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之制 养身正道含义和解读
饮食之制 养身正道
训曰: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①之良方也。
训曰:养生之道,饮食为重。设如身体微有不豫②,即当节减饮食,然亦惟比寻常稍减而已。今之医生,一见人病,即令勿食,但以药物调治。若或内伤饮食者,禁之犹可;至于他症,自当视其病由,从容调理,量进饮食,使气血增长。苟于饮食禁之太过,惟任诸凡补药,鲜能③资补气血,而令之充足也。养身者宜知之。
【注释】
①却病:消除病痛。
②不豫:不舒服。
③鲜能:很少能。
【译文】
训言说:在饮食方面有所节制,在起居方面有所谨慎,实在是祛除与预防疾病的良方。
训言说:在养生的方法中,饮食是最为重要的。假如某人身体稍微有些不舒服,就应适当地节制、减少饮食,但这也只是比平常略微减少一些而已。如今有些医生一见到病人,就告诫病人不要进食,只是用药进行调治。如果是因为饮食不当而有内损的话,禁止饮食还可以;至于其他方面的病症,就应当根据发病的原因,慢慢地进行调理,适量进一些饮食,以促使血气增长。如果在饮食方面过分地禁止,只是依赖各种补药,很少能够真正滋补气血,并使气血充足的。养生的人应当明白这些道理。
【解读】
人们常说:十分病,七分养。意思是说病的康复主要是靠饮食的调节和生活起居的保养,而不是依赖用药。宋代的陈直曾言:“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我们知道,古人善于养生,而且很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对身体进行调整。比如宋代的苏轼以酒泡脚、清代的袁枚通过游览名胜强身健体等,都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确实,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有很多有益于身体的营养成分,这是任何药物都不能替代的。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撰写过一副“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的对联,一语道出了饮食养生的秘诀。尤其那些久治不愈的病人,单单依靠药物治疗效果甚微,只有通过药物治疗与饮食营养搭配的结合,才能够滋补气血,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而我们现代人养生,往往注重各种营养保健品,而对日常饮食多有忽略,结果钻进了养生的误区。收效甚微不说,还可能使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在线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