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思维的艺术 > 3. 让“事实”说话?

3. 让“事实”说话?

掌握事实的人总是稳操胜券。事实就是事实,没什么可吹毛求疵的,至少一般人都这么看。但事实真的不能改变吗?还是说,一旦事实落到专家手里,就可屈可伸,变得有可塑性了呢?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一些报纸的大标题和文章,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那就是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会迥然不同。即使报道者与该事件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在报道中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表现中立的立场而已,不同的人还是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有什么比枪声更短促、更不容混淆呢?可每个人听到的枪声都不一样,而且复述的方式也不一样。德国人说peng,美国人说crack,西班牙人说pum,英国人则说bang。动物的叫声在人们听来也各不相同。狗怎么叫?德国人说是wauwau,而英国人听到的是bow-wow,美国人是how-how,法国人是ouâ-ouâ,古希腊人则是αν,αν。所有这些叫法都有相似的地方,但绝不完全一致。人们在毫无用心的情况下,重复他们听到的声音已是如此不同,一旦抱有什么目的,其反馈的差别就可想而知了。

人们在向他人转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怀有一定的目的。就连美国著名电影演员亨弗莱·鲍嘉(1899—1957)都说:“事物可不像看上去那般平静。”确定的东西只是看上去很确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进行改动。没有人会禁止他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介绍事实,就如同下面这个古老的笑话:

一个耶稣会修士和一个方济各会修士坐在车厢里,他们在读每日祈祷书。这时,耶稣会修士拿出一包烟

方济各会修士: 这太不可思议了,读《圣经》的时候是禁止抽烟的。

耶稣会修士: 哦,我是得到特殊批准的。

说完,他点起一支烟。这让坐在对面的方济各会修士非常好奇。

方济各会修士: 我也能得到特殊批准吗?

耶稣会修士: 当然。你只要去向修道院院长请求。

不久后,他俩又相遇了。

方济各会修士: 院长一口回绝了我!

耶稣会修士: 怎么回事?

方经各会修士: 我完全按你的说法做的,我去院长那里,问他是否可以在祈祷的时候抽烟。院长听了勃然大怒。

耶稣会修士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去院长那里的时候,我问他,是否可以在抽烟的时候祈祷。他祝福了我,并激动地对我说:“当然可以!”

在祈祷的时候抽烟或在抽烟的时候祈祷,这两种说法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就是这个细微的区别,引导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以这样的方式来欺骗他人,能算虔诚的行为吗?可那人并没有说谎,只是稍稍改动了一下句子,而这毫无疑问是允许的。

在线阅读: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