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之心 无时不存含义和解读
敬畏之心 无时不存
训曰: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故孔子曰:“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得罪于朋侪①,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尝见高年有寿者,平日俱极敬慎②,即于饮食,亦不敢过度。平日居处尚且如是,遇事可知其慎重也。
【注释】
①朋侪(chái):朋辈。侪,辈,类。
②敬慎:恭敬谨慎。《诗·大雅·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译文】
训言说: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无论是老年,还是少年,即便是一时一刻,都应当存有敬畏之心。所以,孔子说:“君子敬畏天命,敬畏身居高位的王公贵族,敬畏圣人的言语。”我们平日所有的事情如果都能够做到敬畏长辈和上司,就不会得罪朋辈,更不会招致过错,而且对于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也会大有裨益。我曾经见过年高寿长的人,他们平时对人都非常恭敬谨慎,即便是对于饮食,也不敢超过限度。这类人平时生活尚且这样小心谨慎,遇到事情时他们是如何谨慎就可想而知了。
【解读】
明代政治家张居正说:“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对于尊长,始终以一颗敬畏之心待之,不仅是与人交往应有的礼节,而且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在我们与长辈、上级交往的过程中,没有哪个长辈或者上级喜欢自己的晚辈和下属忤逆自己的。对上司恭敬,会给自己的事业发展赢得更多的机会;对长辈恭敬,会让自己在与人的交往中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对一切事情恭敬谨慎,就会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少犯错误。而这些,都是我们在与人交往和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
在 线阅DU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