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心坚定 处乱不惊含义和解读
持心坚定 处乱不惊
训曰:曩者三孽作乱①,朕料理军务,日昃不遑②,持心坚定,而外则示以暇豫③,每日出游景山骑射。彼时满洲兵俱已出征,余者尽系老弱,遂有不法之人投帖于景山路旁,云:“今三孽及察哈尔叛乱,诸路征讨,当此危殆④之时,何心每日出游景山?”如此造言生事,朕置若罔闻⑤。不久,三孽及察哈尔俱已剿灭。当时朕若稍有疑惧之意,则人心摇动,或致意外,未可知也。此皆上天垂佑,祖宗神明加护,令朕能坚心筹画,成此大功,国已至甚危而获复安也。自古帝王如朕自幼阅历艰难者甚少。今海内承平,回思前者,数年之间如何阅历,转觉悚然⑥可惧矣!古人云:“居安思危。”正此之谓也。
训曰:今天下承平,朕犹时刻不倦,勤修政事。前三孽作乱时,因朕主见专诚,以致成功,惟大兵永兴被困之际,至信息不通,朕心忧之,现于词色⑦。一日,议政王大臣入内议军旅事,奏毕佥出,有都统毕立克图⑧独留,向朕云:“臣观陛下近日天颜⑨稍有忧色,上试思之,我朝满洲兵将若五百人合队,谁能抵敌?不日永兴之师捷音⑩必至。陛下独不观太祖、太宗乎?为军旅之事,臣未见眉颦一次。皇上若如此,则懦怯⑪,不及祖宗矣。何必以此为忧也?”朕甚是之⑫。不日,永兴捷音果至。所以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合乎理,朕即嘉纳⑬。都统毕立克图汉仗⑭好,且极其诚实人也。
【注释】
①三孽作乱:指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人发起的三藩叛乱。
②日昃(zè)不遑:日昃,太阳偏西;不遑,没有时间,来不及。此指一直到太阳偏西还不得空闲。
③暇豫:悠闲逸乐。
④危殆:危险,危急。
⑤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看见一样。指不加理睬。
⑥悚然:形容恐惧、害怕的样子。
⑦词色:言语和神色。
⑧毕立克图(1609—1681):清朝将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世居科尔沁。天聪(1627—1636)年间,隶属于蒙古正蓝旗。曾担任豫亲王多铎护卫,随征朝鲜及明锦州。顺治元年(1644),随多铎进潼关,后来又移师河南,下江宁(今南京),因镇压李自成起义军有功,于顺治四年授骑都尉世职,六年擢正蓝旗蒙古副都统,驻兵平阳。八年,兼礼部左侍郎,晋升一等轻车都尉。十年,调任户部左侍郎。十一年,随靖南将军朱玛喇至广东镇压李定国起义军,晋爵为三等男。
⑨天颜:天子的容颜。
⑩捷音:指胜利的消息,捷报。
⑪懦怯:胆小软弱。
⑫是之:以之为是,认为他说得对。
⑬嘉纳:赞许并采纳。
⑭汉仗:指体貌雄壮。也可指身体个头。
【译文】
训言说:过去三藩发动叛乱的时候,我处理军政事务,每天都是忙到太阳偏西,还不得空闲,但是我内心沉着安定,从外表上看,也显出悠闲的样子,每天都会出宫,到景山去练习骑马射箭。那时候,满洲的屯兵都已经出征,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之人,于是就有一些放肆妄为之人在景山的路旁投放禀帖,上面写道:“如今吴三桂等三个叛逆的孽臣与察哈尔布尔尼王子发动叛乱,各路大军正忙于征讨,在这种危急时刻,如何还有心每天到景山出游呢?”对于这种造谣生事的现象,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久,三藩和察哈尔叛乱先后都被剿灭。当时,我如果稍微有一点怀疑、恐惧的表现,人心就会动摇,极有可能导致意外之事的发生,出现难以预料的可怕后果。这都是有赖于上天保佑,祖宗神明加以庇护,使我能够坚定信心,运筹帷幄,成就如此之大的功业,使濒临存亡边缘的国家恢复了安定的局面。自古以来,像我这样从小就经历艰难的帝王,实在是少之又少。如今四海之内一片承平景象,回顾此前数年之间是如何经历过来,反而让人感到悚然可惧。古人说:“处在安乐祥和的环境之中,要多考虑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皇帝出巡(局部)
训言说:如今天下太平无事,我仍然每时每刻不知疲倦地勤修政事。以前吴三桂等三孽臣发动叛乱的时候,因为我内心专精至诚,终于取得平叛的辉煌胜利。只不过我军被困在永兴的时候,信息不通,我内心焦急忧虑,不免在言语和脸上流露出来。有一天,议政王大臣进宫讨论军旅问题,奏议完毕之后,别的人都离去,只有都统毕立克图一个人留了下来。他对我说:“我看陛下这几天脸上稍带忧虑之色,圣上试想,我大清满洲的兵将如果按五百人编为一队,那么谁能够和他们抵敌呢?过不了几天,永兴军队胜利的消息一定会传来。圣上您难道没看太祖、太宗的事迹吗?我从来没见他们为军旅的事情皱过一次眉头。圣上如果这样胆小怯懦,就难以和祖宗相比了!您何必为此担忧呢?”我认为他说得很对。果然,没过几天,永兴方面的捷报真的传来了。所以,我从来不敢小瞧他人,说别人无知。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经常和各位大臣说,你们只要有知道的、见到的,随时可以奏报我知。只要所言合乎情理,我就予以嘉奖,并且采纳他的建议。都统毕立克图体貌魁梧,而且是一个很诚实的人。
【解读】
大敌当前,临危不惧,方显英雄本色。作为领兵的统帅,不仅是坐镇帅帐,只凭发号施令指挥将士作战,更多的时候,还要亲临险地,与前方将士同甘苦、共患难。而身临险境时将帅的镇定自若,不但有利于稳定大局,同时也有利于鼓舞士气,赢得转败为胜的机遇。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像诸葛亮智唱空城计、谢安闻捷报下棋如故等等,都显示了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应有的胆略和勇气。康熙能够在三藩叛乱之时内心安定、外表沉着,更显示了一代帝王应有的胸襟和气魄。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安全与危险的变化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这就需要人们在遇到危难之事的时候沉着应对,不至于因为惊慌而乱了方寸,从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我们当今虽然生活安逸舒适,但也应当考虑到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危险,比如火灾、水灾、地震、战争等,因而必须时时保持警惕。即便是灾祸来临,也不要惊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所备方能无患或者减少祸患。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患于未然,长期保持安稳状态。
在线 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