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思维的艺术 > 对比和比较

对比和比较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选择说话的内容来影响他人,还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达到这一目的。对比有助于对事实进行归类。同时,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描绘事实。这就是为什么售货员不愿谈论商品价格,而大谈特谈价格同商品用途之间的关系。转眼之间,一种昂贵的商品就变得“物有所值”了。

房地产商常常在他们的楼盘中保留一套住房,这套住房不仅难看,而且贵得吓人。当然,所谓的“丑小鸭”不是用来出售,而是用作对比的。顾客看过这套房子后,就会觉得真正卖给他们的房子要好得多。因为漂亮的东西摆在丑陋东西的旁边就会变得更漂亮。如果把更丑陋的东西放在旁边,那么原本那个丑陋的东西也会被人接受。

售货员是名副其实的通过比较和对比来回避真实的艺术家。自古以来,哲学家也清楚,事实只有通过与其他事实比较后,才能归类。哲学家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要说服他人来购买这样或那样东西,而更多想要别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个或那个看法。哲学家们经过几百年的锤炼,已经具备一种能力:他们能使那些不愉快的事不再让人痛苦。哲学安慰(Philosophische Trost)就是以这种方式出现的。哲学安慰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塞内加 [5] (公元前4—公元65)写给他母亲的安慰信到莱布尼茨(1646—1716)的《神正论》,都用到了这种手法。

不管怎么说,哲学家安慰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是令人惊叹的。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并没有否认事实,只是把这些事实放入新的上下文关系中。谁敢说,通常描绘事实的方式就是唯一的方式呢?

古典哲学范畴内那些无法令人高兴的话题中,自古以来居于首位的就是“人必定会死”这一事实。但对许多哲学家来说,因为破产而去乞讨,却比死亡更触霉头。破产和乞讨是紧密相连的。如何才能使没钱这一事实变得可以忍受呢?难道这不是挥之不去、赤裸裸的事实吗?

哲学家的点金术,即通过思想的力量,完全可以使贫穷变成富裕。苏格拉底在回答“人如何能变得富裕”这个问题时,说道:“可以通过减少自己的欲望。”这一令人吃惊的回答毫无疑问非常精辟。这个回答让人们用新眼光来看待贫穷这一现象。苏格拉底没有像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样,把贫穷简化成缺钱,而是把这个现象同人的欲望和要求结合起来。这样一来,一个不可变更的事实就变成了一种相对的关系,从而使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了多种可能性。

苏格拉底对自己的这一想法身体力行。他生活非常俭朴,也没有财产,不过他那些富裕的朋友们经常邀请他参加研讨会,这样的研讨会上自然少不了狂饮暴食。

后来,这种穷极潦倒的生活艺术变得越来越完善。例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不仅没钱,还欠了一屁股的债。他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债台高筑。必须还债这一事实,让他感到非常压抑,为了安慰自己,他写下了不朽的作品《论不花一分钱就还清债务和满足债权人的艺术》。这一标题就暗示了,问题的关键在于靠借债生活的同时,不要有丝毫良心上的不安。只要把这件事放在正确的上下关联中就能做到!巴尔扎克非常智慧地发现:“向那些囊中羞涩的人借钱,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加重不幸。但如果欠富人的钱,情况就恰恰相反:那是为苦难者找到平衡,并为社会公正作出贡献。”如果这么看问题的话,我们甚至还会认为,欠债不还是穷人应尽的责任呢。很明显,在牵涉到钱这样严肃的问题时,关键还是要坚定地重新审视事实,并通过这一方式给予世界和现实一副新面孔。至于这样的解释能否被其他人接受,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在 线阅DU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