这句话对我很有帮助,因为它一直提醒我,人生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应对。”
活在当下意味着选择心怀感激。这些睿智长者一再告诉我们,感激是成就感的源泉。他们许多人都说,随着年岁增长,他们日益心怀感激,越来越少关注自己未曾拥有的那些东西。感激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核心的“人生哲理”。
这些受到上苍垂青的人的人生中有一种优雅,我相信,这也是这一幸福秘密的一部分。他们已经知道,每天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做到最好。每天醒来,我们都能选择将人生视为馈赠,在当前完完全全地活在当下。虽然我们总是无法控制结果,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每天,我们都能将自己完全倾注在这一天,选择活得完全,将人生视为极佳的馈赠。每天,我们都能训练自己的思维不要沉湎于遗憾,也不要担心未来,而是活在当下。每天,我们都能对当天发生之事心怀感激。我们也能选择不去时不时地评判自己的人生(我是否成功、失败、幸福、不幸、善良、邪恶),而是单纯地活出我们的人生。
几年前,我在一大群听众面前进行演说,有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男子,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正中央。他十分专心地听完了我的整场演说。他做了许多笔记,幽默处大声欢笑,动人处公然恸哭。他时不时还会用肘推一下邻座,让其更加专心地听演说。演说结束后,他过来与我交谈,问我能否在我写的一本书上签名。在我签名时,他感谢了我的精彩演说,但我说:“不,我该感谢你才是。”
我继续说道:“你拥有如此强大的能量,在我整场演说中,只要看着你,我就感觉自己活力四射。而你正好坐在第一排。”
他说:“这是我从祖母身上学到的,去年祖母去世时,葬礼上没有悲伤的眼泪。葬礼上有哀伤,也有很多欢笑,但祖母去世时,我们知道她的人生活得很完满。她享受每一份欢乐,将每一刻都活得完整,对人生的一切物尽其用。她也付出了所有能付出的一切——每一份善意,每一天她都向世界付出自己的所有。所以,看着祖母,我学到的道理是,不论何时何地你都坐在第一排,你将幸福地离世。”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乔尔建议的那样开始我们的一天。醒来时,对新的一天说一句“谢谢”,恳求上帝不要让自己浪费这一天。遇见人则用热情的一句“我在这儿呢”打招呼,为潜意识里的存在和感激祷告。每当发现自己的思维驶向昨日的遗憾或明日的担忧时,温柔地将思维带回当下。这一天,和“快要94岁”的画家约翰一样欣赏每一处小喜悦,因为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一天结束,将所有发生的好事复述一遍,无论这件事有多小,然后祈祷再有新的一天。
第四个秘密是活在当下。
要把这个秘密融入生活之中,就要思考下面这些问题:
·我是否完全享受这周或今天所做的事情?我是否真的“在这儿”,或者只是意外出现在这儿?
·今天或本周,我是否享受了可能的每一份欢乐(真正去嗅花香),我是否有意识地漫步人生,抑或只是在狂奔?
·今天或本周,我对什么心怀感激?有没有说“如果……我就会幸福”?本周我是否选择了满足和幸福?
·今天或本周,我是否活在当下,还是我让明天或昨天偷走了今天的幸福?
在线读书: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