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高年 不能耐暑含义和解读
人至高年 不能耐暑
训曰:老者尝云:“人至高年,则不能耐暑。”朕于此言常在疑信之间。厥后,年至五旬,即不能耐暑,些须受热,则内烦闷而不能堪。细思其故,盖由人年壮血气强盛,水火①平均,所以不显;年高血气衰败,水不能胜火,故不能耐暑。尔等此时还不在意,至年渐高,自觉之矣。
【注释】
①水火:中医和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水和火是人的身体内两种对立统一的力量。
【译文】
训言说:老年人曾经说:“人一旦到了老年,就承受不了暑热了。”对于这句话,我一直是半信半疑。此后,等我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就不像以往那样耐受暑热了,稍微感受到一点热,心里就会烦闷难耐。仔细思考其中的缘故,这大概是因为人年轻力壮的时候血气旺盛,水火均衡,所以即便是受外热身体的感觉也不明显。而到了老年血气衰败,水胜不了火,所以就耐不了暑热了。你们现在还不注意这一点,等你们到了年老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感觉到了。
【解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也相应减弱。天热畏暑气,天冷畏严寒。因而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以减少暑热严寒引起的身体不适。古人如此,今人亦然。康熙通过身体力行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对于我们如何根据老人的自身条件安排好老人的生活大有裨益。我们应当遵循老人的身体条件和耐暑耐寒的能力,为老人创造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
在线阅读: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