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修不情 身安泽长含义和解读
勤修不情 身安泽长
训曰:尝谓四肢之于安佚①也,性也。天下宁有不好逸乐者?但逸乐过节则不可。故君子者,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纵,节乐不敢极②,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③,是以身安而泽长也。《书》曰:“君子所,其无逸。”《诗》曰:“好乐无荒,良士瞿瞿④。”至哉斯言乎!
【注释】
①安佚:安乐舒适。
②极:达到极点。
③僭:超越本分,指地位低微者冒用上司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④瞿瞿:警惕瞻顾貌。
【译文】
训言说:我曾经说过,四肢贪求舒适、安逸,是人的本性。天底下哪里有不喜欢舒适、安逸的人呢?但是,追求逸乐过度了就不行了。所以,君子应当勤于修身,不敢有丝毫的懒惰之心;应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敢随意放纵;节制欢娱而不敢恣意到极点;珍惜已有的福分而不敢追求过分的享受;一定要安分守己,不敢有丝毫的僭越;因此才能够使自己得以安身,享受到恒久绵长的福泽。《尚书》说:“君子所在其位,不要贪图安逸。”《诗经》说:“虽然喜好逸乐但不荒废自己的追求,贤良的人应当谨慎而又勤勉。”这都是至理名言啊!
康熙南巡图(局部)
【解读】
贪图安逸是人的本性,人都想生活得舒适快乐,谁也不想吃苦受累。但无论什么都应有个度,一味地好逸恶劳,终究会毁了自己。所以,人应当勤于修身,不要贪图安逸。《尚书》中说:“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也就是说,安逸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要因为安逸而荒废了自己的追求。否则,没有安身立命的资本,是难以生活安逸的。当今社会中,一些人不思进取,只想一味地享乐。结果却因为一时的逸乐,而造成了终生的窘迫,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要想安逸,首先要勤劳,这是立身的根本。
在线 阅读网:hTTp://wwW.yuedu88.com/