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为福 以逸为祸含义和解读
以劳为福 以逸为祸
训曰:世人皆好逸①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②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③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
【注释】
①逸:安闲,安乐。
②恒劳:长久地辛劳。
③堪:勉强承受困难、痛苦、遭遇等。
【译文】
训言说:世人都喜欢贪图安逸而厌恶劳动,我内心却认为,人只有经常劳动,才会知道真正的安逸。如果只是一味地安于逸乐,不仅难以懂得真正的安逸,而且一旦遇到劳苦之事,他就会承受不了。所以,《易经》上有言:“天道的运行刚健强劲,君子应当自我发愤,不断努力。”从这一点来看,圣人是把劳动作为纳福的根本,把安逸作为招祸的缘由。
【解读】
勤劳本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贪图安逸是许多人的通病。对于好逸恶劳的危害,前人多有认识。古人曾言:“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也一再强调:“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所以,勤劳是人获得福报的资本,安逸是招致灾祸的根源。康熙倡言勤劳的做法,深值得后人效法。我们当今仍需要通过勤劳改变自己的命运,需要通过勤劳使国家兴旺昌盛。老祖宗勤劳善良的传统不能丢,努力制止好逸而恶劳的风气,才能使我们的生活逐步提高,使孙后代得到福荫。
在线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