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阅读网 > 格言大全 > 人之眸子 不能掩恶含义和解读

人之眸子 不能掩恶含义和解读

人之眸子 不能掩恶

训曰:孟子云:“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此诚然也。看来人之善恶系于目者甚显,非止眸子之明暗有人焉,其视人也,常有一种彷徨不定之态,则其人必不正。我朝满洲耆旧,亦甚贱此等人。

【注释】

①眸子:瞳仁,泛指眼睛。

②瞭:眼珠明亮。

③眊(mào):眼睛失神,看不清楚。

【译文】

训言说:孟子说:“要观察了解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难以隐藏一个人内心的邪恶。心中充满正气,眼睛就显得明亮有神;心中充满邪恶,眼睛就显得昏暗。”确实是这样。一个人的善恶与眼睛的关系是非常明显的,从一个人眼睛的明亮与昏暗,我们不仅可以知道他为人如何,还可以从他看人时所表现出的彷徨不定的神态,断定这个人为人一定不正派。我大清王朝那些德高望重的满洲故老,也很看不起这类人。

孟子像

href="http://www.yuedu88.com/" target="_blank">在线阅读yuedu88com :http://www.yuEdu88.com/

【解读】

古人说:“相由心生。”而眼睛是影响一个人相貌的重要因素,所以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正则心正,眼善则心善。要了解一个人的善恶,最好是观察他的眼睛。若是一个人的眼睛黑白分明而且澄清明亮,待人接物目光端正平视,视线没有飘移躲闪,那么这个人肯定是个心胸坦荡、光明磊落的人。若是一个人眼睛游移不定,贼眉鼠眼,那么这个人很可能有所隐瞒,不正派。康熙作为一国之君,尤其是一代明君,必定有非凡的识人眼力。因为进出于宫廷的,围绕在他身边的,难免有忠奸贤佞各色人等。对于奸佞之人,明面上可以不动声色,但内心一定要做到洞若观火,否则就难以做到亲贤臣远小人。孟子关于观眸子辨善恶正邪的名言,对古代的皇帝、政治家有启发,对我们当今的企业用人、常人交友都是有帮助的。

在线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