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格言大全 > 国家权柄 劝善惩恶含义和解读

国家权柄 劝善惩恶含义和解读

国家权柄 劝善惩恶

训曰:国家赏罚治理之柄,自上操之,是故转移人心,维持风化,善者知劝,恶者知惩。所以代天宣教,时亮天功也。故爵曰天职,刑曰天罚。明乎赏罚之事,皆奉天而行,非操柄者所得私也。《韩非子》曰:“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当,乃能生功止过也。”《书》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盖言爵赏刑罚,乃人君之政事,当公慎而不可忽者也!

【注释】

①柄:权柄。

②风化:风教,风气,社会上公认的道德规范。

③懋(mào)哉懋哉:努力啊!努力啊!

【译文】

训言说:国家实行赏罚、治理百姓的权柄,是从上面操纵的,因此,它能够使民心发生转变,社会风化得到维持。使行善的人知道自己所应受到的嘉奖和勉励,作恶的人能够知道自己将要受到的惩罚与谴责。所以,统治者代替上天宣扬教化,时时彰显上天之功。所以,一个人的爵位称为天职,一个人所受的刑罚称为上天对他的惩罚。这清楚地表明:奖赏与惩罚之类的事情,都是秉承上天的旨意行事,而并非掌握权柄的人可以凭个人的一己之私随意所为的。《韩非子》说:“对有功的人进行奖赏,对有罪的人进行惩罚,而能够做到准确无误,才能鼓励人们立功,并且防止过错的产生。”《尚书》说:“上天授命给那些有德的人用以表明其身份地位的五彩章文和五等服制,并且用五种刑罚来惩治五种有罪的人,国家政事要努力啊!不停地努力啊!”意思是说奖赏与惩罚乃是国君的政事,应当公正、谨慎,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解读】

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曾经说过:“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惩恶扬善,是国家实行赏罚制度的宗旨和目的。然而,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夹杂着一些操纵权柄者的私欲,很难做到公正合理。康熙作为一代帝王,深知有史以来赏罚制度存在的弊端。因此竭力劝诫子孙应当公正谨慎,不可掉以轻心。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着一些赏罚不当的现象,该赏的不赏,该罚的不罚,或者为了一己之私乱赏乱罚,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公正合理的赏罚制度。这需要执法者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赏罚分明、惩恶扬善的公心,努力做到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法规政策,秉公施行赏罚,以杜绝那些赏罚不公的现象。

href="http://www.yuedu88.com/" target="_blank">在线阅读yuedu88com :http://www.yuEdu88.com/ 在线读书: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